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也没有比他更利的剑,也再也没有比我更快的刀了。——题记
楔子:清水剑初邂饮血刀
公元某年,正是昊天王朝当权,无奈皇帝昏庸,贪官当道,嫉贤妒才,是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士空怀报国雄心。
在那海外仙山蓬莱岛上,一众豪杰在此聚义结盟,力图寻得良机起事,有朝一日共扶太平盛世。
一代剑侠司马长云亦来到岛上,与妻眷住在小岛北边的精华庄里。
四月初,蓬莱岛上是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好一派春光明媚!
晌午时分,晨阳高照,洒在一处庭院里,给那花园小径增添不少春色。
庭院入口立着两根二人合抱的擎天木柱,实木大门上有一方匾,上书三个大字:“精华庄”,字体端庄秀丽。
一只云雀轻落檐角,却忽然飞向白云深处,只留下一声又高又尖的鸣声和一道黑色的轨迹。
“在下饮血刀李再胥,慕名拜访,求见贵庄司马大侠,麻烦通报则个。”
守门的家仆打量了一番,只见这自称什么饮血刀的汉子身穿劲装,形容彪悍,却是面生得很。
两个家仆相对看了一眼,右手那位家仆头发花白,看着年长,沉吟半晌,面露难色答道:“这位好汉,少庄主近日休息,不接来客,请恕小人无礼。”说完就要合上大门。
这汉子却似不依不饶道:“在下从中原赶来,未曾书信通报,确系不速之客,但祈求先生念我一心拜访,若司马兄醒来,还望帮忙通报,我在此等候便是。”言语间从衣袖取出一块纹银,塞向家仆。
家仆轻点头,却没有去接银子,“小人等少庄主醒来自会通报,庄规森严,这银子小人不能收受。”
李再胥一愣,手下人说话做事都此般有风度有规矩,足见司马长云之品行亦是不俗。
过了一刻钟,一人翩翩而出,身未近前,其声先到:“在下贪睡,不知侠友来访,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李再胥将来人周身打量了一番,只见他身穿青色长衫,腰系一把长剑,面白无须,气宇轩昂,心下明了,连忙拱手道:“在下久闻司马兄清水剑法威名,特来拜会!”
司马长云又惊又疑,惊的是来人面生,却知晓他的姓氏招数,还能如此精准地找到住处,疑的是自从来到蓬莱岛,除了偶尔与各路英雄会盟,从未在人前透露自己的门路,第一反应是不是仇家找上门了,但见来人一脸正气,感觉不到邪气。心下警惕,还礼道:“阁下谬赞,却不知阁下尊姓大名,何方人士?我与阁下素未谋面,不知有何贵干?”
李再胥笑道:“在下姓李,名再胥,字有途,中原人氏,此番来是想见识见识司马兄的清水剑法,还望司马兄万莫推辞。”
司马长云见他言辞恳切,中气十足,不似奸邪之人,胸中燃起了豪情,笑道:“好,我亦许久未见中原武术,今番便讨教一二。”
二人礼毕,李再胥瞅准时机,挥舞长刀,一招“开门见客”使出。
司马长云不慌不忙,一柄长剑潇洒迎了上去。
剑如灵蛇出动,刀如泰山压顶,刀光与剑影下,天上的太阳仿佛都失去了光彩!
家仆们一个个站在门内,都看呆了。
两人斗至十个回合,李再胥虚晃一刀,想趁司马长云躲闪之际变招,眼看长刀接近,司马长云却显得气定神闲,直到长刀抵近至身前三寸,身体潇洒地往后一挪,再一转,脚下生风,竟到了李再胥身后,李再胥连忙转身回旋,脖颈处已感到微凉,剑尖早已抵在了咽喉处。
司马长云随即收剑入鞘,长身玉立,温尔一笑,“承蒙李兄弟谦让了。”
李再胥脸上先是白一阵,然后红一阵,垂下头,拱手道:“在下学艺不精,登门挑衅实乃狂妄自大,司马兄适才便杀了我也无妨。”
司马长云内心暗笑,心想这人真是个武痴,却也算有胆有识的汉子,正色道:“李兄弟说笑了,既是以武会友,自然是点到为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李兄弟不远千里来访,进敝庄饮杯薄酒如何?”
李再胥心想:“果然像师傅说的,此人功夫人品为年青一代上流,真真是侠义风范。”
路途劳累,确实饥渴,当下也不推辞,就随司马长云进了精华庄内。
推杯换盏之间,司马长云问到李再胥师承路数,李再胥如实道出,家师便是江湖人称第一神刀的豪侠徐长峰,自己所使的便是家师成名的七十二路“饮血刀法”,只是学艺不精,贻笑大方。
司马长云忆起父亲司马弘懿提过,他的四位至交里有一位使刀的,姓徐,只是当时司马长云年幼,所以记得不太清楚,现今又听李再胥道徐前辈舍不得故土,依然在中原老家,便托李再胥回返时代他向这位家族世交的老前辈问好。
二人谈到江湖上的是是非非,奇闻异事,正是英雄所见略同,二人交谈甚欢。
李再胥喝得大醉,当晚借宿在精华庄。
翌日,二人效仿司马弘懿与徐长峰,择了吉时,备好香炉花瓶供盘烛台等供品,在关公像前拜了三拜,从此结为异姓兄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