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吴伯凡驳斥 一万小时定律

吴伯凡驳斥 一万小时定律

作者: 爱思考的糖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08:52 被阅读54次

            一万小时定律更多是从投入时间的的长度来解释专家、天才的形成原因,但事实是否如此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吴伯凡驳斥举了几个例子:看了一万小时电视依然无法成为电视的专家,为什么?而很多成为某方面的专家的人,投入的时间也远不到一万小时,这又为何?原来是比起时间的量还有更为重要是一个变量,那就是时间的质。何为时间的质,用一个比喻来说,认知利息的秘密:利息为1%,如果是月息,那么年收益是1.01的12次方,年收益是13%;如果是周息,年收益就是1.01的52次方,68%,而是年息,那就非常惨淡了。这就是认知迭代的效率,直接影响是否能够积累某方面的专业能力。

            破除一万小时定律的迷性,就是要从关注时间的量转变成关注时间的质,无论是挣钱还是认知,都要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循环周期。

             古典老师也批判过一万小时定律,一手知识:西蒙和两位同事在论文中提到了象棋大师需要积累2万个定式,而掌握这些定式一般需要10年时间。二手知识:两外两位作者扩展了这个理论,写了一篇论文《刻意练习在获得专业表现上的作用》,提出刻意练习是专业突出表现的重要原因。三手知识:拉加德《异类》一书中,简化为了1万小时定律,并没有提及刻意练习这个专题概念。之所以1玩小时定律如此盛行,就是因为他易于传播,便于为普通人接受并且开始应用起来。可惜,这个定了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很多把这个定律作为专业指引的人来说,是巨大的时间浪费,甚至是毁灭性的。古典老师告诫:要学会区分信息的来源,越接近知识的源头,知识的质量和指导意义更高,虽然可读性差一点(阅读奖赏差),但是我们读书并不是为了图个爽字,而是为了升级认知,科学决策,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长期而言,更可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这段文字的来源:李笑来关于知识的定义,有助于更好的作出决策,长期而言更可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结果的那些信息),信息有了筛选的条件,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极力践行,知识虽然很有用,却从来不去用,结果也是可想而知,束之高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伯凡驳斥 一万小时定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wm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