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人都有一只哆啦A梦
不知道什么时候,勤奋者得词典里出现了,这么一个词汇“无力感”,当然了,这个无力感不会是那种因为身体上的不舒服而感觉无力,也不是那种爱莫能助的无力,而是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无力感,比如,考研复习中,同一类型的题目错了多次,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认识“无力感”,进一步去解决“无力感”?
一.正视无力感
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无力感”,无力感官名为“习得性无力感”。“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 helplessness)研究,是60年代后期开始的。萨里格曼等人从对动物研究发现后拓展对人的研究,深入分析人的内部动机问题。“习得性无力感 ”是指一种通过某种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会给以后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特殊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有了对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力感的心理状态(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面临问题产生无能为力感),它使动机水平下降。
当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没有关系时,就会产生习得无力感,认为自己不管多么努力都是无用的。习得无力感在学生的学习中,尤其是在学习压力较大的时候,更加明显地存在,在学生的“学习障碍”原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习得无力感在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情境中也有表现,一些学生如果认为自己不能克服被别人的拒绝或被同伴排斥也会产生习得无力感,他们会强调个体无能力是被拒绝或被排斥的原因,从而较少追求同伴的赞同,在个人的行为活动中出现习得无力感患者的一些心理表现,概括来说有三个方面,即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和情绪失调。
一旦学生产生了习得性无力感,对其当前的学习以及一生的发展都将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对这些学生而言,学习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即使他们成功了也只能被认为是偶然的,而非自己的努力结果,未来一切都是不可控的。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对其个人而且对社会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拓展延伸:
习得性无力感并非学生专属,也是引起我们亚健康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正视问题其实要比学生更难,因为学习本身是反人性的,更不用说接受自己“有病”,在成年人的社会里,习得性无力感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学生还会有老师、家长教育他,而成人会影响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自己周围的圈子。
don't worry,be happy
二.习得性无力感的预防教育对策
习得性无力感是个体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不良产物,也是一种习得的行为和习惯。习得性无力感的个体往往错误认为,每件事都不受他的控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是自己过失造成的(内部归因), 这些他们是不能改变的(整体归因),并且认为,困难将持续下去(稳定归因)。如果长期不能克服它, 他们将会丧失一切斗志,放弃一切追求,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也会成为自我实现预言的牺牲品, 因此,怎样预防和治疗就成了心理学家、教育家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
Seligman断言通过学习一种新形式的认知技能,"这种悲观主义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对事情的认知,才能重新开始面对问题,举几个例子:在英文的词典里对神经病的定义为,用错误的方法想要获得正确的结果,认知上的问题更是从心里上就是错误的发端;在老师表扬学生的时候,夸一个学生努力获得了优异成绩,对周围学生就是正面认知的引导;但是如果夸一个学生是有天赋,那对周围学生产生的认知回路是“有天赋=成绩好,那么成绩决定于天赋”,这个认知很可能会制约学生的发展;实际上,不仅是老师,很多父母,在夸赞学生的时候也会捎带说,学生父母如何如何;生活中这样的一念之差带来的认知非常普遍,比如“颜值即正义”,所以呢,认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也给家长、教育者一个启示: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性格,除了让他们有机会从困难中获得成功经验外,还应为他们多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经验;同时父母、教师对学生不宜管得过严。巨婴们,请对号入座,对自己负责是对别人负责的基础。
“巨婴”,你好“再见”
其具体方法应注意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学校情景中习得性无力感的教育对策
首先,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集体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的内在潜能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演讲、辩论、表演等,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以扩大学生交往的范围,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进而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在人际交往及与同伴协作能力上可以有效地预防学生习得性无力感的产生。
其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其为之努力,切合实际能够达到的目标。尤其在他们的活动告一段落时,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方式并不只限于表扬。学生一旦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便会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就可以减少他们不必要的担忧与分心,就能使他们集中精力面对任何压力和挑战。这样也就会抑制习得性无力感的心理状态的出现。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设定学习方向合适的小目标,可以请朋友督促自己去实现它,实现目标之后,犒劳一下自己。
再次,使学生养成乐观的态度。乐观的自我评价,表现为学生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更应看到自己的长处,应相信自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尤其是能主动调整情绪,保持平衡的心态,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矛盾或困难。这样他们就不太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了。
最后,教给学生消除自卑心理的方法。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对周围事物的躲避心理,以及他们对他人的紧张心理,对自身的否定心理。作为一名“教师”,应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增强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能力。同时,应教育和引导他们把失败看作是再学习的机会,应充分认识到一件事取得成功的过程不止在一个环节,然而失败,极有可能是在一个环节出错,因此没有必要指责整个过程,甚至全盘否定自己。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习得性无助感这一负面心理状态也就不易产生了。
