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将这些学生分为两个组,研究人员对其中一组学生说:请在XX点前到达下一个教室。同时,也通知另一组学生去下一个教室,但没有规定具体的到达时间。
由于实验的设置,两组学生在换教室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向他们寻求帮助的人。
实验结果显示:有时间限制到达下一个教室的那组学生里,没有人向遇到困难的人伸出援手。
这个实验结果讽刺的点在于:这些学生现阶段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牧师,理论上来说,面对有困难的人寻求帮助,应该不假思索地提供帮助才对,但是强烈的目标感,导致他们在「完成任务」和「牧师的天职」之间,选择了前者。
今天的文章,想探讨的主题,和「目标导向」有关,周围有太多声音强调紧盯目标的重要性,导致一些人走极端,满眼只有目标,这会导致我们错过其他一些更重要的事,文章后面会逐一说明,在那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目标导向」。
促使自己一定要竭尽全力完成一件事的行为,被称为目标导向,比如:
零走步完成一场马拉松赛;
凌晨3点完成一份第二天开会要用的方案;
为了完成一个月减重5公斤的目标,连续一周只吃沙拉;
......
表面上看,紧盯目标并想方设法完成是高责任感、强规划性的最好体现,实际上,这样做未必全是好的,它会让我们错过这些更重要的事:
稳定的情绪
过度以目标为导向,会让我们的生活处于过于紧绷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一旦目标没有达成,或者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状况,就特别容易滋生愤怒的情绪。
而不稳定的情绪,会使我们大脑里负责管控情绪的脑部组织--杏仁核过于活跃,从而抑制负责控制理性思考的脑部组织--前额叶皮质的活动,直接导致我们无法理性地思考问题。
长此以往,极有可能让我们与目标渐行渐远,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博士久贺谷亮在《高效休息法》里提到过一种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你:RAIN。
Recognize: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负面情绪;
Accept:接受自己生气、焦虑、失望......的事实;
Investigate:观察自己处在负面情绪时身体的反应;
Non-Identification:不要把情绪和自身混为一谈,与负面情绪保持距离。
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显示:当我们接收到外界刺激的时候,杏仁核会在0.25秒内启动,给出情绪反应,而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质启动需要1秒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当外部刺激出现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比思考先行。所以,如果我们已经处在负面情绪中,可以通过RAIN这个方法,慢慢让思考主宰大脑,从而快速恢复理智。
「当下」给我们的奖励
先问一个问题:爬山的过程中,多数时候你会看向哪儿?我相信一些人的第一反应是:山顶或者正前方。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连爬个山都一直盯着「山顶」这个目标,是不是过于以目标为导向了呢?
多看看四周的风景和脚边的花花草草,或者偷瞄两眼身边的人,都比心心念念山顶来得有意义。
因为目标给我们的奖励只有达成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而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当下」给我们的奖励,却是无条件的,只要你身在那个追逐的过程中,就一定能随时体会到。
所以:
下次爬山时,记得多环顾四周的风景;
下次赶时间上班却被红灯拦停时,记得立刻深呼吸,感受清晨新鲜的空气和清爽的蓝天;
下次约会时,别老想着赶快和Ta走到电影院,在去电影院的路上,记得多偷瞄几眼身边的Ta ;
......
为大脑减压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我们之所以觉得心累,其实是大脑觉得累,而我们感受到的焦虑、压力、恐惧等负面情绪,几乎都不是「当下」给我们的。
对过去的事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充满不安,才是让当下的我们感到心累的根本原因。
目标是未来的事,如果我们过于以目标为导向,只会让大脑感觉更加疲劳。因此,想要为大脑减压,除了让过去的事过去,同时,不能为还没发生的事担忧。
但是,谈何容易?
所以,如果不能全部做的很好,先从试着不那么过于关注目标开始,慢慢学习如何不为还没发生的事担心,然后,再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让过去的事真的过去,最终学会活在当下、感受当下、享受当下。
过于关注目标,容易让我们情绪不稳定、忽略「当下」的美好、增加大脑的疲劳感,它未必是件好事。
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多留意身边的人、事、物,才是更有价值的做法。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