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沉思录·1》
不同的事物使不同的人得到快乐。用欢迎的眼光去看待世事并欣然接受一切,且根据事物的价值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为自己守住眼前。因为执著追求死后名声的人没有想到,在他们死后的人与那些他们现在无法认同的人完全一样;两者都是凡人。那么,在你死后的那些人发出这样或那样的声音,有这样或那样的评价,对你而言又有何意义呢?
发生于人身上之事,必然属于只有在人身上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发生在一头牛身上之事,必然也是属于符合牛之本性的事情;发生在一棵葡萄树身上之事,也不可能背离了符合葡萄树本性的事情;同样的,发生于一块石头身上之事,亦全然符合一块石头的本性。如果在每一事物身上所发生之事都是平常和自然的,为何你还要怨天尤人呢?因为,宇宙本性不会给你带来不属于你天性的事情。
如果你因外部事物而感到痛苦,那么实际上真正让你不安的并非此物,而是你自己对这一事物的价值判断。而在此刻,你完全有能力去摈弃这种判断。
切记:你的支配能力是战无不胜的。如果不做任何非它自主选择之事的话,那么就算它纯粹是因为固执而进行本能的抵抗,它也能做到镇定自若,而且无愧于自己。如果它是在理性逻辑和深思熟虑的帮助下形成了一种对事物的价值评判与看法时,又能如何呢?因此,脱离了情感控制的灵魂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即使在未来也是不可能被攻破的避难所。如果一个人连这个都不了解,那么他肯定是一个愚昧无知之徒;但是,如果了解这一点的人还不马上奔向这一要塞,那么他是不幸的。
你亲眼看到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再妄加揣测了。如果有人跟你通风报信说某人在说你的坏话,那你就听之任之好了,因为你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损害,而且也没人报告这种伤害……坚持你自己亲眼所见的第一印象,不要在自己的内心增加负担,这样你就不会发生什么。除非你知道世界上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否则不要自添烦恼。
这根黄瓜是苦的——那就扔掉吧。走道上有荆棘——不妨绕道而行。这就足够了。切莫再生事端,也不要继续追问这世界上为何有此等事物?如果你这么做了,是会被了解自然的人嘲笑的。
行动切忌懒散;言谈不要毫无章法;思想不要不着边际;灵魂不要陷于内争外斗;生活也不要太过忙碌以致没有闲暇……时刻把自己与内心满足、朴素以及谦虚温和结合起来并塑造成自由之身即可。
不知世界本貌之人,自然也无从知晓自己究竟在哪里。而不知世界为何存在之人,亦不会明了自己的真正身份,也无从获悉世界的本貌究竟为何物。无法做到以上所述之要求的人,甚至连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都说不出来。
你愿意让那种在每小时都责备自己三次的人来对你奉上赞美之词吗?你会从憎恨自己的人那里获得喜悦之情吗?连自己所做一切之事都后悔莫及的人有可能让自己满意吗?
人们存在是为了彼此。
箭有箭的运动轨迹,心灵有心灵的运动方式。但在实际上,当心灵在谨慎思考抑或努力探究的时候,它同样也以一条如射箭般笔直的线路朝着目标进发。
深入了解每个人的理性,同时也让别人来深入了解你的理性。
出处:P79——8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