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摘自杨绛《我们仨》
我读书速度一向是很快的,特别是小说。就算是很喜欢的《飘》上下两部我也只需四五天就能读完。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用平和温情的笔调向我絮絮叨叨她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琐琐碎碎的生活。真的深深打动着我,每读到一些地方总是会忆起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思绪便飘飞到过去的时光像梦境中一般。
小时候我们一家只有几年是守在一起的,日子过得挺贫困,我至今还记得那些“吃苦”光景。不过也很快乐。爸妈辛勤劳作,夫妻恩爱,我和小弟刻苦学习,相亲相爱,从不打架。乡里人很羡慕而且总能得到夸赞。如今我们一家分隔多处,总免不了思念之苦。而我是个感性的人,有时想妈妈就会伤心的哭。我是比较依赖家的。现在一年全家能相聚的日子好少。匆匆来匆匆走,太湖的家也就只是记忆中的童年了。
书的封面不算精美,采用的是复古的纸张,触摸它能感觉到浅浅的褶皱。薄薄的小册子里沉淀的是作者一家人不离不弃的深情和冲淡平和的生活智慧。
他们的一辈子起起伏伏,经历了我无法理解的那段历史。这段历史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永远的伤痛。而在书中作者写的非常隐晦,没有声嘶力竭,没有扼腕叹息。有的只是平静。他们总是在苦中作乐,以文人特有的幽默与雅趣来面对生活的肆意妄为。因为他们有一个完整的家,“我们仨”在一起,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正如作者说他们一家子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真正给杨绛带来打击的是女儿钱瑗和丈夫钟书的先后离世。她感觉到一团血肉模糊的东西从胸口掉落下来摔碎了。她又赶忙连同地上的泥沙一起捡起来胡乱揉进胸膛里。他们都遵守了诺言,唯独留了作者在这世上孤零零的活着。可是她答应了钱钟书要好好活着,她也遵守了诺言。女儿和丈夫都是在病痛的折磨中慢慢耗尽了肉体的生命。作者在生命的驿道上一程又一程的送别,也不知这是增加了死别的痛苦还是减轻了别离的痛苦。
作者三里河的家再也不是家了,而成了驿站。世间只剩她一人迷失了家的方向,在睡梦中苦苦寻找“我们仨”。她多想这一切只是梦,可梦最终还是醒了。
书中所记的事情大多是细细碎碎的小事,可每一个字里的深情都一点点溢出,流淌到了读者的心里,浸湿了读者的眉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