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这是怎么了???真的不是找借口吗,什么娱乐形式多样化,什么流量,什么观众审美变了,都是借口,我觉得春晚自己迷茫了!
以往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从浅层含义来看讲的是当下主流话题,但是我们发现,虽然是主流,正面反面教材都有,《卖拐》三部曲就是例子,并不是说一定要圆满的结局观众才买账,就是写作文也有很多手法的,反讽、比喻不香吗?《风雪饺子情》本人觉得没有出彩的地方,煽情要有意境,强行煽情就没得看,而以煽情为主的小品,不得不说不是小品,是科教片;《机场姐妹花》里面的贯口让我很惊喜,硬功夫永远不过时,那是基本功,虽说现在练好基本功对很多演员来说都是奢侈,但是基本功不能废。有经济基础才能有上层建筑!
如果我这么说你觉得太笼统,那就说“洛桑”演的小品,没点特长能行吗?光靠人设能火多久?连赵丽蓉老师都是说学逗唱,结果现在的小品马上就要演成肥皂剧了,现在看以前的经典作品,从来都不过时。这不是时代问题,这是学识和钻研。(我只是普通观众,说的不对欢迎指正,但是别较真,怎么创作好作品我不知道,但是我想专业的人应该知道,毕竟是靠那个吃饭的。)
能上春晚的演员,不是光刷脸的,总得有点成就吧,不是光火就行的,很多演员这一年演戏火了,然后被邀请上春晚,但是意义在哪里,就是露个脸,让人有谈资,演戏演的好的,上了春晚去结果是唱歌,问题是,你会唱歌吗?还是不管唱的好不好,是这个人就行,春晚的门槛也这么低?
唱歌难倒不是该找唱歌唱得好的吗?春晚虽然是年夜饭的下酒菜,但是作为一年里最重要的舞台,质量有时候比数量要重要吧??以前每年宋祖英、SHE、周杰伦、凤凰传奇等唱的歌,就都是视听盛宴,现在找唱歌唱不好,演戏演不好的人来唱不知道是什么鬼的歌,配上一群舞蹈演员,除了当下场子一片“混乱”,其他的啥也没有!
演戏演的好的,上春晚就去演小品,唱歌唱得好的,上春晚就好好唱,不要唱新歌,唱大家都耳熟能详,听过的歌,不是翻唱,翻唱少有能超过原唱,别当跳梁小丑,唱自己的成名曲不就好了,有那么难吗?春晚不是新歌发布会,有那么几首符合舞台风格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唱就行了,春晚要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才是重点,唱大部分人都没听过的歌,那叫自嗨!
还有一点,我想很多网友都想吐槽,近期春晚演员和节目的消息传出,(部分不知道真假)潘长江老师、蔡明老师的小品都砍了,开心麻花的也很危险,杨丽萍老师的舞蹈也没了,而就目前参加彩排的公布名单,我特别想喊一句:春晚这是打算放弃我们从30后到90后所有的受众群体了吗?一场长达近6个小时的演出,认识的演员竟然不到1/3,这是要给谁看呀?
最后,不是流量要自己占主导的,是各行各业,是你们捧出来的呀,连春晚都流量了,春晚还是春晚吗?我看以后不如直接放以前的录像,或者春晚也该和其他晚会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了,大家该吃吃,该喝喝,该打牌打牌,该刷抖音刷抖音,追剧也行,看啥春晚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