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was like a box a chocolates,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阿甘正传》
阿甘的妈妈对阿甘说:“生活就像一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未来是盲盒,我们不知道上帝会给我们发哪张牌。
孩子也是一个巨大的盲盒。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像自己,或者那么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是不是搞错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375147/b7f8dfdd1546d6f9.png)
妹妹的书上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汉瑞学习非常吃力,他在家和妈妈一起认真学习了单词,但等到老师默写单词时,那些本已经记牢了的单词却不翼而飞。他的成绩很差,需要学校另外派老师帮助他。他长大以后才知道,其实他天生有学习障碍。但即便学习很吃力,他仍然上完了高中,甚至考进了耶鲁大学,取得了戏剧专业的学士学位。后来,他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演员。
他曾经在学校遇到的学习上的挫折,激励他成为了一个作者,他和搭档一起写书,写给孩子们的书,分享他自己的故事。
在这里,我很想做一个假想:
如果汉瑞2号一不小心在你家里降临,他把was看成saw,把bird看成brid,学习不行却常常胡搅蛮缠一副很幽默的样子。
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焦虑万分、拼命鸡娃,那么这个汉瑞2号,还能不能沿着本来可以的汉瑞1号的路线去发展?
那么,汉瑞的妈妈是怎么做的,汉瑞的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或许在书中会有比较明确的答案。但即便不看书,我想这些家长和教育者,在对待汉瑞时,一定是非常有耐心和具有引导性的;而不是焦虑不安和气急败坏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他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破土、什么时候抽条、什么时候分叉,我们都无从得知,唯有耐心陪伴和默默等待。可能他长到30岁还吊儿郎当、懒懒散散和无所事事,等到40岁才成为幽默大师或者有名的画家。
我也有一个让我们操心的孩子,他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爱打游戏爱看视频,他不断地考验我们的耐性。我得时常告诫自己:要淡定。
这个孩子是谁下的订单?这个孩子是谁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是我!
所以,不要那么着急地拿着剪刀,决定要把ta修剪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妨耐心一点,让ta按着自己的节奏慢慢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