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校举行感恩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可能是上级统一安排的活动吧,挺好的。
最近网络上看到了挺多的有关学生的事件,骇人听闻。能在学习之余做一场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有好处。生活里,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从书本里得到的。
此刻,我正在听那位老师讲故事,他讲得很动情,故事内容很现实。老师讲得很动容,他自己被感动,也应该的。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份情。
我想,感恩的因与果是什么呢?
生活中,有很多家庭过得很艰难,家长的工作不易,不能带给孩子更多的物质生活,大人愁苦,孩子也难受。
早上在路上,看见一个女人,满面愁容的样子,眉头紧皱,走路也是拖拉缓慢。我看她双眼无光,猜想,她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或许也是长期的愁苦,已经刻在了她的脸上,她已经有了长久的苦,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相由心生,真的没错。
如果孩子们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会不会懂得父母的难呢?不懂的话,也就不懂感恩了。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消息,说是哪些孩子嫌弃家庭,太贫穷的生活,让孩子在现实面前抬不起头。就像那四个相约赴死之人,他们的感恩心重不重?恐怕很轻,否则不会这么做。
感恩要有氛围。像今天的活动,学生们齐聚在一起,听着动人的故事,家长又陪在身边,他们的心里一定会产生感恩之情。
可是,能把感恩之心融于日常,放在每一天的行动之中,是个难事。
做父母的首先要有颗感恩之心,用行动去教育孩子。父母孝顺长辈,行为温顺,言语温和,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有样学校。要是父母没有这种意识,孩子怎么能建立起这样的感恩心呢,他认为是应该的。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结了婚生了娃,带着娃带着老婆吃妈家,吃完再拿上,隔些时候花的没钱了,还得伸手向父母要。父母也是不亦乐乎,嘴里说着,就这一个孩子,挣了钱不给他花,莫非等死了再给?这也是道理,但孩子懂得感恩吗?我们往往见到的是,父母舍不得吃穿,孩子纵情地消费。父母用辛苦换取了孩子的欢乐,这种关系会不会产生感恩呢?估计很难。
所以,感恩教育要落实到家庭中,改变家庭观念,从日常生活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