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跟我们家小子聊天,他说妈妈我要学游泳,我说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带你回西安学游泳吧,西安的游泳学习班比北京的便宜多了。童童说,我回老家说不好陕西话,别人笑话我怎么办?我说说不好我们回西安可以好好学啊!等我们学会了这也算是是掌握了一门外语呀。
有时候想想我们农村80后上小学的,那会的所有老师的授课特点,就是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现在的普通话普及程度太广了,回到老家里所有的小孩基本上在学校都讲普通话,老师上课也是普通话呀,现在也没有了地方特色的带着家乡口音的教师们,那种家乡口音的教学模式只能存在于我们的童年记忆里。
想起来之前回老家跟高中同学聊天,他给我们讲的他上大学时候说方言的囧事。01年的时候我们上的大衣,那会听我朋友说第一次出远门去的是长沙,上学的费用用的都是贷款,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两百多,所以衣服也很少买。等他们大一元旦晚会的时候,让他们跟女生跳交际舞,需要穿牛仔裤跳舞,他没有就借寝室别人的牛仔裤,跳舞学时候穿一下。
他借完别人的牛仔裤,传上去感觉有点紧,直接就蹦出来一句,我咋感觉我的勾子绷的紧紧的。他寝室的同学也真是听不懂,问他你说啥?听到别人问他,他自己愣了一下,噗嗤一声自己先笑起来了,自己先乐呵了半天。我们老家的方言管屁股叫勾子,别的省份的同学那能听懂我们那里的方言呢?简直就跟一门外语的难度系数是一样的。
合阳方言里面的词语还真是蛮多的,比如屁股叫勾子,刘海儿叫风筝儿,头发叫mu,mu二声发音,棉鞋叫yuanhai,陌西叫妹西,头叫sha,抠门叫tianxuan,小孩叫碎娃,爷爷叫ya,直走叫端走...想想也真是很多的方言,方言里很多字我只知道发音,也不知道怎么个字。
有时候想想也挺好玩的,方言也感觉是掌握了一门外语,现在学校里的普通话广泛普及,让很多的方言也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希望我们的孩子蹦记住一些老家的方言吧,浓浓的乡音味道也是对各地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