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月底将所有日更评论一遍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就像月底总结一样。只是上周末没时间整理,就推迟了几天发布,下面是6月份所有日更内容的自我评价。
6月2日儿童节
这篇文章记叙了六一儿童节期间,陪孩子游玩的经历。包括两块内容,一是在湖边划船的经历,而是儿童乐园里各种项目的参与体验。
6月3日认知牢笼
我们的对世界的认知是一座自己编织的大大牢笼,可能终其一生也探索不到尽头。
牛顿确立的机械论让人们有了空前的自信,对世界的认知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机械论也有缺点,它是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也是有漏洞的,是一座更大的牢笼。
那么我们该怎么除了这些认知牢笼呢?
孔子说他七十岁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实践智慧,所以我们可以向孔子学习,转变对认知牢笼的认识,把它看成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用这样一种方式让自己的认知与世界和谐相处。
评论集锦
这个月一共写了4篇评论集锦,每一篇大约评论了3至5篇文章。现在感觉2000字以上的长文需要叙述一下每一部分内容,但2000字以下的文章最好概述文章内容,指出文章的优点和缺点。不同的文章应该用不同方法评论。
在评论过程中,我大体上会将一些优点和缺点指出来,但我发现有时候是因为自己对写作方法和文章类型的认知太局限,导致评论有失偏颇,所以每次提出缺点的时候,自己心中也是非常忐忑。
我看了其他网友的评论内容,发现他们加入自己对文章的主观感觉比较多,但言辞并不犀利,而且看起来很诚恳。在这一点上,我需要多学习,谦逊一点,指出自己是一家之言,望作者见谅。
6月5日《第二大脑》读后感1
我总共写了两篇《第二大脑》的读后感,这是第1篇,是我读了第1遍之后的一些感受。
根据作者的介绍,我理解他说的第二大脑就是一个人类的信息整理工具。在信息整理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高效检索,也可以继承。
我认为如果第二大脑真如作者形容的这样一个供给,那它更像一个人类专属的人工智能程序,这和我想象中的科幻世界里的第二大脑完全不同。
第二部分内容我就想象了,未来智能人拥有第二大脑的情况,首先智能人拥有人类的很多知识搜索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但是因为对日程和效率的追求,所以他们更加理性,认为感性是弱点,会屏蔽这些感性的干扰因素,无法过着稍微感性的生活。
6月9日第二大脑读后感2
这是我第2遍读后感。
我反思了自己第一遍读书时的批判态度,再读后发现作者有很多可取之处,自己的眼光有些狭隘了。
第一、创新。我以前认为的创新观念特别绝对,但实际上,不只是从0~1才叫创新,很多创新都是从一到无穷。第二大脑的检索功能能够产生第二种能够第二种创新。
第二、想象和现实,虽然这本书中描述的关于第二大脑的想象看起来比较平凡,但科技的进步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至于以后第二大脑在各种技术集成后,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那是以后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对很多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都以为那是魔幻,可是它们也是从当初一点点积累而来的。
第三、因为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健忘,所以第二大脑的存在很有必要,让第二大脑我们记住很多记不住的事情。
那么第二大脑如何像第一大脑一样思考呢?作者总结了很多人类思考的方法,介绍了复述、仿写、卢曼卡片盒和改写这些方法,只要人工智能学会了这些方法,就可以像第一大脑一样思考,做出不一样的创新。
第四、脑机融合。第二大脑已经产生,那么它如何和第一大脑之间融合?
