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七、谵语,直视,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这两个死证,是阳要脱了,阳绝的时候,阳一直往上升,病人会直视、谵语、喘满,不能睡觉,眼睛一直瞪得大大的,连眨一下都不会,因为人的所有精力全部要耗尽才死。
正常人阴阳调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在上阳在下即地天泰卦,阳往上走、阴往下走是与正常相悖,阳绝时无法将阴固住,阴往下便“下利”。
如果是承气汤证,大便不通引起的谵语,病人也会直视,捻衣摸床,发狂奔走,但不会下利。
二二八、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谚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生。
病人平常没病时一直在流汗,表示病人本身是阳虚自汗的人,医师再开麻黄汤发汗,肠胃里津液没了。亡阳就是流汗、体能流失掉了,轻则头昏,重则发狂奔走。
短脉为阴脉,代表津液不能回头了,不会自己痊愈了,就很危险。
二二九、“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濇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伤寒应汗法,误治用吐下法,结果病入里,“不恶寒”就是阳明证,一个人讲话好像看到鬼,严重的发狂不认人,其实只是大便的浊气顺着肠子进入血管,再跑到心臟、跑到脑上去而已。“循衣摸床”,折衣服,沿着床边摸着走,“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这种症状很危险了。弦脉是实证,代表东西堵到,濇脉是虚证,代表津液伤到,虽“濇者死”,仍要搏手救之,在承气汤中加补阳的药,比如肉蓯蓉、人参。大承气汤下去,大便出来小便淡黄,代表清干净了,药即停。
图片来源网络
二三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鞭,鞭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再服。
阳明证的人汗流很多,“胃中燥”,不单单是胃,还指肠,肠胃没津液了,大便硬,谵语,用小承气汤。这一条辨跟前条的区别在于:有放屁。小承气汤证在小腹关元附近有压痛点,大承气汤证在肚脐两侧天枢穴附近有压痛点。
二三一、“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虚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濇者,里虚者,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
阳明证,脉当实,现“滑而虚”,滑脉就是血管里的血走得很急,虚脉就是重按没了,给小承气汤,喝完放屁再加服,不放屁则停喝。观察一下,第二天不大便,脉微濇,是里虚者,难治,不再用承气汤,用补虚的方。
这一条辨是讲:承气汤下去大便不出来的话,先守,不强攻。
二三二、三:“阳明证”,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直“大承气汤”下之,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鞭耳,宣“小承气汤”。
这一条辨是用能吃和不能吃来区分大小承气汤。不能吃东西代表肠胃里堵到了,干燥的大便往回逆,不想吃东西,没胃口。
大便鞭也是小承气汤证,大便细细长长的,像鞭子一样,大承气汤是完全堵到了,根本没东西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