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人并非过着无用的生活,他们是黑暗里的盏盏明灯,代表着一种理想,可以启迪其他人。普通人可能到不了这种境界,但是懂得予以尊重,这就足以影响下半辈子。
如果一个人变得纯洁完善,风骨就会名闻遐迩,追求真理的人自然会接近。如果我照自己的意思过活,也可能影响别人,就算只是投石入池的涟漪,也会引发另一道涟漪,再引发第三道涟漪。说不定有些人觉得我过得幸福又平静,到头来又把所学传给其他人。”
这段话是出至《刀峰》的主人公拉里之口,而我读到了这些质朴的语言,也好像为我疑惑的思虑打开了一个天窗,有光明照了进来。
我突然也有了豁然开朗心定神安的情叙。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为什么被那些没有头绪的妄想,而生出困扰自己的烦恼,答案已经遇到。
以至今天的早上,我在山顶打坐,为了庆祝自己找到答案,也想开始做一个适合寺院里生活的人。
希望自己变得良善,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习坐。而通过打坐也可以使自习变得沉稳清宁。这次打坐是我没有被督促而自愿地练习的。晨风习习,耳边充满了各种小鸟的鸣叫声,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这时的太阳躲在群山的后面,但天边的朝霞透露了它的消息,它们带着金色的彩绘,亮丽而又温柔,使人的目光总是被太阳诱惑的吸引着,注意生起的时候,而望着他。
做个静思,克制、谦虚、退让、专心致志并向往自在解脱的人。虽然自已身上也有着伊沙贝尔对待阿里的末婚妻苏菲的刻薄与妒忌。苏珊对待感情而需的利益交换。还有艾略特对社交场合的爱恋与着迷,这些人物上的欲望与渴求,我觉得自己在那个场景时,也会有此虚荣的渴求。
可这么多年远离尘世的生活,已让我可以马上警觉自己思想的狭隘,虽然还会多半控制不住其延展,但次数会少了些。
毛姆先生可能觉得阿里所追求的修行就是在利刃聚集的刀峰上行走,翻跃过刀峰就成为了像阿里最后那样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人。
与阿里这样的人交往常常使他倍感欣喜自在舒服。这也是他以此记录阿里成文了《刀峰》,使我们芸芸众生寻求深虑到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阅读此书可以找到答案。
毛姆先生不带任何自己的情感而描写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她们生动饱满,在历经人间百态,世态严凉中寻找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而每个人物身上都能折射出我们自己的影子。
阿里放弃了上流社会里日日生歌的奢华,而为了自己寻求生命的意义,踏上了四处流浪的追求自己内心真实之路。
他可以放弃金钱,而称之为枷锁,这让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圣人是不追求物质上的生活,他们称颂精神上的富足,而又并能将之行持出来。
结局也象毛姆先生说的那样,是个很温暖的结局,书中每个人都最终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感恩这些留书于世的伟大作家们,你们的文字温暖了读者,也使读者看到了点亮在文学中一盏明灯,指引前行的人走上正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