生物大脑和第二大脑就像电脑的随机存储和硬盘存储一样的关系。平常所有信息都存在第二大脑中,真正需要思考的时候,第二大脑将这些信息检索出来,放到生物大脑,由生物大脑思考。
第五、关于未来的畅想。
由于第二大脑推荐算法的存在,杜绝了我们去思考新的可能性;第二大脑过于理性,会让人们忽略感性,压制感性,进而让我们减少幸福和快乐的感受;第二大脑会让创新断层。
文章列举了施一公的例子。他在《自我突围》中结合自身经历,剖析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区别。,应试教育让他终身受益,克服重重困难,他取得了很多从一到正无穷的创新成果。
但是应试教育也禁锢了他的思想,让他缺乏向从0到1领域挑战的勇气。由此可以看出从0到1的领域的创新,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结合,需要巨大的勇气、耐心和毅力,才能做出重大的成就。
所以,一个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资料的领域很难让第二大脑做出创新,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基于资料和数据。所以不能忽略从0到1领域的创新断层。
6月6日守望
这篇文章是读写营作业,讲述了家庭之间不同备份亲人间的思想差距。在母女之间,本身母亲的出发点是为了女儿好,但是她的很多观念有误,女儿并不接受,但是女儿一指出她心里就不高兴,因此总是吵架,导致她没法帮女儿看外孙女,就直接回了老家。
所以每年暑假都期盼着女儿能够带外孙女回来。但是在照顾外孙女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医疗护理常识,孩子病得很重,女儿和母亲之间爆发了很大矛盾。
这件事之后,母亲也有所反思,能够与女儿之间多沟通,生活整体上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母亲体会到自己有自己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并不一定非要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观念,就像老子倡导知其白守其黑一样,不能只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却不承担生活带来的烦恼。所以,在享受快乐和幸福的同时,也要有守得住这些烦恼的智慧。
这篇文章整体上叙述过多,像记事散文,不要用第三人称视角描述,而让人物自己去展示,去说、去做,不要大量交代。这是我小说写作的主要问题,有时候,全篇都融入了自己心理描写,这样非常不好。最好还是通过事件来充实情节,让情节更加生动起来。
6月7日念念不忘17写作。
一、并行叙事。
这是我写小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编排,后来我发现其他人的并行叙事是靠时间或者是事件的顺序推动。
但是对于我遇到的相互独立的三条线,没有这个交叉点,但是这个游戏中有一些量化的因素对比,可以让人物故事交叉叙事、穿插。
二、长篇小说写作问题
描述了那段时间自己写作虽然每天更新4000字,但是不通顺,而且修改得不满意的心情。
另外因为一直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的写作受影响,所以心里很烦。凡事都是需要相互调解,慢慢来适应节奏就好,
四、读后感
前两天写第二大脑这本书读后感之后,自我探索发现自己看一本书的时候,认知壁垒过于坚实,并没有用开放的态度去读这本书,导致自己觉得作者是瞎写,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才发现是自己有问题,由此反思到自己的认知局限性还是要多读书才行。
6月10日念念不忘18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
首先介绍了公园的整体布局,然后描述了低矮小山坡里的景色。
看着小山坡的地形,想象了一个蚂蚁沿着峡谷一路前行探索这块儿草坪的一个过程,想进一步想到这段旅程如果放到人类身上,就像哥伦布探索新大陆一样。
由此反思,就像蚂蚁的旅程一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经历了很多,在实际上的意义不过是半个草坪,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呢?向小蚂蚁学习,探索外边的世界。
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活跃起来,就算是最日常的生活,也是最美的形态,让人心里感觉到幸福。
6月11日谈赢
这篇文章首先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则寓言故事指出零和博弈这件事情,得到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陷入零和博弈,只看到自己和对手的核心矛盾,而要想想有没有远更远的大的危机要化解。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危机,争取和竞争对手之间达成共赢。
但实际情况是零和博弈无处不在,如何避免让孩子的学习陷入零和博弈?
我觉得还是主要在于家长言传身教,每天要提升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认知,这样时间久了,他自然对社会和对学习的理解力有很大提升。对于写作来说,我们也要专心致志坚持下去,这样才能赢。
6月12日念念不忘18
第一、小说写作的问题。
