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谈天说地散文特辑
唐潮|唐朝人的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哪些地名?

唐潮|唐朝人的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哪些地名?

作者: 蓝胖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7-19 11:39 被阅读0次

要研究过大唐边塞诗的读者会奇怪,为什么大唐的边塞诗中反反复复就那几个地名,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比如,楼兰,大约出现了近30次。

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郑傕《塞外》:“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

李白《蓟北门行》:“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斤》:“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张仲素《塞下曲五首》:“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孟郊《猛将吟》:“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楼兰得罪了大唐了,这些诗人越来越狠,到了孟郊,就要“脍楼兰肉”,吃楼兰肉。

《汉书》记载:汉武帝欲通大宛,而楼兰、姑师挡其道,攻劫汉使,又数为匈奴耳目。后楼兰降服,贡方物,遣子质于汉,又质于匈奴。其后复叛,多斩杀汉使。

楼兰是西域路上的一个古国,在唐朝前已消失殆尽,丝毫不存。但是唐诗人用“楼兰”是因为中原对少数民族的典故,而非实际的地名。楼兰称谓唐代诗人心中的西域的少数民族,这个地名用顺了,就不换了。

大致是这意思。

还有一个名字:“龙城”,也被经常使用在边塞诗中,是一个常用的边塞地名。

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阅,铁骑绕龙城。”

王建《横吹曲辞·陇头水》:“……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陇头闻水声。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海绕龙城……”

王昌龄《横吹曲辞·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卢照邻《战城南》:“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实则,恭城是唐代诗人诗歌中的边塞符号,泛指西北与北方的边塞。

经常出现在唐边塞诗中的地名还有“马邑”、“燕然”、“金微”、“金河”、“玉塞”、“玉门关”等,有的确有此地,有的早已消失,大多作为一个边塞符号存在,为了诗歌对账等原因而使用。

所以,今人读边塞诗,别真的一个一个对着去找地点,经上分析,估计你也找不到具体在那里,这是大概率事件。

-摘选自《唐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潮|唐朝人的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哪些地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go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