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在巨大的教育差距里之
榜样的力量
育儿无小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刚开始遇到的问题,就像一个角一样,只是一点点微小差距,问题不解决,越往后差距越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家长,有些家长,每见一次,耳目一新的感觉,见一次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总是能够有新的成长,新的变化。有些家长,孩子,几年过去了,老样子,问题不断,苦恼伴随,因为没变化就说明问题没有解决,变化是因为不断的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昨天跟女儿出去逛公园,路上,遇到一位爸爸带着孩子,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打电话,发语音,走了一个小时左右路程,爸爸的心完全沉浸在手机里,错失了身边的人和周围的风景。
儿子手里也拿着手机,一会儿看搞笑视频,一会儿玩游戏。手机不离手,即使孩子们在一起爬树,哪位爸爸的儿子爬上树后,坐在树上看手机。忽略了身边的树,冒出的新绿,路边的花开出的花朵,甚至还吸引了身边的孩子一起看手机。不知这位爸爸的事情有多么重要,跟孩子在一起,仿佛手机就是所有,孩子只是空气。给孩子丢给一手机,就可以做自己的事。
大人的事离不开手机,固然重要,但对于重要的事,可以停下来去洗手间打电话,避开孩子的耳目,把该打的电话,该回复的信息回复完,再陪伴孩子。总会有不看手机间隔的时间。可以给到孩子不被手机操控的榜样,这就是传播正能量。
慢慢观察周围的人,有少数一部分人利用手机是为了学习,这部分人是手机的操控者,是自律的人。大多数人的时间被手机操控着。随心所欲的不定时间,地点看手机,他们不够自律,才被手机操控。同样的,也给孩子做了一个这样的榜样。孩子也缺乏自律,心心念念着手机,而被其操控。
手机为什么操控着大人和孩子,一是因为我们有好奇心,他会推送我们喜欢的,并且画面变换比较快,抓住我们的好奇心。看完这个,情不自禁就想看下一个。二是手机会利用人的贪玩心,投其所好。一旦触发手机,就让你停不下来。
没有自律性的父母给不了孩子自律的能量,自律的能量就是感染力,你用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养出来的是随心所欲的孩子,你用严于律己的自律方式,养出来的是自律严于律己的孩子,父母的身教大于言传,身教做好了,不用言传,孩子就可以自己做的很好,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父母的身教就是家风,父母的言谈举止,就是给家庭的能量,给家庭的氛围,就是给孩子创造的成长的土壤和成长环境。
昨天,走到一处儿童娱乐场所,孩子们吵着要坐过山车,还没走近,嘈杂的音乐扑面而来,敲打着耳朵,嘈杂的声响如同雷鸣般震动,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安心。这位爸爸又带着孩子过去,准备让孩子体验,我跟另外一位妈妈及时把孩子带离了这种场地,这种声音会伤害耳膜,导致迟钝,使得孩子听不进去话,除非大人把声音提高到与这种声音同样大的分呗。对小一点的声音有了免疫力。
臭味散发的地方,伤害我们的嗅觉,声音嘈杂的地方,伤害我们的听觉,丑陋脏乱的地方,伤害我们的视觉,一个不经意的地方,有时候对我们五官的伤害,会使我们感官变得麻木不仁。一个小小的举措,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些常识大人懂得,远离对我们五官有伤害的东西,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既保护了我们的感官,也保护了孩子的感官。
上周日晚上,女儿舞蹈班组织活动,家长们找好位置坐下后,有三位家长把手机开始拿出来玩,一位妈妈,两位爸爸,不到十分钟,我就看到他们身边坐着的大宝也低头看手机,半个小时过去了,还在看。对于这样的家长,给孩子潜移默化中给到的感染力和负能量,他们完全是不自知的。被手机操控的感觉像极了吸毒者的表情。
这让我想起了我女儿同学,对妈妈说的话:“妈妈,我看到你玩手机的表情,就像蜜蜂见了蜜一样,有一种特别的期待,想看看你看的是什么?”。大人看手机的表情,给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是吸引心灵的,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陪伴孩子,或者孩子写作业时,我们想让孩子多点耐心思考,给孩子一分耐心,我们就得准备100分的耐心放在哪里,才能期待孩子有耐心。这样父母就不会在陪伴孩子时因没耐心而产生情绪。我们把耐心的榜样拿出来,孩子就有了耐心,我们把思考的榜样拿出来孩子就学会了思考。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贵人相助。而榜样就是我们的贵人,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贵人。
工作中,优秀的同事或者名人就是我们的榜样,同样,作为父母,优秀的家长,名人的家长,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作为榜样,所以,我不断在古今中外名人身上吸取正能量和榜样的力量,比如苏东坡的母亲,朱德的母亲。同时,也把我的每一位家长,学生当做榜样,在他们身上总能发现闪光点,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榜样的力量无处不在,让我们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对下一代负责。也寻找他人做榜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让我们会获得一个圆满的人生。
我们活在巨大的教育差距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