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半,遇见。
你枝头的累累硕果,在八月下旬的蓝天艳阳之下,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采撷入口,它们或馥郁甘甜,回味悠长;或清脆可口,汁水充沛;或初时入口略带苦涩,很快就有回甘补偿……
总之,一切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值得拥有,值得记录。
八月半,秋风渐起,还好没有错过你。
以下就是在短短一周内,被某人啃噬吞咽下的11颗小果果们!并以参加复选的短期身份,把它们推荐给理事会。
1号果果:【味略苦有回甘】
我的爪印:
不落窠臼的好文!全文取材新鲜,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章围绕“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演变,从三个方面,梳理了《潜规则》一书的主线:榨取利益的“合法伤害权”、谋求利益的“趋利避害”、维护利益的“潜规则大楼”。其中,又分别截取了“贼开花”、“三邪二馋”、“崇祯死弯”等例子,生动形象地对三个方面进行了有力佐证。不失为脉络情绪,逻辑严密的好文。
另外,从推介的角度,对原作者给予充分且有特色的介绍,让人对其作品信服又期待。
2号果果:【甜脆多汁】
我的爪印:
清新脱俗的好文!截取晒稻谷的某一天的时间,按照上午—中午—下午,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劳动内容,写尽自己
作为小朋友,在晒场翻晒、打滚、撒花、滑滑梯的无穷乐趣,而做过午饭,又迎来观察天气——抢收稻谷的紧张奋斗。
字里行间不见辛劳,满是可爱俏皮的童心童趣,天然不事雕琢的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忍不住和作者一起沉浸在这美好回忆之中。
3号果果:【苦涩】
我的爪印:
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又说色难,久病床前无孝子。
人老了,就变得可怜了……
文章运用了两种对比,增强了感染力,让人心里隐隐作痛。
一是母子相互之间的态度对比:两个儿子,各自儿孙满堂,对老娘却唯恐避之不及,不管是老父去世,还是老娘得病,儿子儿媳的态度都让人齿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老娘对孩子的体谅、卑微因此更让人揪心——自食其力二十年,从不给孩子们增添麻烦;得病了,也为拉裤子感到羞愧,雨天里口渴自己躺在屋檐下接雨水,却仍然惦念儿子的安危。父母这样的卑微和爱,更让人意难平,谴责的意味也更强了。
二是眼前的凄惨晚景和以前抚养儿女个个成才的幸福时光相对比,增强了故事的纵深感,也让人对那些平凡父母们努力奋斗的一生产生共鸣。
4号果果:【酸酸甜甜】
我的爪印:
哈哈,我怎么这么喜欢这篇文章呢,不觉间竟是一路笑着读完。
和谐家庭应该是啥样,也许没有定式,但是彼此乐于说“废话”互相“撩”的家庭,一定是和谐的。
文章初看并不讲究什么章法,却胜在自然流畅,形散神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滑入“和谐家庭废话多”的主题。
然后,就以自家生活为例,以切身感受为佐证,讲清此废话非唠叨的彼废话,而是增加生活小情趣的趣话,此处父女对话让人莞尔。然后着眼于废话没有功利心,废话是情绪表达的润滑剂等方面,进一步展示了废话的功能性作用。
超喜欢这样智慧诙谐的家庭氛围,超喜欢这样轻松自然的表达方式,这是当下众多苦大仇深式家庭都应该学习的范例,这样的原生家庭太有爱了。
5号果果:【馥郁清香】
我的爪印:
本文精准指向压力这一主题,围绕着越优秀越有压力、如何识别察觉压力、如何管理压力进行论述。把大家喜爱的“六边形战士”马龙、跳水皇后高敏、田径新秀苏炳添,都引进来,作为本文值得信服的实例,生动又有警醒意味。
作为观点文,没有空洞的说教,主旨鲜明,说理严谨,层次条理清晰,举例恰当,还有科普小知识点穿插其间,兼顾了内涵内延的多维拓展,很有阅读价值。
6号果果:【酸酸甜甜】
很优秀的生活观察类散文。笔调幽默轻松,以第三者伴随性的观察视角,使全文行文流畅,互动趣味盎然,读之心情愉悦。
两只小鼠固然呆萌可爱,性情变化不定,时皮时乖,动静皆有看点。两父女对小鼠的喜爱痴迷之态更是可爱,无论购买、痴看、饲养、侍弄、驯化,都笑点频出。
而全文最可爱的,还得算作者一颗明砭实爱的心。对小鼠对家人,看似嫌弃无边,实则爱意无限。自诩旁观者的清醒、监督,实则早已“中毒”不浅。爱小鼠,更爱爱小鼠的父女俩。
结尾,发愁不知两只鼠“死哪去”,瞬间击中心底最柔软处,整篇的爱意得以升华到人心人性的温暖高度。
7号果果:【咔咔脆】
我的爪印:
心态一变天地宽!
