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教育,是人们无法逃避的问题,如何教育,更是现如今许多家长最为关心的事。
古往今来,下一代的问题总是令人头疼。身在高位的期盼后人能更上一层楼,富甲一方的希望子孙能守住万贯家财,贫苦底层人家则是期望后世之人可以脱离底层的苦海。哪怕是古之帝皇,执掌一国,也是念想着江山社稷能够永垂不朽。
无论是何人何种阶层,教育都是至关重要,关乎着家族甚至国家的兴衰。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
教导子弟要从幼时开始,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
天才也好,庸才也罢,生得好不代表教得好。教育不当,天才也会沦为庸才,教育得当,庸才也可以一跃成龙。王安石曾写过一篇文章《伤仲永》,讲述了一代神童方仲永从天资非凡最后泯然众人矣的故事。孟母为了孟子可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多次迁居,直至孟子长大成人,学成六艺,终成大儒。方仲永幼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而泯然众人,孟母从小便为孟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培养出一代大儒,可见幼时教育的重要。
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除了要在幼时给予孩子优良的教育外,父母更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
家训 古代家族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光认为:“衣取蔽寒,食取充饥”。
他对他的儿子说: “现在的许多人都互相攀比,奢侈之风盛行,而我则以节俭朴素为美德。因此众人耻笑我简陋,我却不这么认为。孔子说过,一个人因为朴素节俭而犯错误的事是非常少有的。我们读书人志于追求真理,谨遵圣人之言,以吃穿简朴为耻的人是不能和他讨论学问的。”
后来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果然没有辜负司马光的殷切期望,同样以节俭为美德。世人称他“为人廉洁,口不言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