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爱学生》读书笔记
1.陶行知先生说:“师爱是有别于父母对子女本能之爱,也不同于朋友之间的友爱,这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精神现象,是由教师的理智、美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操。”
2.师爱是使儿童成为他自己的力量。
3.列宁说:“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4.桂贤娣老师每周都会重复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了你的爱吗?这看似重复的询问其实是不断地提醒自己——科学地爱学生,智慧地爱学生,给学生内心真正需要的爱。
5.长期的工作实践,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每个孩子对爱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陪伴和爱是老师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但也需要创意和方法。多年的经验使我总结出一套“因生给爱法”,这就是“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宽容;屡错生爱在启迪;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普通生爱在指引;个性生爱在尊重;自卑生爱在补偿;单亲生爱在守护;流动生爱在平等;贫困生爱在无痕;超常生爱在点拨;顽劣生爱在扬长。
6.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的开篇说道:“当一个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是应该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7.爱学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8.老师们,我们要提升自己爱的能力和品质,做到“一生一策”、“一时一策”、“一事一策”,让平凡的教育工作变得有声有色,充满灵动和生机。从会爱到慧爱,最后惠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让他们也将这种爱的能力传递下去,你就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
9.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是最直接的,教师的情感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高尚的人格最能影响学生的人格,所以,我更相信,爱可以互相感染,爱可以薪火相传,这就是以情育情的真谛。
10.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应当创造条件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达到家校合作的最佳效果。但是再便捷的通讯方式也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身体的姿态、眼神的交汇、语言的温度,这样的家访更容易拉近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11.很多时候,老师往往扮演者高高在上的角色,对犯错的学生横加指责,只关注问题,不考虑情绪。而在教育工作中,情绪往往优于问题。
12.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爱往往基于自身的经验,凭借直觉来关怀学生,并没有注重个体差异,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对他们的关爱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爱的科学,爱得得体,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13.对于孩子的教育,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会在处理问题时积极地思考,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允许同学们有不愿意帮忙的心理和行为。如果一味地埋怨、责怪、惩戒,只会让孩子不愿意说出实情,拉大教师和孩子、父母的心理距离,这样的教育会适得其反。老师应该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家长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方式,不要命令式地强迫别人,否则,不但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
14.泰戈尔说:“如果你把错误关在门外,真理也会被关在门外。”
15.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像果园的园丁精心地照看嫁接到野生植物上的果树,爱护它的每一枝,每一叶那样,爱护和保持孩子们身上的一切好品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去揭穿儿童的不好的、错误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所有缺点公之于众,而应该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让集体看到的首先是每个儿童的优点,这才是育人的艺术所在。”
16.阿德勒认为,所谓的“坏”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症状不过是他们在追求优越感时偏离了规范行为,教育的问题其实就是矫正人的心理缺陷。
[if !supportLists]17.[endif]屡错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常常犯错的学生,有的是总重复犯同一个错,有的则是犯各种不同的错,但他们都有同样的特质——屡教不改。遇到这样的学生,教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往往付诸东流,而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些“屡错生”不断犯错的行为也易固化成为他们的某种个性特征,不但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还影响到班级的班风班貌,有的甚至逐渐成为班级的“问题生”。
所以对待这样的孩子,首先,教师应对其常见的错误进行界定,分门别类进行排序: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同一类的错误也要分轻重缓急,有的孩子问题较多,那么教师在帮助孩子时就要抓重点,以点带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就拿行为习惯来说,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其次,对待屡错生,教师切勿对孩子的错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第三,对待屡错生,教师一定要有很浓很浓的耐心。第四,对待屡错生,教师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孩子一定会改正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相信孩子。”
[if !supportLists]18.[endif]对待屡错生,确实需要教师的智慧,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表征相同,都是屡屡犯错,但实际上,其背后的问题却是千差万别,所以老师一定要刨根问底,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对待不同的孩子来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if !supportLists]19.[endif]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李镇西也提出了要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是的,教师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即使是一无是处、屡教不改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道德的萌芽,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善良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也能变好”的信心。
