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秦策:秦客卿造谓穰侯曰

秦策:秦客卿造谓穰侯曰

作者: 赣江边的锤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22:49 被阅读0次

    秦策:秦客卿造谓穰侯曰

    在范雎入秦国以前,穰侯魏冉在秦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这个“一人”不是秦昭王,而是他母亲宣太后。同样的,在范雎入秦前,秦昭王在秦国更像是个傀儡,政事多出自母亲宣太后和舅父穰侯。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专门名词叫“后宫外戚干政”。君权不振,很多制度上的东西就会慢慢滑坡,久而久之君主就会被取而代之,后代的“两汉”都是经典且惨痛的例子。

    在穰侯看来,自己在秦国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侄子的王位是自己帮他争取到的,秦国的疆土是自己帮他守住的,要点封地不过分吧?按照秦国的军功制度,只有最高等级的“彻侯”才被允许拥有少量封地,其他情况下大臣是不允许有封建的。可是正如锤子刚刚说的那样,这时秦国的君权不振,昭王等于是个架空的秦王,自商鞅变法以来严格的军功爵制度也就滑坡了。昭王给了穰侯一块飞地做封邑。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这里离当时的秦国很远,离齐国很近。既可以抚慰功臣之心,又不会威胁秦国本土,算是暂时的平衡之策。但是穰侯的胃口不止于此。

    要想当战国策士,翻唇弄舌去说动他人,有一门功课不能不修,那就是察人心——不知道别人心中的欲望,说也白说。穰侯要是没有想扩大封地的表现,客卿造是不太可能向他游说的,也就不会有本篇的原文了。

    客卿造,造是这人的名字,历史没有记录他具体姓什么,大概他是穰侯的门客,抑或是刚刚进入秦国政府的外来知识分子。客卿就是指这种身份,即还没有分派具体职权,仅作为参谋议事的人。客卿造看清了穰侯心底的欲望,但是给了他一个不靠谱的建议。此时是公元前271年,乐毅伐齐和田单复国都已经过去,齐国和燕国国力大损,相继没落。客卿造给穰侯的建议正是鼓动燕国去灭齐国,齐国被灭后,穰侯可以趁机扩大封地。

    燕国不久前发生谋逆事件,成安君公孙操杀了燕惠王,此时一国军政都在公孙操手上,要是公孙操把燕国的矛头指向齐国,并且最终把齐国灭了,那公孙操不仅可以得到大片封地,甚至可以取燕国王室而代之。在客卿造看来,灭齐,最大的受益者不仅是公孙操,而且燕国和齐国有几代世仇,灭齐对燕国来说是正当合理的。

    借刀杀人,不可谓不妙,却不靠谱。五国攻齐(乐毅伐齐)虽然使齐国成了“老弱病残”,但是田单复国,加上内乱,燕国也是“苟延残喘”。此时对公孙操来说,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局势,根本无力攻打,遑论灭了齐国。借刀杀人,也要借把快刀,穰侯等着燕国把齐国灭了再借机扩大自己的封邑,是把天望破了也望不来的。就算燕国对比齐国有实力能拿下,三晋也不可能坐视不理。灭国大战,只有天下一强独大时才有可能,假燕国鼎盛时期于此,也做不到,更别说现在了。

    借刀杀人,固然是好,但是不可不问刀的利钝。

    原文

    秦客卿造谓穰侯曰:“秦封君以陶,藉君天下数年矣。攻齐之事成,陶为万乘,长小国,率以朝,天下必听,五伯之事也;攻齐不成,陶为邻恤,而莫之据也。故攻齐之于陶也,存亡之机也。君欲成之,何不使人谓燕相国曰:‘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舜虽贤,不遇尧也不得为天子;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汤、武之贤,不遭时,不得帝王。令攻齐,此君之大时也已。因天下之力,伐仇国之齐,报惠王之耻,成昭王之功,除万世之害,此燕之长利,而君之大名也。《书》云,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吴不亡越,越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齐亡于燕,吴亡于越,此除疾不尽也。以非此时也成君之功,除君之害,秦卒有他事而从齐,齐、秦合,其仇君必深矣。挟君之仇以诛于燕,后虽悔之,不可得也矣。君悉燕兵而疾僭之,天下之从君也,若报父子之仇。诚能亡齐,封君于河南,为万乘,达除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愿君之专志于攻齐而无他虑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策:秦客卿造谓穰侯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vu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