美文网首页
深圳来宝拍卖;一件青铜鼎,让书法界为之震撼!

深圳来宝拍卖;一件青铜鼎,让书法界为之震撼!

作者: 旭日_d1b8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17:43 被阅读0次

一、传奇经历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鼎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毛公鼎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和文物价值,也因此成为收藏家猎取的对象,在流传过程中当然发生了不少离奇曲折的故事,也有不惜以身家性命保护它,免遭日本侵略者抢掠的惊险传奇。

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陕西岐山庄白村出土了一件鼎。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北京城中著名的古董商店“永和斋”主苏兆年、苏亿年兄弟闻讯后立即携巨款去了西安。由于陕西的古董商同苏氏兄弟有过多次买卖,这件大鼎也就被苏氏付了定金后买定(尚未运至北京)。当时青铜器的买卖是以品质、古老、铭文字数的多少论价的,苏氏兄弟照例为它量了尺寸、称了重量、数了铭文的字数,遂此鼎高价卖给了京城的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

陈介祺字寿卿,祖籍山东潍县。其父陈宫俊(字伟堂)是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历任礼部、吏部、工部、兵部尚书等高官,他有钱财用于收藏,更有时间和才干潜心于金石学的研究。咸丰年间买定后并运抵家乡。嗣后陈介祺对鼎的铭文作了研究,写成了《毛公鼎释文》。并将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

陈介祺越研究越了解它的价值,同时产生了“怀璧”之惧,于是尽量地保守秘密,连最好的朋友索要拓片也不给,以至于在收藏家之间和学者之间产生了陈氏收藏毛公鼎只是一种传闻而已。像张之洞这样的高官和大学者甚至认为陈氏所收的毛公鼎是一件伪器。陈介祺给最知己的朋友写信,对张氏的说法进行了反驳。

【交龙纹大鑊鼎 太原金胜村出土】

其中实用之鼎包括鑊鼎和馐鼎等类别。鑊鼎是额烹饪用的鼎,一般器形较大,口上无盖,鼎底部应留有实用之烟炱痕。馐鼎之的是盛各类肉食的小鼎,也被称之为陪鼎。按照《仪礼》等记载,正鼎是太牢九鼎或七鼎,可陪馐鼎三。正鼎是少牢五鼎可陪馐鼎二、正鼎是牲三鼎或特一鼎者,只陪馐鼎一。

真正体现等级和礼制的是所谓的“列鼎”,也成为升鼎。升鼎是实牲之鼎,也就是周文化铜礼器中的“正鼎”。一套升鼎为列鼎,指的就是在一个墓葬中发现的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一次递减的鼎的组合。这种用鼎制度最早萌芽于西周早期,西周中期用鼎制度趋于成熟,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用鼎制度最为盛行。据礼书记载,一套正规的升鼎成奇数,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周文化的墓葬中,以随葬正鼎的居多,最多的有九件成列,有的甚至陪葬数套正鼎,以至于出土鼎的数量有的达到数十件之多。

青铜鼎考古资料最早见于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一直沿用到汉晋时期,依其形态可分为圆鼎、方鼎、罐形鼎、盆形鼎、温鼎、束腰平底鼎等类别。根据其造型的演变规律,可将青铜鼎分为八期。

第一期:夏代晚期。这一时期的鼎目前仅发现一件,器薄、立耳小、平底、尖锥足。

第二期:商代早期。这一时期的鼎有圆鼎和方鼎两类。器薄、直立耳较小、尖锥足,方鼎的平面呈正方形。年代越晚,立耳越高达、器体也越显厚重。

第三期:商代晚期。这一时期的鼎也是方圆都有,器体普遍厚重、直立耳发达,鼎足由商早期的尖锥足演变为柱状足,扁足鼎流行。方鼎平面呈长方形。

第四期:西周早期。这一时期的圆鼎流行分裆鼎和平底的盂形鼎。方鼎的柱足较商代晚期更显细高。这一时期开始形成表现等级秩序的列鼎制度。

第五期:西周中期。这一时期的鼎腹部横宽,腹由深变浅,鼎腹的最大径在下腹,造成腹部下垂之感。

第六期:西周晚期。这一时期的圆鼎除垂腹的形制外,还可见半球形,足断面呈“C”字形,流行上小下大的兽蹄形足。

第七期: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鼎多为附耳带盖鼎,子母口,兽蹄形足。

第八期:汉晋时期。这一时期的鼎足根部肥大,有的腿足演化为熊足。鼎腹外围常有一周凸起的宽边装饰,多刻有铭文。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鼎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文物门类。青铜鼎的收藏首先应该搞清楚鼎的类别以及年代属性。在殷商时期,鼎就成为祭祀重器,鼎在甲骨文中与贞卜的“贞”字相互假借,鼎也被罩上了神秘的面纱,被商人尊为神物。到了西周以后,鼎进一步发展为周文化的核心礼器,体现着封建宗法制度的等级。周礼和周文化是中华文明诸多制度的根源,给后世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崇礼性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圳来宝拍卖;一件青铜鼎,让书法界为之震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sx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