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相处,难免会相互比较,比较之下,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要知道,嫉妒之心会毁坏友谊,损害人际关系,甚至毁灭生活的安逸。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好胜的内驱力可以激发人的成就欲望。
但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竞争就会导致我们在相互的竞争中产生嫉妒心理。嫉妒过于强烈,任其发展,则会形成一种扭曲的心理:心胸狭窄,喜欢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并喜欢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只鹰,它有个朋友比它飞得高很多,它很嫉妒,为此,一次猎人经过时,它告诉猎人,把这个鹰射下来吧,猎人答应了它,但是有个条件,猎人说:“可以,但是你要给我一根你的羽毛,用来当成箭。”于是嫉妒的鹰,就在自己的身上拔下来一根漂亮的羽毛,然后送给猎人,但是它的朋友已经飞得很高了,猎人射出来的羽毛还没到半空就掉了下来,猎人告诉这只嫉妒的鹰:“你再给我你的羽毛,我再射一次。”于是,嫉妒的鹰又在自己的身体上拔了根毛给猎人。当然,还是射不下来。一次又一次……最后,嫉妒的鹰身上的羽毛已经被拔光了,它再也飞不起来了,此时,猎人的双手伸向了它:“那么我就抓你好了。”于是就把这光秃秃的、嫉妒的鹰抓走了。
看完这则寓言故事,我们不免嘲笑这只愚笨的鹰,但其实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很多时候,一些人因为怒烧的妒火做出了害人害己的事。 其实,嫉妒心理普遍存在人类社会中,你是否曾经有这种感觉,当你和比自己优秀、比自己强的朋友相处时,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和她做朋友,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一样,简直是她的附属品”呢?如果你的内心充满嫉妒,那么,这样的友谊,表面上还相安无事,但你的内心已经开始有一块阴云笼罩着,一旦出现一些小事,就一触即发。两人之间的友谊会消失得越来越快。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如果你不能清除这种不平衡心理,你就不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你的朋友。 面对嫉妒心理,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克服嫉妒心理的对策,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水平。 要克服嫉妒心理,你可以这样做。
1.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如果我们能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也就能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意识,控制动机和情绪了。
2.发现别人的长处 以这样的心态面对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不仅能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自己和对方,也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就不至于为一点小事钻牛角尖,还能交到帮助自己成长的真正朋友。
3.友善又和谐地与人相处 对于青春期的你来说,人际交往在你的心理健康发展中非常重要,通过与人交往,你不仅能感受到关爱,还能通过他人的评价,及时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并且还能督促自己成长。同时,这对排解内心的嫉妒心理也非常有利。
4.接纳自己和完善自己 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当然也不会一无是处。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骄傲自满,也容易自卑。因此,你有必要接纳自己并完善自己,所谓的接纳自己,就是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看到自己的优点,然后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当然,这里有一个关键点。你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从而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5.快乐之药可以治疗嫉妒 你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
6.自我宣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 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可以说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好方式。我们可以向好朋友或亲人等,把心中的不快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
总之,嫉妒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剑不仅可能会伤到别人,还会伤害自己。它刺向自己的心灵深处,伤害的是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人们在没有原则,没有意义的盲目比较中导致心理失衡就会引发嫉妒之心,而如果你能放下比较给你带来的枷锁,活出不一样的自我,那么,快乐就会如影随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