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4章《抑郁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64962/e5520ae136a309b9.jpg)
“你有过自杀的念头吗?”
“是的,我有过。” 蛤蟆先生平静地答道。“大约三个月前,一切显得那么黯淡,我找不到出路,我想过自己可能会做傻事。”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不像河鼠、鼹鼠他们,特别是獾,他们都受人尊敬,而我却像个笑话。虽然他们说我心肠是好的,也会逗人乐,还说我大方到离谱。‘好心的蛤蟆老朋友’,他们这么称呼我。没错,可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啥事儿呢?”说到这儿,蛤蟆突然哭了起来,一起一伏地颤抖着。
蛤蟆先生抑郁的原因在于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价值。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周围人对他的态度。
朋友对他的低评价。
当他讲完自己的历险记之后,河鼠的回应是:你没看见你都变成个十足的混蛋了吗?这话刺痛了蛤蟆,感觉自己被狠狠训了一顿。每次回忆起这些伤心事,蛤蟆泪如泉涌。
当发生蛤蟆庄园被野树林的黄鼠狼占领时间后,河鼠的回应是:骂蛤蟆讨人嫌,还说完全想不通他是怎么留住朋友的。蛤蟆当时尽力安抚河鼠,苦苦哀求,自我检讨,并且保证今后会谦虚恭顺。但是蛤蟆先生后来回想起来,自觉太难堪了。
当獾在转述蛤蟆父亲关于庄园秘密通道的话题时,也对蛤蟆先生作出负向评价:蛤蟆先生的父亲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有价值的绅士,比他儿子有用得多。说这话的时候獾还盯着蛤蟆先生看,让他感觉非常难受。想起这些蛤蟆再次哽咽了,咽了下口水,吸着鼻子,十分艰难地把心里快翻腾起来的情绪压了下去,直到又能继续说话。
亲人对他的低评价。
蛤蟆先生最大的难堪,来自于他最亲密的亲人——父亲。蛤蟆庄园的秘密通道,父亲告诉了獾,却一点儿都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更进一步的羞辱,是父亲让獾不要告诉蛤蟆先生,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儿子生性轻浮善变!
这样的评价由亲人说出来,并且是由很高社会地位的权威绅士说出来,“生性轻浮善变”这六个字怕是会终身钉在蛤蟆先生的脊背上。这无疑是一种大型社会性死亡现场。而蛤蟆能怎么回应呢?反驳怒骂?撒泼打滚?那时刻在场的人们都看着他,蛤蟆先生只好摆出一脸无畏的样子,胡说了一堆话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但他的内心其实觉得自己被狠狠羞辱了。
活得没有价值,就是他抑郁的原因。
那么要活得有价值,如何来评判呢?简单地说,主要在两方面来看:要有自我价值,也要有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是个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可;是个人获得幸福和满足的关键。它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天赋和努力程度,还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因素。
而社会价值则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这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包括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所属的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因素,它可以体现在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所提供的服务、对他人的帮助等等各个方面。
自我价值的提升需要人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而这些对社会的贡献也会反过来提升其自我价值。当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时,他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也将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反之,没有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就没有存在感,没有幸福感,没有找到活着的价值,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有人曾经总结过幸福的标准:要享受生活,要求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要有和谐的家庭关系,要有定的经济收入,拥有有趣的生活方式,拥有自己的时间,拥有适合的居住环境,拥有有效的思维习惯,拥有未来的理想规划,在实践中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不断地向目标前进。这样的生活既刺激又有激情;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实现了社会价值。
对照以上的幸福标准,蛤蟆先生如果给自己打个分的话,幸福指数一定极低。因为他极其容易自我否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而且他不像河鼠、鼹鼠、獾他们一样受人尊敬,他的生活方式被朋友诟病,他的财产收入受侵占,他的能力被全面否定(虽然他确实做事三心二意)。接二连三的挫折把那个活泼夸张、耿直豪爽的蛤蟆先生打击得失去了自信,从社会评价低转而发展到自我评价低,最后深受焦虑抑郁困扰,不敢见人。
但是,之所以他人的评价对蛤蟆先生起到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其当时存在的模式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极易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如果蛤蟆先生不断自我成长,到了“成人自我状态”了,就不会再轻易受到他人的语言暗示和影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