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春桃的电话时,志华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只恨自己不能分身,他想即刻赶到春桃的身边,去陪伴生病的她。
春桃和志华,一对苦命的人。年轻的时候他们就相亲相爱,被父母硬生生地给拆散了。后来他们各自成了家,斗转星移,他们的另一半相继离世,两个残缺的家庭又组合在一起。但他们的担子更重了,为了照顾好各自的孙子,他们不得不分开。当春桃生病需要有人陪伴时,志华也分身无术。
春桃上有四个哥哥,虽然一个个长得跟板汉似的,但因家庭困难,到了婚嫁的年龄时,三哥和四哥的婚姻,始终没有着落,春桃的父母非常着急。
听说春桃和本村的志华处了对象,春桃的父母怎么也不肯答应他们。因为志华弟兄五个,家徒四壁,拿什么把春桃娶进家门?
同时春桃的父母心里还打着小九九,总想拿春桃给老三或老四换一个儿媳妇回来。在老三和老四没娶到人之前,这春桃是不会轻易放出去的。
在五八年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女孩子的命根本就不值钱,无数女孩子因为饥饿吃不饱饭而在那时夭折了,造成了这个年龄段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多女少。如果一个困难的家庭里有弟兄几个人,就要做好有人打光棍的准备了。
春桃和志华年龄相仿,同在一个生产队上工,两颗年轻的心相互爱慕,互生情愫,对未来生活充满着向往。
春桃的父母心心念念的是要早日给春桃的三哥四哥娶上老婆。当有人想要拿春桃换亲时,春桃的父母无条件地答应了下来,他们要先把春桃三哥的婚事给落实了。
春桃对即将成为结婚对象的庆木了解得很少,只知道庆木和自己的三哥同年,大她八岁。即将成为三哥老婆的庆枝大她两岁。
为防止一方悔婚,两家商定,两家的婚事同一天举行,既娶儿媳妇又嫁女儿,这样两家互不吃亏。
结婚之后,春桃才知道,庆木原来是个病怏子。但她不敢悔婚,因为庆枝做了三哥的老婆,他们四人当中若有一人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牵涉到其他三人。
志华在三十岁的时候,娶了一个残疾女子为妻,尽管他们极不般配,但志华总算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桩大事。
岁月,在日常琐事的生活中悄悄的流逝。
十余年后,春桃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病病怏怏的庆木身体一直好不起来,这是一种家族遗传病,就连医生也束手无策。庆木弟兄五个,老二、老三已相继离世,老大、老四、老五还健在。
身为老四的庆木,已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住,他知道二哥、三哥在向他招手了。
庆木在三十六岁的时候,撇下春桃和三个年幼的孩子,随他的两位哥哥走了。
志华和残疾妻子的婚姻,也不尽人意。
残疾妻子本身行动不便,在生下三个孩子之后,生活上更是一团的糟。志华为了养家糊口,对残疾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照顾,肯定没有那么周到。
残疾妻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为了寻找孩子,她冒雨出了门,后来竟滑落到门口的池塘里。等志华回到家时,妻子已漂浮在水面上了。
虽然两个家庭相继破碎了,但生活还得继续下去。春桃和志华在各自的家庭里艰难地度日。
这时候有人就忽然想起来了,春桃和志华年轻的时候就相爱过,他们没能走到一起。现在,把他们两个残缺的家庭组合在一起,岂不是好事一桩?
于是就有好事者想从中撮合,春桃和志华,这一对苦命的人,在经过多年的兜兜转转之后,又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结合,更多的是一种帮扶互助式的。两个家庭,连老人在内,有十几口人,把这十几口人聚在一起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他们两家人,还是生活在各自的家庭里,春桃和志华,两边相互走动。
他们每个家里还有几亩山地和水田,要想养活两大家子人和做好两边的田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他们两边的田地一分也不能丢,只能是忙完这边忙那边,两个人拉扯着把两边的田地做好,把孩子们抚养好。
六个孩子中,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四岁。春桃和志华经过仔细分析,虽然六个孩子,但他们是阶梯式的,不扎堆。一个一个培养,在时间上来得及,等把最小的熬过了十八岁的时候,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了。春桃和志华,做好了要吃十几年的苦,受十几年罪的准备。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几个孩子都非常的懂事。
春桃的两个女儿在读完初中以后,就外出打工了,一股作气把哥哥的房子盖了起来。几年以后,春桃的三个孩子都成了家,嫁了人。春桃对自己的孩子,算是交了差。
志华的两个女儿,也像春桃的女儿一样,把最小弟弟的房子也盖了起来,给他成了家。
春桃和志华原先想,等把最小的孩子成了家后,他们已对孩子们尽到了抚养的义务。他们两个人,该可以走到一起,过起他们的晚年生活了。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春桃的儿子成家以后,就把养下的孩子丢给了妈妈,夫妻双双外出打工了。孙子从伢伢学语时起,就一直由奶奶带着长大。儿子和儿媳妇希望妈妈再辛苦几年,等孩子上完了高中后,再考虑他们老两口的个人生活。
面对儿子和儿媳妇的要求,春桃的心里纵有许多不情愿,但她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孙子。
志华的孙子出世了,他还要上学,还需要爷爷的一路呵护。
春桃和志华,两个有情有意的人,风风雨雨大半辈子,什么时候他们才能长相厮守,过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