第2部小说就要满8万字,需要整体修改。对于小说写作的修改,我有点畏惧。这是没修改之前的心态,现在修改完了,回头看看,写得确实都是一些大实话,但总算熬过来了,也许以后多写几篇小说,修改时就没那么痛苦了。
第二、一生一世看完,我感觉很多人都觉得波澜起伏的爱情比较好,但实际上平平淡淡、细水长流温暖的爱情也很好。
第三、跑步。虽然最近坚持得不错,但确实跑得少,要加油哦。
第四、昨天晚上打雷,第二条开了一朵喇叭花,生活处处都是美。
6月13日团体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根据瓦特制造蒸汽机的故事,得出团体的力量对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结合自身来说,加入了书香澜梦群和从容小主群以及读写营群,这些对我都有挺大影响,让我在写作这条道路上不停反思,不断前进。
但在这些团体中,我的活跃程度不高,这也和我自身性格有关系,我也希望自己能够走出来和大家多交流交流。
6月14日女朋友养成计划
这篇文章是读写营的业,老师给了200字的开头,让我们续写,我脑中就有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篇作业和守望的那篇作业有很多不。这篇文章完全虚构,我脑袋中出现几个具体场景,最后串成了整个故事。
守望那篇文章想要描述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碎的感受,由于感受多且细碎,我心中反而完全没有画面感,不知道选择哪一件去写。
这两篇的对比显示了叙事散文和小说写作的很明显的区别,一种完全写成了散文,感情比较多;另外一种让人物自己去表现。
我写小说基本上就是这两种状态,主要是虚构和非虚构的区别,在非虚构小说中,不能大胆想象,无法筛选和裁剪好相应的场景。所以今后小说写作中,就得把握住筛选,哪些是必须要裁剪,哪些是要拎出来重点描写的,而不能光是记流水账一样写成散文。
6月8日西游记之剧透之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孙悟空,都想摆脱西游记的命运,所以就有了这一篇文章。
6月16日写了这篇小说的写作复盘。
6月17日河边赏景
文章先描述了天边景色,然后是桥上景色,接下来河水中的景色。描述完之后,主要描写了自己感受到风的吹拂,在风景中感受到好心情,然后意识到自然景观对人身心活动的影响。
这个月我写了很多这种景物描写,我觉得这些在长篇小说中都可以插进去,让长篇小说紧凑的情节稍微有那么一丝舒缓,看起来不那么单调乏味。
所以日常生活中关于风景和心情描写的积累是很必要的,只能日常多累积,才可能有这么多素材。
6月18日永恒的规则
第一部分讨论了永恒和当下的关系,指出永恒是最大的谎言,因为世间万物总是不停的变化,但变化并不是一件坏事,让我们更懂得珍惜,让我们能体验很多不同生活状态。
第二部分讲述了相对永恒的是规则。世界总在变化,自我也不停的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只要我们保持好的初心,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好。我们可以用规则对抗规则,用儒家思想来对抗熵增规则,这样就可以在变化中保持自身那些向好部分的稳定性,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稳定。
第三部分列举了一些底层规则。一是阴阳秩序,二是未来生存的七大法则,三是不败之本,由此得到结论,守住初心,远眺理想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6月19日念念不忘19水线夕阳海鸥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描述了公园里的阳光、草坪上浇水的水线和水鸟捉鱼的场景。
6月20日念念不忘20雨和铁轨
首先描述了雨天的整体场景,重点写了长满青草的铁轨,由此引出世事变化的感慨,得出结论,还是应该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记忆记录下来,这样不容易健忘。
6月21日万事开头难
这一篇是理事会推文,围绕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展开,讲述了刚开始写作时,自己无法将脑中的想法转化为文字,然后采取无意识写作克服了这个难题,然后能写几百字,最后每天坚持写800字,到现在可以写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能力不断进步,但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都不同,比如说现在在写长篇小说的过程中遇到了新难题就是每天至少要写2000字。
虽然脑袋中有很多想法,但是把它转换成文字之后,修改成能够让大家看的文字很艰难,所以办法是,在第1遍修改时,不去想其他,只改错别字。第2遍才进行文意或者其他方面不合理地方的修改,这样就将一个难度比较大比较复杂的事情,分解成两件相对简单的事情。
这样修改起来难度降低了很多,由此得出结论:万事开头难只在于我们没有开始行动,一旦开始行动我们就专注于解决问题,烦恼和忧虑都不见了,难度也不见了。
所以,往前大胆写吧,不要再去想那么多。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快行动起来只有行动才让我们不焦虑,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6月22日念念不忘21雨和桥。
