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自己设下目标,活出希望。所有的行为将会凝聚在这个希望的周围,活出意义来。
——金树人
人的行为是目标导向的。
在我被保送进入县里面最好的高中时,我终于迷失了方向。
从小我就是村里面“别人家的孩子”。读书成绩好,年年三好学生,班长,回家总是先做完作业再去玩,周末帮父母一起做家务……父母、老师、同学,几乎身边所有人都觉得成绩好、又懂事的孩子,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记得那个时候,每到一个升学点,比如六年级,初三,妈妈就会去算命先生那儿去给我算命——算我的成绩能不能够“可持续”地好下去。算命先生在讲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听的,但我每次都躲在门背后偷听。
六年级的那一次,先生说我是爱读书的,成绩不错,大约会爱读书到十八九岁。其他我都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我当时心里的诧异:为什么只到十八九岁?这个时候不正好是我在高中的时候吗?
初三的那一次,算命先生是带着一只鸟来算的。就是那种一排纸放在盒子里,这只很厉害的鸟,就会走来走去,然后叼出一张纸,先生就会打开来解读。那一次算命的时间节点是县里保送考试的前一周。先生跟我妈妈说:你女儿会飞上枝头的。我妈听了很开心。但我依然是诧异的:我一直比较相信我自己的直觉,我总感觉,这个枝头,可能就是好的高中;因为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未来要去做什么。
我对算命这个事情很不屑,常常和我妈妈说,不要信算命的。万一他说未来不乐观,难道我就不去努力了吗?我妈就说,了解一下心里会有个底,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
但是算过这么多的命,只有这两次,我觉得是准的。为什么是准的,就是先生说中了我当时的困境:我的确从小爱看书,但是我并不爱读书(我们那儿方言管上学叫读书)。等我真的拿到县里高中的保送通知书的时候,我陷入了迷茫,我的目标是什么?
高中学业那么紧张,不爱”读书“只爱看书的我,要如何度过?妈妈虽然说了解一下心里有底,但是她并不知道我内心的迷茫;从小就不和父母聊我的心事、独立惯了的我,自然也不会把这些一晃而过的心理活动告诉她。
我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因为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心理有问题才去咨询,就一直忽视着自己的这个感受。于是日复一日的、用厚厚的作业把它掩盖……
图片来自Pixabay
果不其然,高一的成绩一落千丈,进入时排名在前五的我,掉到了二十来位。当然也有原因是班级里云集了县里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大家都在努力。但人嘛,还是得从自身身上找原因才是。
高二选择文理科,其实我文科理科成绩都差不多,只是因为不爱背东西,就选了理科——就是这么的头脑简单。而父母也从未过问我选择的理由。
大学的专业是我一个人花了三天百度出来的,谁都没有问,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为什么要选人力资源专业了,可能是跟人有关系吧——我唯一对自己很确信的了解是,我喜欢研究人。可能有人会问,怎么不去学习心理学专业。这就又要说到我的头脑简单了:那时候心理学专业比较好的大学在我可选择的范围内,是一所工业大学。我对”工业“这个词有近乎本能的排斥,也不管学校好不好,就这样选了搭点边的、其他学校的人力资源。
在我从事了6年人力资源之后,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我才认识到,从进入高中那一刻,我的生涯就被耽误了。
更要命的是什么呢?高中老师很喜欢说一句话:你们现在辛苦点,到了大学就可以解放啦!——头脑简单的我,大学真的解放自己了。没有目标地过了四年,只是表面上还是好好学习、参加一些学生会活动罢了。
聊到这儿,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就是传统的父母,常常灌输单一的价值观给子女:好好学习,成绩好比什么都重要。子女的兴趣、特长、价值观、信念甚至内心的迷茫,通常都是不太了解的。不了解就没有有效的陪伴;更无从谈起,从中学时代开始,陪着他们一起去了解生涯概念、规划自己的生涯发展。
而且,也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给老师。高中的老师,更关注成绩、升学率,要真正为每一个学生考虑,恐怕还是做不到的。
图片来自Pixabay
那么,如果你是学生,恰好处在高一,你可以做点什么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呢?
1、学习生涯发展课程,培养合理的生涯信念。
现在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在引进了;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报班去参加外部的课程。这一点很重要:当你知道自己目标的时候,理论可以给你更多科学性的支持;当你对目标感到茫然的时候,理论可以帮助你找到目标。
同时培养合理的生涯信念。每个人都会有不合理的生涯信念,你必须觉察到自己的这部分不合理,然后去把它改良掉。
2、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并且对感兴趣的职业建立职业认同。
我们在中学时代,除了所学习的课程方向、家族人员从事的职业,大多数人对社会上千奇百怪、各行各业的职业知之甚少。你必须扩展你对全行业职业的了解,并基于对自己兴趣和技能的把握,去筛选几类感兴趣的职业,真正去了解他们、剔除刻板印象和偏见。
3、锚定学习方向。
高中还是以学习为重,稍有可能去通过兼职实习了解感兴趣的职业——当然能做到自然是最好的。
一个是确定文理科:大多数职业都会有专业限定,那就去看这些专业是文科还是理科方向,由此确定高二文理科方向。
第二个是扩展外部阅读:比如喜欢电子科技行业,那就多去学习现在的前沿科技理论,进入论坛、英语好的甚至可以多看看外网的内容。
第三个是参加兴趣活动:现在很多中学就有兴趣小组、社团了。积极参加这些课余活动,有和未来发展方向匹配得上的就更好了。
4、已经在高二高三了怎么办?
文理科已定的情况下,那就在填报高考志愿的前,去和专业老师沟通,请老师陪伴你做相关的测评,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从而选择出与喜欢的职业方向较为匹配的专业。
选择专业是比较严肃的事情。我在多年招聘工作中,常常碰到应届生所学专业是父母帮忙选择的,没有任何基于兴趣、人格特质的评估,对将来的职业也不太了解。结果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没有方向的时候,才说这个专业并不喜欢、大多数不喜欢的成绩也一般。
如果你是父母,子女正处在高一,又可以陪着子女一起做点什么呢?
1、提供经济支持。学习、测评、参加兴趣活动都是要金钱支出的。在能力范围内提供支持,不要用自己的刻板印象,认为钱花在补习上才是最大的帮助。
2、耐心和子女沟通。当子女的职业兴趣方向是你不了解、甚至不认同的时候,不要凭借父母的威严去打压、去威胁。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VUCA的时代不止在影响企业发展,对家庭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父母如果不持续学习、耐心和子女沟通,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3、有时间的话,陪着子女一起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逛博物馆、去书店。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实际行动,是对子女最大的激励!
开学季即将来临,祝愿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在学业和工作上,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