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养娃就是打怪,打走这一个还有下一个,这话是真的,每个阶段都有“成长的烦恼”,崽子现在1岁九个月,在打怪的道路上,数不胜数的妖怪,尤其是睡眠这个大怪。
1,出生第一怪,艰难母乳路
不知是不是怀孕时遭遇两次意外事故的影响,从一开始就胎位不正,整个孕期就以臀位一直呆在肚子里,最后只能剖宫产出生。
孕期没有对养娃做预习,所以非常手忙脚乱,也没有及时的喂养,错过了开奶的黄金时间。
左边乳头稍微内陷,崽子压根就衔不住,那时又是六月天,每次母乳都焦虑的满头大汗。婆婆每次看到孩子大哭,就急忙去冲奶粉,我是打算母乳的,与婆婆在这个问题上起了矛盾,埋下了后来婆媳关系的第一颗炸弹。
因为左边乳房得不到有效吸允,奶量与右边相差很多,出院后,在婆婆老家坐月子前几天,就因为冲奶粉和婆婆吵架,之后除了按时给我做饭,洗洗换洗的衣服和孩子的尿布,在带娃这件事上,基本对我不管不问了。
我因祸得福,她不管不问,我更加自主。我坚决不冲奶粉,多次实验崽子终于学会了吸允内陷的乳头。但是因为婆婆做饭不合口味(孕期没在一起生活,见面的次数两只手都能数过来),完全没有食欲,奶量跟不上。
我上网寻找各种方法,最后决定把娃“挂在身上”,只要他醒着就哺乳,不间断吸允。终于在月子快要结束的时候追奶成功,第一次体验到“奶阵”,第一次听到他咕咚咕咚的吞咽声,第一次见到他吃饱了露出满足的笑容,心情非常激动。
好景不长,月子差两天的时候我回了娘家,奶量又开始下降。在婆婆家的情景重演,妈妈坚持给孩子冲奶粉,我也开始动摇母乳信心,并且得了一个病“乳腺管痉挛”,无论是否哺乳,乳头都皱成一团,生疼。
2.第二怪,不入睡
崽子具有天使宝宝的潜力,出院的第一天(出生第五天),晚上就连睡了7个小时,可惜那时不懂睡眠知识,医生也交代孩子3个小时就要喂一次,于是3个小时就叫醒哺乳,养成了晚上3个小时醒来一次的习惯,定点醒,下午6点入睡,早上6点醒来,夜里醒来三次,虽然可以更好,但这样对于单独带娃入睡的我也非常知足。白天奶睡,吃着就睡了,没有肠绞痛,不哭闹。
姥姥姥爷非常喜欢孩子,总是逗个不停,回娘家之后,下降的不仅是奶量,还有崽子的睡眠质量。每次我要哄睡,父母总是说孩子精神着呢,错过最佳睡眠时间,更加不入睡,有时,一整个白天,12个小时,都不睡,那时才刚出满月。
与父母也总是在这个问题上关系紧张,我焦虑的不行,父母则认为我小题大做。后来看我一直坚持,竟也开始慢慢的支持我。因为产假只有三个月,白天奶睡害怕崽子养成习惯,开始戒奶睡,但采用了错误的哄睡的方式,抱着走来走去,哼着歌曲,慢慢的也能入睡。但睡眠时长仍然达不到,一整个白天,只睡一个三小时的长觉。
3第三怪,落地醒,定点醒
孩子的新鲜感过去后,加上我不断的普及睡眠的重要性,与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掌握了最佳哄睡时机“第二个困哈欠”,慢慢养成了规律,清醒时间两个小时就开始困了,抱睡,几分钟就入睡。
但是很快,“落地醒”来了。
大家都落地醒应该都很熟悉了,明明睡得很憨甜,只要放床上,立马就醒来,并且完全接不上。网上学来的知识用了一遍,无论是刚入睡就放下,还是睡后15分钟踏实了再放下,都是准准的落地醒。偶尔顺利放下,半小时必须醒来,分秒不差,比表还准时。
在崽子的睡眠道路上,翻阅无数育儿经验,锲而不舍的追求,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襁褓法”。
当时正值暑期,家里没有空调,我只能找来结婚时的镂空红盖头当做襁褓,看到崽子第二个哈欠,把崽子胳膊放好,用襁褓裹起来,然后抱睡,睡着之后再放到床上。这个方法有奇效,几次以后就解决了落地醒的问题,终于不用为落地醒提心吊胆了。妈妈曾经怀疑襁褓法,以为是孩子的正常阶段恰巧遇上襁褓而已,于是实验停用襁褓,落地醒立马恢复。
并且襁褓法歪打正着,也解决了半小时“定点醒”的问题,基本睡眠时间保持在1小时左右。
第四怪,夜醒
我娘家有七夕不能住娘家的风俗,于是赶在七夕之前,我回到了自己的小家,开始单独带娃的生活。那时孩子刚刚满两个月。
不知是不是因为换了地方,前期晚上睡眠一直规律,从来没有造成困扰,回来以后夜里睡眠开始混乱,夜醒以后无法入睡,并且大哭,多少个夜晚抱着他在客厅溜达,我焦虑的不行,有时会打他屁股。
