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19——王琳
2016年9月11日,沐沐提前半个月来到了这个世界。在医院住了四天后,我们回到家中。每天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就会拿出黑白卡,一张一张给他看。
前三个月看的黑白卡这是沐沐最初的“阅读启蒙”。我一直自认为孩子的阅读启蒙算是比较早的了,直到看见巴甫洛夫的观点:一个孩子从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这是阿渡老师在讲课时提到的。虽然迟了几天,但是庆幸我一直坚持着亲子共读,从未间断过。
沐沐三个月前,除了看些黑白卡,还会在他醒着的时候,不断地看着他的眼睛说话。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了,就念古诗,唱儿歌。一直这样坚持着,后来孩子的语言发育水平还不错。
积木书 手指书三个月之后,开始训练孩子的触觉和视觉,于是买了一套费雪积木书和手指书。积木书很小,只比孩子的手稍微大点,一直抓到他九个月大,一套里面的8本小书,全部都被抓坏了。手指书比积木书稍大,也主要是用来让他拿着当玩具玩的。我一直坚持在他目之所及的地方,一定要有书。
周围要有书真正读绘本是从半岁,主要读《好饿的毛毛虫》和《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孩子非常喜欢。从一开始读,就能认真地听我讲半个小时。我非常惊讶他这种专注力。直到现在,就是讲一天的故事,他也能呆得住。
6个多月的亲子共读读到七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我重复着讲《好饿的毛毛虫》。说实话,这本书讲了一个月,我都快要讲吐了。但为了孩子给孩子做阅读启蒙,我还是坚持着讲。
这一天,我讲到最后一页,说道“大毛毛虫”时,孩子伸出小手就去打毛毛虫。我觉得又惊讶又好笑,孩子把“大”理解成“打”了。这也算是这段时间坚持的结果,至少说明孩子是真的在听我讲故事。
从此,我给他讲故事的劲头更加足了。直到现在,他的衣服我都没买过几件,几乎都是穿别人的。但是买书,我从来都是冲在最前头的。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小书虫”了。
逛书店比逛玩具店积极从半岁到现在三岁半,我每天都坚持给孩子读书。即使孩子不在我身边的一年,我每天都会视频,让孩子拿出书,我来给他读。每次打电话回家,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天看书了没有?
因为我害怕,我不在的时候,孩子就不再读书了。所幸,我的爸爸妈妈也认为读书是件好事,即使是带着眼镜,也会给孩子读几页。
自己读书现在孩子在我身边,我们全家都坚持在孩子的面前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只陪孩子看书和玩游戏。慢慢地,我们都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坐下来不会掏出手机看,而是会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翻开就看。
在这三年的亲子共读中,看书已经变成孩子的习惯。而陪孩子读书,也已经成为我们每个家长的习惯。我们在影响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已将悄悄地改变了我们。
虽然现在我们看到在公共场所几乎都是玩手机的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给孩子读书,就会影响孩子,也会影响我们身边的人,那么,未来一定会有所改变。
我期待,我们现在所做的事,能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最喜欢的角落是能看书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