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课堂反馈的时候,写日期还老是写2017年,对2018年的到来显得有些迟钝。时间在继续前行,而自己还停留在原地。对于新的一年,有些彷徨,有些慌张,一切都还未准备好,就已经在路上。
之前的每一次跨年,基本上是与娱乐节目相伴随,遇到逻辑思维后,每年的跨年成了听罗胖的演讲-【时间的朋友】。罗胖当时说了句:你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用细思极恐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在学习阶段的时候,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只要不要太差就行。作为老师每次问学生考的怎么样,大多数的学生的回答是差不多吧,还可以;到了找工作的时候,选行业的时候,我们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职业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差不多就好;终于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领着差不多的薪水的时候,因为自己差不多的工作态度被老板给炒了;谈恋爱的时候,我们不忍将就,随着时光的磨砺,我们妥协了,所以找了个不怎么样的对象,谈了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最终分手…….这也是胡适先生【差不多先生】的概述。
等回过头来,看到自己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差的生活水平时,才幡然悔悟:过去差不多的经历的总和构成了现在的自己,同时现在自己的经历也在塑造着未来的自己。时间有回报,也有报复。每一次的偷懒,都会以数倍的打击还给你;每一次的努力,也会以丰厚的回报给你。
回顾自己的2017,在自己夜以继日的努力的时候,时间带给了我惊喜;在自己肆意挥霍时间的时候,它也给了我相应的惩罚。
对于习惯的养成,能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持续读书;没有做到,持续反思,持续输出,没有深刻领悟读书与学习的前提是为了改变。
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够做到冷静分析事情的原委,尽量避免感情用事;没能做到的是,有些时候,还是会被情绪主导。
对于与人沟通上,自己一直是一个直来直往的人,殊不知,与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能把话说得太过直白。要理解沟通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联系,为了很好的解决问题,而不是逞一时之快。
在看【百家讲坛】的时候,有一期节目是易中天品三国,其中第一集说的就是曹操。在易中天教授的熏陶下,才发现曹操是一个审时度、积极进取的人。曹操本来是想做一个能臣,没成想在做能臣的道路上,奸臣当道,对于自己的抱负无从施展。这个时候,曹操意识到国家终要衰亡,而自己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与权贵抗衡,不足以来报国。因此曹操从朝中辞官,闭关一年,在家苦学兵书和史书。
曹操身在乱世尚且如此,我们当然应该不断充电,在新的一年里与时间为友,创造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