焦躁的情绪加上晚上休息不好,我接近奔溃得边缘。
第五怪,自主入睡
白天裹着襁褓睡眠还好些,我单独带娃还要收拾家务,忍着困意和疲惫恶补睡眠知识,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掉进了“奶睡”,“哄睡”的误区,于是走上了自主睡眠的训练路。
这是个痛苦的过程。
我搜集了各路知识,确保没有风险,和我妈妈沟通以后,请妈妈来做陪练,陪我做睡眠训练(之所以叫来妈妈,是害怕万一哭出病来,我一个人手忙脚乱)。
一不做,二不休。刚开始,我就用了一个“狠招”。
看到他的困意,就用襁褓裹起来,把他放到床中间,和他告别以后,转身离去。一开始他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若无其事,后来发现不妙,便开始大哭。第一次,足足哭了半小时,仍然没有入睡,我终于奔溃,打开门,安慰他,再次抱睡。
我坚持不懈,非得搞个结果,又多次实验,终于有一次,在哭了50分钟后停止了哭声。我从门缝里望过去,他的小身躯不断的抽搐,一颤一颤,眼睛望向窗外,甚是可怜,那一次,我哭了。
但我知道不能放弃,我妈妈也给我打气,我妈说,你得坚持,你如果放弃就前功尽弃了,他这些天就白受罪了,泪也白流了。我重新调整心态,继续坚持睡眠训练。
三天以后,效果就很明显了,从一开始的50分钟,慢慢的半小时,慢慢的十五分钟,有时没有哭声,象征性的哭两声,几分钟就能入睡。晚上睡眠也改善很多,可以连续睡7个小时,我原本愧疚的心里,终于有一点点轻松了。
第六怪,分离焦虑
很快产假休完了,三个半月我就上班了。
本来准备帮我带娃的婆婆,竟然体检出得了肿瘤,要动手术。无奈请来妈妈带娃,白天妈妈带娃,前期都是和先生分房睡,我和孩子睡一起,妈妈过来后要占用一间房。结束了分房睡,鉴于一家三口睡同一张床的风险,于是买了一张小床,紧贴着大床,晚上崽子靠着我睡,几天以后,可怕的分离焦虑就来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夜醒频繁。
我非常不愿意回忆那段时光,可怕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睡眠,还有我紧绷在弦上的夫妻关系,以至于后来分居,险些离婚。摘用一段日记,体会一下当时的心情:
我每天疲惫的往返于单位和家之间,几乎每天迟到,早退也是常有,记忆变得模糊,很多时候没有逻辑,工作上造成了很多的差错,孩子也因为我上班,夜醒5+次,甚至有几天,一个小时或者40分他就会醒一次。经常半夜坐起来抱着他,抱着就睡着了,然后突然吓醒。或者有时抱着抱枕,以为是抱着他,迷糊的却怎么也找不到手脚,又一次惊醒。大多数时候醒来不知道自己是坐着还是躺着,不知道怀里的是孩子还是抱枕。就这样熬了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这个时候我已经焦虑不起来了,我只盼望着,他能睡得好一点,不要那么累,哪怕我累点,抱一夜也好。
第七怪,饥饿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分离焦虑夜醒频繁,终于慢慢变好,于是恍然大悟,原来不仅仅是分离焦虑,还有饿!
这一点我非常内疚,那时混合喂养,母乳急剧下降,只能作为点心,睡前奶他压根吃不饱,而我又进入了“戒夜奶,安睡一整夜”的误区,晚上8点半之后,我坚决不给崽子喂奶,一直到第二次七点起床,我的可怜的崽子,就这样被饿了一个月……怪不得频繁夜醒。
后来我睡觉前大概九点左右喂奶一次,崽子安睡一晚,凌晨五点多醒了再冲一些奶粉,再睡两个小时就起床了。
慢慢地养成了习惯,夜奶量逐渐的减少,9个月的时候戒掉了夜奶。晚上8点到第二天8点左右醒来,安睡一晚上,即使醒来,也是拍几下又重新入睡了。
第十怪,现在—戒手指
目前1岁九个月,戒了睡前奶,每天只喝一顿早餐奶,自主入睡(需要吃手),没有夜醒,睡眠规律。长势喜人,发育正常,语言尤其优秀,会自己背两句诗歌。
想起走来的睡眠路,感慨万千,最终会迎来黎明呢,时间长点而已,感谢自己那些岁月的坚持不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