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写景散文,首先指出了下雨天和平常天气的不同,然后描述了这座桥的整体外观,接着走上这座桥,发现桥的内部结构,然后从桥上往下观景。
由此抒发感情,生活中很多景色都非常美丽,但是我们也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所以其实写景散文确实应该转换角度描写,我们看桥、走上这座桥与从桥上望周围的风景,这都是移步观景,转换视角的景物描写方法,最后再发表一下自己对景物的感受,这样应该算是写景散文的套路吧。
6月23日小女孩。
端午节出门几天,一直在凑日更,所以,这篇文章只有800字,写的是我在吃早餐时,遇见得一个可爱的五六岁的小女孩。
她之所以让我感兴趣,是因为我也是妈妈,孩子五六岁是个什么样,我清清楚楚,我也见过很多周边五六岁的小孩子,哭闹就不说了,这些五六岁的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对自己的清晰认知。他们总是只顾自己,性格稍微有一些急躁,但是这个小孩却并不是这样。
她吃饭的时候很独立,自己吃,也没有左顾右盼,非要等着大人喂。无论是和她爸爸的交流,还是和她姐姐的交流,都能看出她有很清醒的自我意识,对自己周边所有的物品、举动的认知都非常清晰,这点真的很难得。
看到这个小女孩我还挺喜欢,中午将近12点的时候,我还在山上遇到了她,那个时候我们刚爬上那座高山,但是她已经在爸爸的带领下往回走了。真是个了不起的小孩子。
6月24日土豆粉
一看800字的篇幅,就知道这是写长篇小说比较崩溃的那两天,凑字数的文章。
土豆粉是我一直都比较喜欢吃的一种食物,首先它是高温煮出来的食物,应该比较卫生,第二土豆粉热量比较低,不会越吃越胖,第三营养比较丰富,里边不但有土豆粉、鹌鹑蛋、青菜,还有一些豆腐干等等,总之配菜比较丰富,营养基本上比较全面。
但是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餐厅遇见的一对母女。母女关系不容易相处,我见到旁边这桌母女之间边吃边聊,还聊得那么开心,我非常惊叹,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你看看倒数第2段,为了凑800字的字数,竟然写了自己以前吃土豆粉比较着急,总是等不及把它吹凉这一段儿细节。
唉,什么时候能才能够从容不迫的做好日更和长篇小说日更之间的平衡?下个月真的要好好思考,并做出改变了。
6月25日念念不忘22小说修改感受
从12号准备小说推荐,到25号基本上准备好,这期间修改确实让我心路历程几经变化。
这篇文章详细记述了这段心路历程,总之,可能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是把这些问题写出来之后,慢慢就能找到解决思路,虽然我的解决思路也不一定好,但总算是熬过来了。
其实这些感受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写着写着,小说越来越超出我的控制,我本来想这个月底完结,但看情况还得再写10万字呢,因为我的主要剧情还没写到。
这真的让我意外,可是这样也挺好的,生活中处处有惊喜也不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嘛,总之虽然这一段时间很苦很累,但是看到自己写的小说竟然有人阅读了,虽然阅读量很低,还是很高兴。
这高兴不仅仅在于有人阅读或者是自己被看见,更在于自己真的熬过去这一关关,起码能把小说写成了,那下一步就努力把小说写好。
现在我写小说总共才20万字,加上简书发布的日更总共才65万字,等写过100万字的时候,再追求写的好不好这件事情吧!
6月27日端午晨景
这篇文章是在景区早上出来跑步时的感受。在这篇文章里写作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写景散文有一点点进步。
当时用手机记录完自己当时的感受后,整体上文章的各个方面的景色描述是乱的,要把它理成文字,还是要有一定逻辑性。这个逻辑性就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
这篇文章虽然只有1000多字,但花费了我一个半小时。
村口核桃树这个景色描写里加入了我的互动,因为喜欢吃核桃,所以我进入了这个景色里,爬上树,摘了两个核桃。
在核桃树下,我看到了周围的那些景色,那景色太美,我怎么来描述清楚这个景色呢?
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这个空间感受来描述,有觉得不够确切,因此加入自己闭上眼睛之后的嗅觉,以及睁开眼睛之后视觉的这个对比。
文章最后希望每个人都像荒地上的花花草草一样,成就属于自己的奇迹。
这篇文章的写景真正用到了视觉、嗅觉、触觉,五感调动的比较多,所以这篇文章的散文应该比之前写的好一些。
6月29日跑步随想
又是凑更的一篇文章,主要讲了就是在公园跑步时,见到了一队人光着膀子跑步的事情。
但写完之后不够800字,怎么办呢?
不知为什么就想起来学校里边,年轻小伙子们被老师罚操场跑步的一个场景,这样倒是蛮有趣的,一旦加入了这样的设定,让这个平常的场景鲜活起来,凑够了800字。
6月30日6月份写作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对日更的总结,每周一篇的日更文写作有很大局限性,喜欢写观点文,但是没必要非要写观点文,也可以写微小说,希望下个月能够有所改变。
二是短篇小说,这个月短篇小说比较写的比较少,写了女朋友养成计划这篇文章的创作心路历程。
三是长篇小说,这部分记录了写作小说的心路历程。
四是评论情况,6月份评论比较少,希望7月份能够有所改变。
五是读写营学习已经结束了,7月份如果有时间,还是找一个合适的培训班继续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