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幽人自来去

作者: 墨砚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2-21 20:14 被阅读0次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享年仅51岁,在唐代诗人中算是早逝,令人惋惜。

他一生品性高洁,修心养性,不事权贵,远离官场,尽情遨游山水间,专注于诗歌创作,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鹿门,乃位于湖北襄樊的一座深山,孟浩然辞官后长居于此。

诗中场景如电影镜头般徐徐切换,从渡头到山头,从闹市到幽林,从暮色到月色,从外在到心灵。

诗人用自然流畅的笔调,以景抒情,借物言志,通过四处鲜明的对照描写,生动表达了他安于隐士生活超然物外的心态:

空谷悠远的山寺鸣钟,争渡喧哗的鱼梁渡头;群居江村的芸芸众人,独处鹿门山的孤单诗人;飘渺空灵的月下山林,远离尘世的庞公居所;孤单寂寥的石门松径,自由自在的高洁隐士。

于一动一静间,诗人的情感如山涧流水般,汩汩而出,盈盈于耳,穿林越壑,洗净凡尘。

一位专家点评很经典,“这首诗笔法顺畅,语调平和,语言质朴,结构自然,笔墨省净,点染疏豁,情感真挚。”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除了山、水,还常见松、林、月、鸟、归人等描述,用以体现一种空灵闲适的意境。

他的两首五言古诗,就与这首诗或多或少有相似的意境描写。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宿业师山房候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已尽,烟鸟初栖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此场景是不是与这首诗的二三句很相似?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已尽,烟鸟初栖定”,松、月、夜、归客、烟,是不是很眼熟?

纵观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虽不如杜甫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波澜壮观,却也因自然流畅,不事雕琢,情感真挚,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隐者,在这个喧嚣的尘世,超凡脱俗,自顾自美丽,犹如张九龄笔下的桂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有生意,自尔为佳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文如其人,这就是诗人孟浩然,一位追求心灵安宁崇尚返璞归真的幽人。

相关文章

  • 唯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春晓》也许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诗歌,与李白的《静夜思》有着同样深广的内涵,言近而意远,耐人寻味。诗人清晨醒来...

  • 岩扉松径长寂寥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

  • 2018-11-28

    天涯路远,来去匆匆。 潮起潮落,唯有体观。 天涯路远,来去匆匆。 潮起潮落,唯有自己。

  • 四月二十五有感

    问道英雄路茫茫,白马秋风翻细浪。 门庭冷落空寂寥,唯有幽人顾自怜

  • 五绝.野居 和眠石先生

    落叶荒三径,松云意自闲。幽人独来去,无梦起商山。甚爱陶渊明《归田园居》中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

  • 幽人

    在人群中 她轻轻地笑 静静地听 很少出声 在人群中 她如在春山 看风看云 听泉水叮咚 遗世独立 出水出尘 谁见幽人...

  •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9/100天诗歌意象打卡#1106 柴门、岩扉、松径柴门、岩扉、松径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这类远离人寰...

  • 不归客

    云低湖水重 风轻舟自横 幽人无知己 倦卧锁长空

  • 世间之事,唯有自悟,唯有自渡

    在这世间,无论修行人,还是凡尘俗子,有些事必须亲自去做,有些路必须亲自去走,谁也不能替代,但外力可以辅助,比如,成...

  • 宋词欣赏 点绛唇 • 咏春

    点绛唇 • 咏春 ——张 抡 花满名园,万红千紫交相映,画阑幽径,行乐迷芳景①。 唯有幽人②,不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有幽人自来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hw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