作者从夫妻间性格对立,关系势如水火入手,让人感受到似是再无转机的绝望。然而,偶然间的一些生活小细节,引发反思,成为解开心结、打破了魔咒的契机,开启了互相体谅关爱,温馨浪漫的恩爱之旅。
文章主题鲜明,反转自然,说理透彻。特别值得点赞的是,遣词造句简练、干脆,拒绝拖泥带水式的模糊表达,直接赋予整篇文章率直爽利的风格,非常接地气。
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也就因此更加入脑入心,易于接受。
8号果果:【馥郁绵长】
我的爪印:
四季轮回,恰如人生的少年、壮年、中年直至成熟闲适的老年。这似有若无的暗示和联想啊,带着淡淡清愁。
好好欣赏啊,身边这四时美景;慢慢走慢慢成长啊,这一生的路那么短又那么长;慢慢熬制啊,一个个平淡无奇的精品课和真味生活。
多庆幸,这诗一样的人生感悟,出自一位奋战三尺讲台的教师之心、之手。杏坛有你,是那些仰视着你的孩子们之幸,是那些郑重把孩子托付于你的家长们之幸,是那些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被辗转磋磨的校长们之幸。
9号果果:【先酸后甜】
我的爪印:
好文学习了。
角度新,成功绕开非暴力沟通理念的热点,反其道而行,直击暴力沟通的四种现实表现,引导大家对已经熟视无睹的生活琐事进行自省自察。
尤其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切实感受、反思与转变做引子,没有艰涩难懂的概念,没有空洞无物的说教,很亲切很真实,倡导的观点也就更易于接受了。
10号果果:【甜甜脆脆】
我的爪印:
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从为文章拟制修改题目入手,从自己走过的弯路上反思,从而引出“限制性信念”这一概念,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后半部乘势而上,对这一概念的心理成因进行多角度剖析。每一点都言之有物,拒绝空洞说教;每一点都有画龙点睛之笔,都有各自精彩之处;每一点都立足生活实际,立足心理共性,引人思考,产生共鸣。
11号果果:【药香】
我的爪印:
“化疗的机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给人体输入一种细胞毒类的药物,简称毒药”
这篇文章真是超赞!打开前,我以为就是一份简单的食谱罗列,没想到从发病原理、到接受治疗,都围绕为什么吃、吃什么、怎么吃,都说的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因为自己是癌症患者家属的特殊身份吧,所以对于《癌症病人怎么吃》这本书,不但关注了,学习了,还把它内化成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宝贵实践手册。
全文语调轻松幽默,心态平和稳定,举例贴合患者生活实际。
为你的大爱和坚守点赞,你的学习推荐,不但满含着对自己家人的关爱,也为好多患者朋友和家属们带来福音。阅读价值翻倍哦!
关于理事会编辑的浅见
1、感悟:我是谁?
这七天,我从最初的忐忑不安,踟蹰着不敢下手,到兴高采烈,乐在其中。
心态上有了一种变化。
放下,才见真谛。
是的,目前来讲,没有定式的标准,没有过多的要求,我们完全从心而行,无问东西。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熟悉的、陌生的,都好;散文、书评、生活札记,都行。只要,能打动我。
我是谁?一个想成为理事会编辑的简书创作者。
我依然是那个孜孜以求的简书人,我用普通读者最普遍的求新、求变、求良好阅读体验的心态,去搜寻。
这是成人达己的过程。每每在情感领域的散文、读书,以及泛心理文章里,遇见那些优秀作者时,在读与悟,品与评的过程中,屡屡感觉到:学到了、感动了,被愉悦、被惊艳。
不用耗费很长时间,遇见优秀文章的频率还是挺高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完成1-2篇的任务。当然也有需要和作者反复沟通的过程,不过,大家看在我一片诚心的面子上,大都愿意修改,轻松“达成共识”后,效果个个比我想要的好。
甚至,因为名额有限,只能把当天发现的好文,作为第二天的备选。
日本服装设计界的巅峰人物——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这不就是我此时的心声吗?
我希望能在与优秀者的碰撞过程中,发现、构建一个越来越优秀的自己。
2、认知:理事会是谁?
在简友心中,理事会,如一面风中呼啦啦飘扬的旗帜!
那就是组织,是每天都在变化的排名,是带来惊喜的超赞大佬,更是不断前行的方向。
同时,他也是一束光,一束点亮梦想、指引前行、守候家园的暖光。
他,不应该因为追求纯粹,而舍弃大部队。
他,不应该自诩优秀,而成为阳春白雪,孤家寡人。
他,应该永远保持目标向上,视线向下,脚步下沉的心态和作风。
坚持以人为本,永远是简书的特殊色彩。
人心就是力量,人心所向最是神奇,能孕育着未来,催生希望。
作为简书发展的引领者,整体生态的维护者,理事会更要着眼于“凝聚人心”,始终把服务简书创作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简友谋福利,为简书谋复兴。
理事会编辑,则是他的执行者,维护者,是他实现目标的践行者。
——推行养成计划,建全成长机制,厚植成长沃土。利用好文推荐、主题征文、鼓励打榜等形式,发现筛选一大批有上升潜力的基础好作者,增强粘性,乐见成长,引导他们成为简书复兴的中流砥柱。
——推行导师计划,建立内部培训机制,增强教学相长的氛围。实行分层分级培训,挖掘、培养简书内部优秀作者竞聘不同级别的简书导师。鼓励督促他们写文、发布音频视频、直播、组建团队等形式,讲成长故事,讲写作心得,实施线上教学,从基础引领、写作提升、主题精进等不同层面,面向不同基础的简友,组织各类非官方培训。
——推行引进计划。引进头部作者入驻简书,形成内部竞争机制,引领创作潮流,形成独有的创作风尚。
3、期待:我喜欢的主题专栏
——培训类,侧重写作方面,简书说明书、写作入门、精进。侧重生活方面,做饭、制衣、烘焙、刺绣、养花养鱼等各种生活技艺,办公软件使用小窍门。侧重艺术方面,绘画、摄影、设计……
——体系类,带娃记、游记、影视推介、读书笔记、宠物日常、经典解读……
——风格类,情感小故事、心理分析、恐怖或搞笑故事、碎碎念日常……
——连载类,小说。
其中,我最喜欢,读书笔记,影视剧杂谈,泛心理学习,情感观点。
可建立优秀文章备选池,尝试编辑双推制,动态考核制,以确保稿源的数量和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