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有关暗恋的故事。
乐生,是一个旁人眼中的“乖乖女”,长得胖胖的穿的也不好看,怯弱害羞,心里老在解读别人的看法,不善表达,却也努力上进,会钻牛角尖,女孩实在是普通,内心还有自卑感在作祟。
上初二时,班上有个男孩眼神自带深邃感,笑起来很阳光,人缘极好,仿佛有种力量吸引着同伴与他相处,他看起来好像不太喜欢学习这件事,但成绩还不错。乐生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他,午后踏进教室那一瞬间眼神就不自觉寻找那个深沉的身影,偶尔看到他安静坐在座位上,立即径直朝前走去,心里却是欢喜,若他抬起头,乐生便迅速正视前方,心里暗骂自己为何要看他,让自己的窘样暴露在他眼前,笨手笨脚地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如果他没在那里,乐生用眼神在每个角落搜索他的存在,脑子里还在不断假想他中午去哪了,是不是没听到闹钟响,睡过了能不能逃过班主任的一劫,座位上的乐生眼睛一直望着门外,一动不动地发呆,直到上课铃响,看到他抱着一摞卷子走进教室,她才心定了。这个场景几乎每天发生,初二的乐生和男孩并没有多说话,也许他也不太注意这个女孩。
初二是中学三年比较轻松的一年,学生没有初一的好玩,也没有初三的压力,可对于乐生,都是一样的日子。
到了初三,学校分班名单张贴在公布栏上,乐生分到了四班,那天还有个好消息,男孩也分到了同一班,同时还有她的好朋友和另一个学霸,班上也没有以前熟悉的同学,为这她足足开心了好几天,想着这一年大家会一起学习一起讨论,该有多美好。
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后,班主任重新委任了班干部,男孩当上了班长,乐生是英语委员,调整了座位,这两男孩坐在她俩的后边,而他就在乐生的斜后方。“中考”这个词被老师滥绝于耳,时间长了,大家都不再想这件事了,按部就班地每天上课自习玩耍吃饭放学回家。由于这种位置优势,他们四人经常在探讨各种问题,谈论自己的想法,乐生很喜欢这种状态,也逐渐变得开朗活泼。对了,她还留了长发,扎高高的,每次后面两人有事,学霸就用笔盖点她的后背,而他用手轻拽乐生的发尾,有时乐生端端正正坐着,他会在后面用手指缠绕着玩头发,乐生装作没察觉来,喜欢他玩弄自己的头发,也从那时乐生下决心要留长长的头发。那时乐生的字很好看,有时要在黑板上抄作业题,视力不好的同学就会往前坐,这时乐生会暗自企盼男孩的旁边会空着座,这样她抄完题下去就可以当他的“同桌”,她总是想有办法能离他近点,早读是跑步是抄题是。
后来气氛越来越紧张,每周的模拟考试都在锻炼学生的心态以及考试的习惯,大家都了解了自己的实力,乐生她们三个应该可以考进一中的奥赛班,而男孩比较爱玩导致排名不太稳定。中考前某天,乐生问男孩“要去一中还是二中”,他说“二中,就他的水平去一中受不到重视,不如去二中,那边压力不大”,乐生回“你自控力不行,在一中你的自觉性会提高,但你聪明成绩还会进步,而且周围都是好学生还可以讨论问题,好好考虑呗”,男孩笑了,说“听你的”,她顿了顿说“真的希望能在一中见到你,我们都可以的”,随后男孩伸出手掌,乐生也伸出了自己的手掌,击掌,分离,相视一笑,男孩做了鬼脸,她一直记得这个情景。
紧张的两天过了,接着是漫长的等待,那个时候只有qq,但乐生没有自己的qq号,所以谁也没有联系。二十多天后乐生提前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没有超常也没有失常,成绩公布那天,乐生并没有去学校,过了几天她去了学校,在被撕了一片的成绩单里四处搜寻男孩的名字,终于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432分,比她低了22分,但也不错,她想着他应该会去一中了吧。
高中第一天,乐生便打听男孩在哪个班,问了很多同学,得到的答案是二中,自此,乐生便眼里没了光,整天仿佛就只有学习和发呆这两件事,对班里的男生再也没有那种悸动的感觉,只是朋友,好朋友,楼道里遇见身影像他的男生会回头看是不是他,瞥见班里某个男生挠头会想起他也是这样的,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回到了初三,男孩还在拽她的头发,那么开心。打听到了他的qq号,乐生鼓起勇气发消息男孩不回,或者云淡风轻说一句,然后隔几个小时再说句“在吗”,乐生真的很难过,心里有无数的问号,却也没法红着脸问。
后来,上了大学,乐生觉得自己太傻了,明明只是一股好感,却能让自己沉迷如此之久,找不到出口,深夜里哭了多少次,也换不来他的真切问候和坦然聊天,也许人家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却怎么都走不出来,浪费了多少时间,高考成绩也并不理想,三年已然过去,乐生很累,她明白什么都回不去,自己变了,男孩也变了,可她要花多久才能真的放下那段回忆。
七年后,乐生有了男朋友,某天和朋友聊起暗恋的故事,她突然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当晚她平静地发消息问男孩“直接一点,你有没有喜欢过我”,男孩也很聪明“我只是把你当做很好的朋友,那种即使不常见也感觉在身边,可以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暗恋”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