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许多词汇经过网络传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词甚至是面目全非。像“锦鲤”原来是一种鱼现在变成了好运的象征;用“忙成狗”“累成狗”来形容自己很忙、很累,可是狗哪有人那么忙、那么累;而“干货”原来是指风干了的食物,现在变成了精品的意思。
干货主要是指实战性非常强的一些课程或经验分享,多数来源于自身的亲身操作或体会来进行讲解,没有大量的引用历史,也不讲虚构的未来,只讲实战性的东西,让人听后立马可以进行操作,并有成效,重在实用,是实用派与现实派的最好表达方式之一。
无论是文章还是课程,我都不太喜欢这种“干货”的方式。“脱水”之后,书籍或文章就会变得清晰简单,可“脱水”这个过程却“脱”去了能够帮助我们加深理解的东西。
“脱水”之后干巴巴的大道理或是结论读起来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字数少了反而不利于理解记忆。
“怎么做”是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对“为什么”回答得越清晰,对“怎么做”的理解就越深刻,就会对它有更根本的重视。就如同你看到一个人自律且勤奋,你不要只学习他的自律和勤奋,你要了解是什么在驱动他如此自律且勤奋,不清楚那个内在动机,你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他。
片面的追书“干货”得不到想要的效果,除非那种“干货”是你自己的,也就是自己通过阅读理解一本书把书的主要内容“脱水”出来,因为你自己读过,知道原理、过程,再读“干货”时,大脑会自动补充“脱”去的部分。一味的去追书别人的干货没有多大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