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闭环”模型来思考

用“闭环”模型来思考

作者: 小智快跑 | 来源:发表于2020-11-07 23:32 被阅读0次

    凌晨1点29分醒来、2点40分醒来、4点20分醒来,在浅睡眠中眼睛睁开好几次,醒来的第一意识就是看手表几点了,是什么让我频繁的醒来看时间呢!

    我想是因为上班的潜意识在不断压迫我的神经,看时间、要看时间、要看时间。

    凌晨4点半起床嘴边打着哈欠,手不闲着,动作缓慢的穿着衣服,害怕弄出太大声响吵醒宿舍的同事,下楼,和两位帅气的早班小伙伴一起打车(公司报销)去酒店。

    熟悉的模式,打卡换厨师服,今天是我来到新的工作环境第十二天,第一次独立开始准备早上自助餐的菜肴,虽然我做过二年多的中餐厨房,对简单的中式菜肴烧制是没问题的,主要的是要适应新的环境下,他们的菜肴出餐顺序和出餐标准。

    今天自己出餐的失误点有不少,不过再讲我失误有哪些之前先了解下“闭环”这个词。

    在老喻的人生算法课里提到“闭环”这个词,来自PCD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一个模型。管理学上的闭环,包括四个词: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如果我们用放大镜来拆分认知行为,一个完整的闭环有“感知-认知-决策-行动”这四个动作,四个动作头尾相连形成圆圈。

    所谓的闭环,就是指我们要积极去做着四个动作,把闭环完成。

    用我们日常生活的视角去理解,闭环就是把一件事做完。我们平时夸一个人靠谱,也就是说他能够做到“凡事有交代,见见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今天出餐失误的地方,如果用闭环的模型来看,错漏摆出,前几天我看了早餐师傅炒菜的标准和流程,感觉很简单,而我今天豆腐汁汤放错料(自己意识到后发现的)、辣糊汤忘了放薏米(同事的反馈)。现在回想看见和做是有偏差的,只有在行动后得到反馈,才知道这件事完成的怎样,我在实际做菜肴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早餐的出餐流程和出餐标准(领导眼中的标准)有理解不到的地方,例如蔬菜要炒不能只用水烫熟,豆角抱持青绿的颜色就好。

    你看一个人做到靠谱,还是一个企业做到及时交付,都特别不容易,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在“闭环”上完成度都很难这是为什么呢?

    老喻的人生算法课里给出了答案,第一种情况是:事情本身难以形成闭环。

    比方说,有阵子海外地产特别热,但是这个生意要做大却不容易。一方面海外买房这件事链条特别长,看个房跨国飞行,沟通成本高,付款麻烦,交易难以形成闭环:另一方面,客户特别散,要在全国撒网捕捉用户,营销难以形成闭环。所以海外的地产项目一般规模不大。

    第二种情况是:个人或者企业的能力难以形成闭环。

    我接触了很多创业的朋友,观察到一个很反常的现象,那是烧烤老板比明星企业的副总裁更容易创业成功,为什么?

    烧烤摊的生意虽小,老板的受教育程度也未必那么高。但是他需要完成找场地、进原料、生产、销售等等。所以烧烤老板其实具备了靠谱闭环,从实战的角度,把生意的整体逻辑走了一遍。

    大公司副总裁呢?他的学历虽然很高,位置很高,经验很丰富,但他的工作只是一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一旦独立创业,他可能反而不能靠谱地完成闭环。

    第三种情况是:不愿意把手弄脏。

    定战略大家都愿意,卷起裤腿下地干活,很多人都不肯了。他心想,这种脏活累活,怎么可能由我干呢?

    第四种情况是:坚持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通常做法是,把每种路线都尝试一篇,非要找出最优解来。这样有着积极一面,要求高质量。但是大多时候,完美主义会造成拖拉,阻碍了闭环的完成。而且操作成本太高,现实生活中最优解很难短时间找到。

    靠谱闭环,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敢于行动,敢于试错,在我新的工作环境里自己要有这样的认知去做,不要害怕,遇到问题与其闷着头想,不如迈出双腿,先完成一个闭环再说。勇于尝试,不停修正,最终你自然会一步步逼近问题的最优解。

    总感觉在闭环模式的理性框架下,可以更好的反省自己和认识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闭环”模型来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rc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