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给孩子们的寄语
——朱九江礼山草堂:激厉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
亲爱的同学们,开学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属于青春的季节。刚才我们进行了开学典礼,庄严的国歌还萦绕耳畔,我想结合最近所读《梁启超传》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你们很优秀、很努力,你们听着国歌,心里面想着爱国,但是你们有多少人是真爱国呢?恐怕“假爱国”的人也不少,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有些人是迫于压力而爱国,因为不爱国可能会被视为异类,有些人因为恐惧而爱国,因为不爱国可能会遭到打压失去前程,你们心里面想的很多的时候可能只是自己的得失成败,考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成绩好一点就骄傲,成绩差一点自卑,遇到一点挫折就颓废不振。追求更高的分数,想考入更好的大学是合理的心理需求,是上进心的表现,但我担心的是某些时候你们可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陷入迷茫。同学们,我想说的是,个人的成长和爱国奉献并不矛盾,能做好自己的人就很不错了,但如果能想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把视野放开阔,让目光更宏远,可能更有利于你们的学习。
如果你是真正为国家民族而读书,那你一定能坐得住冷板凳,也不会畏惧困难挫败。国家现在进行的强基计划也有这样的要求。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读基础学科,哲学古文字学,都是要坐的住冷板凳的。坐冷板凳首先要安静,要立志、养心、修身,要磨掉自己的粗浮之气。
关于这些,我们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很多求学做人的道理和智慧。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这是所谓三达德。我以为这也是知与行的关系。智是认识的问题,不完全是知识方面的问题,不是一般的智识,而是精神层面,人生境界的提升,真正的智者具备有大智慧,当然可以不惑。而仁者爱人,涉及到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人产生忧愁的最重要的原因,真正的智者可以知道人是需要爱人,也就是需要服务大众的,从一个很高的角度去做服务社会的事情,就不会陷入名利的漩涡,就不会有忧愁,也能勇于担当,做到不惧。“智”就是知,“仁勇”就是行,真正的智者(圣贤)内圣外王,能做到知行合一,具备大智大勇。如果有这样的认知,怎么会被一般的困难打倒呢?所以孙文说“知难行易”。
说起传统文化,我们的部分同学们可能有一些错误观念,认为古人落后。说起儒释道,很多人就认为是封建的,很玄乎的,甚至是迷信的,而只要说起西方的,有人就觉得是科学的,是先进的,是高深的。哲学也必谈康德叔本华,这实在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殊不知在这个日新月异、物质至上的社会,我们很多时候已经失去了自我,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精神皈依的家园。
关于中国文化的优秀,梁启超有以下观点,“东方的学问,已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已物质为出发点。救知识饥荒,在西方找材料,救精神饥荒,在东方找材料”,我以为这个观点并不算过时。
梁启超说,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都要努力,让自己在学业和人格修养上更上一层楼。我非完人,更非圣人,凡夫俗子而已。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的职业要求,作为你们这一批优秀学子的班主任,我更是充满期待的。我希望你们有担当、有使命感;我希望你们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而努力学习,磨砺意志,立远志,同时成就自己的人生。
同学们,2035年你们30岁,而立之年,正好事业有成,2050年你们45岁,世界都是你们的。陶渊明有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无惧。我这里要变通理解一下,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和国家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这个大变化结合在一起,无畏无惧,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学们,加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以此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