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你知道这首闺怨诗的作者是谁吗?
不是李商隐,不是杜牧,更不是花间派的某位诗人,而是诗仙李白!
事实上,诗仙李白除了写下许多飘逸洒脱的诗作,也有很多描写思妇的诗篇,他是写“妇人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春思》便是其中之一。在古典诗歌中,“春” 字通常语意双关: 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爱。此诗标题中的“春” 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
燕地的春草刚刚发芽,细嫩得像丝一样,秦地的桑树已经低垂着浓绿的树枝。诗人以物喻人,当游子因春天来到而萌动思归之心时,在秦地的闺人的相思已如桑枝低垂的春末——快要断肠了。
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念自己,盼望归家,而此时秦桑已低,正是思妇 “人比黄花瘦” 的时候,进一步渲染了思妇的相思之苦。
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对春风的申斥,巧妙地展现她对爱情的坚贞。全诗虽短,内涵却是复合的,既描写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又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