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与法之辩

儒与法之辩

作者: 布小夭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20:56 被阅读0次

关素衣喝了一口热茶,不紧不慢地道,“圣人循古尚礼,以礼待人,以礼治国。是故,先有礼而后有宗族,再有乡党,及至邦国。群雄俱灭,邦国一统,而宗法礼教不灭,宗法礼教不灭,则民顺矣。这便是圣人所说的‘不知礼,无以立’。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她转而看向咄咄逼人的法家学者,继续道,“法家所谓的‘定纷止争,兴功惧暴’,其种种律令条陈地创立,均以宗法礼教为基础,又何来资格对尊古循礼的儒家指手画脚,大加贬斥。人伦乃正始之道,礼教乃王化之基,所有学说皆逃不出这二者困囿,故此,重人伦,尚礼教的儒家乃当之无愧的学术至尊。圣人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才是真正的教化之功,治民之道。”

关素衣见他苍白面色渐渐回缓,这才放下高悬的心,对正欲起身驳斥自己的法家学者说道,“管仲变法兴齐,一代止,齐亡;李悝变法兴魏,一代止,魏亡;吴起变法兴楚,一代止,楚亡;商鞅变法兴秦,最终一统中原建立霸业,又一代止,而后群雄逐鹿,社稷崩塌。诸国变法而兴,暴·政而亡,敢问诸位大家这是何故?法家的恒久之道又在何处?若是连这个问题都无法解答,你们口口声声励精图治、变法强国,岂不是个笑话?”

相关文章

  • 儒与法之辩

    关素衣喝了一口热茶,不紧不慢地道,“圣人循古尚礼,以礼待人,以礼治国。是故,先有礼而后有宗族,再有乡党,及至邦国。...

  • 论语新视界105|君子儒小人儒之辩

    君子与小人之辩、君子儒与小人儒之辩,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 孔子就曾对他的学生子夏说: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

  • 奉天逍遥

    前情:文设定时间是重新登场的奉天逍遥与正道消灭敌人后……江湖事了,儒门请法儒回归本位。 儒法无情,法儒无私……儒门...

  • 2020-07-15

    外法内儒,济之以道。

  • 伤寒论之条辩十八

    十八、条辩内容: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下可与之。 这个条辩是讲,如果医生开错...

  • 儒法论

    千古治道所重者,惟儒与法。乱世重法,治世重儒。凡治安之道,儒重则柔,法重则刚,柔则难立,刚则易折。故治国之道,杂用...

  • 《孟子·尽心下》26:正派“猪”的优越性

    《孟子·尽心下》26:正派“猪”的优越性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

  • 2019年4月21日 己亥三月十七,修《四书·孟子》第356日 

    第356日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 妙,不可言

    儒、法、道,三者因势而择之,为治国之道。 自古以儒为本,以道为生,以法求变。非不得已时,法无定法。 夏商时期虽无记...

  • 读《庄子》,问何为辩?

    读《庄子》,问何为辩? 文/燕赵北羽 庄周者,不辩之辩,天下名辩也。以其“辩无胜论”为引,试玩味之: “即使我与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与法之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vm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