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静深临证录伤寒
读过金匮要略——痉篇

读过金匮要略——痉篇

作者: 中医叶学谦 | 来源:发表于2017-02-07 22:05 被阅读30次
    Paste_Image.png

    病机:
    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6.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分类及症治:
    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13.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介 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二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
    得下止服。
    预后:
    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8.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10.痉病有灸疮,难治。

    启示:
    从温病来看,吴鞠通关于痉病,提出了
    十三、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此示人痉厥之渐也。温病七、八日以后,热深不解,口中津液干涸,但觉手指掣动,即当防其痉厥,不必俟其已厥而后治也。故以复脉育阴,加入介属潜阳,使阴阳交纽,庶厥不可作也。

    十八、痉厥神昏,舌短,烦躁,手少阴证未罢者,先与牛黄紫雪辈,开窍搜邪;再与复脉汤存阴,三甲潜阳,临证细参,勿致倒乱。

    痉厥神昏,舌蹇烦躁,统而言之为厥阴证。然有手经足经之分,在上焦以清邪为主,清邪之后必继以存阴;在下焦以存阴为主,存阴之先,若邪尚有余,必先以搜邪。手少阴证未罢,如寸脉大,口气重,颧赤,白睛赤,热壮之类。

    二甲复脉汤方(咸寒甘润法)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加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

    总以养阴潜阳熄风为要,后世有小儿急惊风,以羚角钩藤汤治之。

    思考:

    痉病的现代疾病对应是什么?是否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过金匮要略——痉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gm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