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一个很害怕别人不喜欢我的人。
因为只要不被喜欢,我就会觉得是自己身上出了问题,是我不够好,所以被讨厌了。
当时的我,无论怎么努力摆脱,害怕总是如影随形。就好像你在航行的时候,明明知道前面有礁石,可是舵不在你手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船撞过去,粉身碎骨,沉入海底。
也正因如此,我总是尽力在讨好每个人,希望大家不要不喜欢我。也看了很多书,书上都会教你,不要做老好人,要懂得拒绝;告诉你,只要自信了就不会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哎,这种书治根不治本。
其实这里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
别人为什么不喜欢你?
别人不喜欢你,是不是证明了你不够好?
让我们一起来找钥匙吧。
一、什么是喜欢?别人为什么不喜欢你?
百度:喜欢是一种由内向外的,非迫切需要的,在维持自身生存之外的得到与占有。
所以,喜欢不过是,得到和占有某种想要的东西。那么不喜欢呢?
说真的,为了解决这个难打开的锁,我是从马克思原理里找到了钥匙。
原话:价值评判的对象不是客体本身,而是客体对主体的关系,而关系是主体以有目的的需要和客体所具备的属性在实践活动中相遇并创造的。
说人话,简而言之,一个人喜欢或或不喜欢你,很可能和你本身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你是否满足了他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又取决于他的价值观,认为什么东西比较重要。
每个人内心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爱家庭胜过自己,有些人喜欢钱多过爱情。所以,大家各自的需求也千姿百态。
所以,一个人不喜欢我,很可能是他的问题。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备胎总是很难成为正室了。尽管你对她千般好,但是,你没有给到她想要的东西,例如风趣,例如安全感,又或者仅仅是一身好皮囊,那么除非她改变自己的需求,否则,你只能陪她等她的白马王子。
二、满足不了别人的需求,是不是就证明了我不够好?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你觉得好是什么样子的?是别人觉得你好,还是你觉得自己好?
我们有一套评价好坏的标准,这是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例如善良比邪恶好,节俭比浪费好,宽容比斤斤计较好……
除此之外,我想我们心中也有一把称,衡量孰好孰坏。这里就是更具体的部分,可以是认为遵守交通规则的自己好,可以是觉得乱发脾气的自己不好。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大家有没有发现,你认为的好与不好,都和不喜欢你的人,关系不大。
因为你好不好是他的标准来评价的。而大部分人对好坏的评价,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打个比方,你喜欢吃榴莲吗?如果不喜欢,那么你会觉得榴莲不好吃,但是对于喜欢榴莲的人来说,他会觉得榴莲很好吃。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以前一直在困扰着我的问题,害怕别人是否喜欢自己,不过是想错了。
一个人是否喜欢你,取决于你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的需求。我知道这样子说,很多人会觉得不开心,爱不是无私的吗?
这个问题,有机会我们再来讨论,无私这个概念也值得我们细细去想。
我们喜欢别人喜欢自己,但是,你要做个现实的人。就是你无法让所有的人喜欢你,换句话说,你要所有人都喜欢你,你得做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这件事,就算是人民币都做不到(有些人视金钱如粪土),更何况你!
所以,我们只需要让自己喜欢的人,喜欢自己就行了。其他人,不用理会,因为喜不喜欢你,不是你的问题,是他们的。
与其纠结如何让别人为什么不喜欢自己,不如多花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好,我想大家都会比较喜欢优点更多的人,而优点是可以靠积累习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