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平仄方法入门

作者: 黄粱一梦今生缘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12:01 被阅读27次

最近,有很多朋友想更进一步了解诗词写法,特地摘抄一些基本方法与大家分享。

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01)关于近体待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

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

是不容易记住的。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

例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后面会讲到。)。例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03)“对”和“粘”的规则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相关文章

  • 写诗的平仄方法入门

    最近,有很多朋友想更进一步了解诗词写法,特地摘抄一些基本方法与大家分享。 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

  • 与诗无缘

    他们说,写诗要懂得平仄 平平仄仄,听起来这般耐人寻味 我只有磕磕巴巴的独白,声色黯然 他们说,写诗要有意象 我描了...

  • 为什么不写诗的人更在意平仄,有句必去校对格律

    有朋友问到:为什么不写诗的人更在意平仄,有句必去校对格律? 这个问题不大对。不写诗的人谁会特别在意平仄?什么叫不写...

  • 平仄快捷入门

    中国人学平仄没有问题,入门更是快捷容易。因为我们平时在讲话扯淡的时候都是自动遵守了声韵变化的,所谓平仄不过是在抑扬...

  • 不懂平仄就不能写诗了吗?

    关于“不懂格律是否能写诗”曾经写过回答,这个“不懂平仄”怎么理解呢?是指“平仄格律”,还是单单指一个汉字的发音平仄...

  • 诗因你起

    喜欢上写诗 是在爱上你之后 那时才三年级 写的诗只有押韵 没有平仄 后来 我去学习写诗 学会了平仄 学会了对仗 却...

  • 诗词格律入门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目 录 (一)概述 (二)平仄 (01)关于近体诗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03)“对”和“...

  • 《求精》

    写诗几百首, 好句最难求。 困在格律里, 平仄无心收。

  • 摘抄记录:写诗的平仄规则

    我们可以把律诗、绝句的平仄规则总结一下。平仄有“对”的规则和“黏”的规则。单句称为出句,双句称为对句;出句和对句加...

  • 写诗有感

    写诗有感 (新韵) 孤灯伴我吟, 窗外雨声惊。 心静思诗句, 平仄下笔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诗的平仄方法入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qx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