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名气很大,在我对他不熟悉的认知里。在我去看他的书时,已然陷入一个盲从的误区。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思维认知错误。与他,或者其余人无关。
一个活着的人,能活多久?
一个死了的人,其思想又能蕴含多少东西?
在那些赞美的声音中,又有几人不是为了自己?自己的恐惧,空虚。在这世上留下些只言片语。成全自己。
叔本华在表述人们的幸福和悲痛时,是荒诞的。起初,我以为是理性。也确实,理性一直存在。但是理性的人就不能拥有荒诞的意味么?在他的表述里,一切似乎很自然,维度透彻,逻辑清晰。但是,在这完美的面具下面,是什么呢?
叔本华在讨论社交时,对社交,是厌烦的。聚会,沙龙,即是现实的接触,存有太多的心思,和世俗视角。看到这里,我就在想,若是那个年代也有互联网?有社交软件?人们对这种与现实无碍的聚会又会怎样呢?
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身边发生了一件让我情绪触动的事情。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感情,是在理智之上的。悲痛和喜悦,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平淡无奇是人这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叔本华呢?在接受这个世界的馈赠后,去思考。不谈超脱。
我的生活本也是有些貌似神离,认认真真的生活,也就没那么多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