20.郭思乐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人的潜能无限,在于人是一个可以自我激励的系统。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现,你又受到激励,你就会走向更大的成功。而这种激励更多的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己。”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学生的自我教育。
21.桂贤娣老师的家访策略:学生进步,教师家访,学生再进步,教师再家访。这样的激励性家访策略让一个个学困生在学习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也让她得到了家长的尊重。
22.正如莫兰所说,“认识永远是一种探险”,学习本身不应该是写在书本上的一个个静态的字符,而是在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我想强调的是,老师不应该仅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所在,更要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机制——激励的家访策略,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关爱,自信心的培养,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更能挖掘孩子的潜能,消除他们心里的阴影,去掉扣在他们头上的学困生的帽子,当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时,“他们才真正有可能在自己身上装一台属于自己的发动机”(李希贵语)
23.李希贵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中,说道:“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他们说的话来自他们的内心,他们做起事来不分人前人后,他们的思想随处可以真实的表达。”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是一种情感的双向互动过程,当孩子们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该倍加珍惜。
24.教师要有伯乐的智慧:一个好老师,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点燃、唤醒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5.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敬的教育者们,请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式都没有作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26.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李镇西)
27.李希贵用树来比喻学生,“那棵树与这棵树并不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则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经营森林的大自然无法关照千姿百态的树种,于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有了黄山险峰的松涛和长白山白桦林的色调。”他说道:“校园不比森林,我们没有权利通过竞争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我们的职业操守不允许我们只会欣赏松涛、呵护白桦。于是,如何造就一种新的学校生态,让百花争艳、百舸争流,让乌龟和兔子各显风流,发现每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就成为校园里的重大挑战。”所谓“不见树木,只见森林”,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发现那棵树,尊重那棵树。
28.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分数和人格发展是两回事,无论成绩优劣的学生,他们都需要一个看清自己的“镜子”,一个疏解情绪的“管道”,一个实现自我的途径,这才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if !supportLists]29.[endif]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方能循其步。”
30.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都是他成长的底色。
31.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把一个老师比作一位琴师,那么一个班级就是一篇乐章,学生就是乐章中的一个个音符。琴师对乐章上的每一个音符必须一视同仁,不因高音而偏爱,也不因低音而嫌弃。单亲生就如同乐章中的低音符,如何使他们同样发出和谐优美的音调,是一项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付出无私的关爱与辛苦,更要去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与方法“会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
爱不是盲目的给予,要懂得解读心灵,只有读懂心灵的爱,才会让花儿绽放。
32.罗杰斯说:“一个土豆在灰暗的菜窖中,只要具备了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就会本能地追逐着菜窖中的一线阳光,拼命地朝着阳光成长,贪婪的吸收着光的能量,产生光合作用。”在我看来,内向身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总是羞于展现自我,但只要条件适宜,他们同样会怒放,老师就要像那一缕阳光,给孩子酿一滴甜甜的蜜,就是给这些内向的孩子提供一个机会,创造能够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的环境,他们就能够展现出属于自己的魅力和精彩。
33.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这样说道:“教育的成就取决于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的调整,因为我们是在与人的思想打交道,而不是没有生命的物质打交道。”因而对于超常生或聪慧生,不能因为“一好”而“遮百丑”,忽视其思想人格上的偏差与缺陷,应该意识到:“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绝不亚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教师的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对其思想品德的引导上。
34.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当孩子遭遇问题时,教师需要利用谈话,找准问题的关键,将问题一一化解。教师的语言太过重复啰嗦,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语言太过教条,学生则易产生逆反心理,你让他做,他偏不做,你让他不做,他偏要做。所以不同的语言策略是谈话的关键。在与孩子交谈时,教师一定要放下自己的身姿,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鼓励孩子表达内心里最真实的声音,如果学生避而不谈,沉默是金,那么是否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谈起,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迂回引导,逐步聚焦问题呢;当孩子的情绪对立时,适当的幽默可以化解紧张的氛围,放松心理防备。有的老师过于强调自己作为教师的威严,一张嘴就是对孩子的批评和苛责,这样的谈话往往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不利于解决问题。
35.纵观很多老师处理顽劣生的方法,或批评或检讨或罚站等,这些都是在重复强调他们的错误,只会让他们更加叛逆更加严厉对待顽劣生,与其揭其短,不如扬其长,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建立变好的信心。
36.没有人愿意做另类,所以也没有真正的顽劣生,他们只是通过怪异的行为举止,来得到别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对待顽劣生,可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总是抓他们的短处来说事,只会让他们越来越顽劣;要多用点心,发现其优点,以“长”克“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逐渐走上“阳光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