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凭啥你天天玩手机,让我学习?!”

“凭啥你天天玩手机,让我学习?!”

作者: 工匠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15:17 被阅读1次

    (一)

    我有一个同事大刘,儿子上小学六年级。大刘下班没事就是玩手机,偶尔还发点原创的短视频,玩得不亦乐乎。

    一天媳妇出差,他在家一边刷短视频一边看孩子写作业。孩子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一会要吃水果,一会又要喝牛奶,总而言之,就是磨磨蹭蹭,想方设法拖延时间,不写作业。

    看到孩子不写作业,大刘就火了,大声训斥孩子说:你要啥我给你啥,你咋就不好好写作业呢?!儿子带着敢怒不敢言的委屈,低声地嘟囔道:“凭啥你天天玩手机,让我学习?!”

    是啊,孩子说的也不无道理。大刘一时语塞,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连忙收起手机,老实地坐在那里,孩子也不再拖延,开始认真写作业了。

    (二)

    柳传志曾在一家美国公司的墙上看到一条标语——以身作则,不是劝导他人的重要途径,而是唯一途径。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习上脱颖而出,让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因此,往往在学习条件的创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以为只要在孩子的背后打造出一台高效的“学习发动机”,孩子就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茁壮成长,一路高歌猛进。殊不知,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往往是榜样的力量。

    上周日在火车站候车室等高铁时,一对父女坐在我的对面。

    父亲大概四十多岁,身材略微有些消瘦,穿着白色的衬衫,戴着一副黑色的宽边眼镜,低着头,静静地在看着手中的书。一旁的女儿是初中生的打扮,梳着俏皮的马尾辫,穿着一条长长的粉色裙子,也安静地坐在那里,同样拿着一本书在看。

    他们全然不顾周围路人的来来回回,痴迷的样子让人不忍打扰。几乎每个路过的人都会注视这对父女几秒钟,仿佛是欣赏一幅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画卷。

     有人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读书也好,做事也罢,父母在孩子面前,是一个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孩子的心里留下痕迹。随着岁月的侵蚀和风化,那些痕迹必将如烙印一般显现出来。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多东西还一时无法分辨对错。但孩子会模仿,无论好的坏的,都会模仿。

    (三)

     我有个朋友,特别爱说脏话,张口闭口就是“他妈的”如何如何。有一个周末,我们几个家庭一起出去玩,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家的上五年级的儿子和几个小伙伴疯跑得满头大汗,跑到我们这找水喝。他儿子一边拧开冰凉的可乐,一边说,“这天气,太他妈的热了!”孩子放下可乐扭头就走了,留下我们几个大人在这瞠目结舌。

    这不就是大人的“言传身教”吗?!我们平时听到一句这样的脏话可能都会面红耳赤,可这孩子却说得如此纯熟。而且,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孩子本身却不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何可耻。正是因为他的家长每天都会这样说很多次,所以他也习以为常。也许,在他的世界里,脏话只是一个形容词,一个副词,一个修饰性的短语。

    很多家长非但不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还不断地抱怨——现在的手机太好玩了,所以孩子的抵制力就低了,摸到手机就“爱不释手”;现在的孩子太独立了,叛逆意识太严重了,稍微管一点,就引起极度反抗;现在的学习任务太重了,孩子都快累坏了,拖延一点也没办法啊……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不知这些家长想过没有,在孩子的眼里,自己都做了什么。自己真的像孩子们那样努力了么?!

    《论语》里有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行为在给孩子做着榜样,我们做的合乎规矩,孩子自然听话;如果我们做的不合乎规矩,反过来再要求孩子,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听。即使表面上暂时顺从家长的意愿,在心里也会埋下反抗的种子。

     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有父母的影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凭啥你天天玩手机,让我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te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