2.家庭环境中习得性无力感的教育对策
心理学家Scott 认识到习得性无力感起于童年,因为那时儿童的认知是具体的、他控的。父母说她坏,她就认为自己是坏的。父母讲他笨,他就认为自己是笨的。当父母把学生的具体行为与他本身等同起来时,学生就会把他的价值与他的操作表现连在一起。生长在这样环境中的儿童,不易得到有关他们是可爱的、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当他们所做的一切是符合别人要求时,才会认为自己是好的、被尊重的,总之,他们的自我评价是建立在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上。当他们做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却发现父母的标准不一致时,情况会变得更糟,于是他们会错误认为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情,不管他们做什么都不能获得父母的爱和表扬,由于不能遵守不断变化的规则,因此,他只好放弃。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便会在许多方面反对父母,出现不良行为,也会感到受挫折。因此不管他们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父母必须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可爱的、是有用的,然而并不放任他们的不良行为,只是要让学生知道父母是爱他们、尊重他们的。所以,父母对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的两个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一是培养他们能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和信念;二是使他们明白一个具体的行为与他们本身并不等同,不能"以偏概全", 做错了一件事并不说明他们就没有一点能力,一次考试失败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低下。只有消除了这些不良因素,他们才会学会如何自我评价,避免"习得性无力感"。
3.自律与他律
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可能就是巨婴的事实,而我们需要完成角色的转换,在这方面我党教育的很到位,时刻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当然,咱们掌握自我批评就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检索考研政治中关于“自律与他律”章节中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分析,如果还不够,那你还得看看毛中特,结合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叶湘伦”的社会主义。
连接很重要
三.习得性无力感的治疗教育对策
如果学生在早期所受的教育中,因种种原因已经产生了习得性无力感或有此倾向,作为教师一定应尽快有针对性的治疗、观察,并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对他们进行积极训练,这种训练主要归结为二点。
1.归因训练
心理学家德韦克(C.S.Dweck)成功地对被称为习得性无力感的儿童进行了训练。在训练中,他让这些学生解一些数学题,结果有的解开了,有的没解开。当学生解开的时候,他便告诉学生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当学生未能解开时,他便告诉学生其自身努力还不够,训练他们将失败归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经过训练后,这类学生中大多数不仅形成了努力归因,而且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同理,舒恩克(D.Schunk)的研究也表明,在归因训练当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努力因素;另一方面还应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反馈,告诉他们努力会获得相应的结果,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从无助感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从而坚持努力去取得成功。可见归因训练是预防和治疗习得性无力感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多让学生将成功作稳定归因,即只有努力才能有好的结果;将失败多作不稳定归因,强调失败的偶然性和能力的次要性。
2.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通常所说的强化。班杜拉认为,强化在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这种作用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待,成为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关于期待,班杜拉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前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到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时,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后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讲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针对结果期待的作用,心理学家罗特曾把人分成"内控型"和"外控型",塞利格曼认为,当人们产生"行为结果不可控制"的结果期待时,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而效能期待(即自我效能感)在调节人的行为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学生有了取得好成绩的积极愿望,但因习得性无力感的困扰而对学习望而生畏、感到力不从心之时,建立并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对付习得性无力感的最好对策,它是个人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通过这样几种方式进行。
其一,行为的成败经验。这是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对消除习得性无力感也是最有帮助的。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远离习得性无力感。
其二,替代性经验。这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成功地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其三,言语说服。凭借学生所信任和尊敬的教师、家长及所崇拜的名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能较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一做法不但简便,而且对治疗习得性无力感有一定的帮助。
小丸子的世界贸易烦恼
总之,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掌握正确的方法,习得性无力感是可以成功地克服的。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与一切不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因素作不懈的斗争。平时加强科学理论如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一方面增加自己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延伸拓展:
带大家认识了习得性无力感,也提供了实操性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要在生活中去实操,去坚持。
大二的理力复习时,在洗衣间跟东哥(我们武射班的学神)一起复习,都到晚上1点了,我就问东哥,“怎么才能坚持呢?”,东哥认真的想了一会儿说“因为书上看到的一段话,你相信它是对的,然后坚持相信它,去坚持一件事情;因为一件事情,你应该去把它做好,你就会努力坚持做好;因为一个人,*****”;稍微有点儿跑题,找到习得性无力感的原因,进而找到正确的方法,坚持去解决问题。
知识改变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