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8-11职业倦怠:我今天不想上班

2021-08-11职业倦怠:我今天不想上班

作者: 六安姐 | 来源:发表于2021-08-11 14:42 被阅读0次

    职业倦怠:我今天不想上班

    1. 职业倦怠:指人面对过度工作时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

    2. 职业倦怠表现: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

    每当假期要过一半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上班的压力:

    说到上班就头大,好不容易到公司,看谁谁不顺眼;

    任务堆过了额头,明知道必须要做,但实在不想碰;

    觉得自己在职业里一无是处,谁都比我强,但是还得干啊……

    你可能有点儿“职业倦怠”,不过不要紧张,倦怠是21世纪的职场感冒。它就像大姨妈似的,而且还不分男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

    今天,我就教你如何破解这种职场大姨妈式的状态。

    什么是职业倦怠?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罗伊登贝格尔(Herbert J. 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 ”( Burnout )的概念,

    用来 指人面对过度工作时产生的身体情绪的极度疲劳。

    弗罗伊登贝格尔青年时也是一个热血满满的医生,以拯救全人类为己任那种——谁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这么疲倦,看着病人的痛苦漠不关心。一开始憋着谁都不敢说,慢慢他发现除了自己,周围很多医生都是这样。后来他发现不仅自己的行业,尤其是服务型的行业都会这样,比如教师、警察、护士——他们也会有一天,面对曾经热爱不已的工作,变得麻木不仁。

    这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情感、精神与体能上的入不敷出感。你有能力做事,却没动力去做。

    著名的《马氏工作倦怠量表》,从三个维度表达了这种倦怠:

    “心好累”。专业术语叫“情绪衰竭 ( Emotionalexhaustion ) ”,感觉自己情绪和资源都被消耗完了,既不想干,也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对什么都没热情;尤其对于要重新上班感到恐惧。

     “不想干”。专业术语叫“去人格化 ( Depersonlization ) ”,对组织和同事都很不满,对客户关系冷淡,不把自己当人,也不把别人当人。这种情况下经常有冲突是必然的。

     “我不行”。专业术语叫“低个人成就感 (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 ”,对自己的工作评价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怀疑自己的价值。经常说的是“我不行,我没用”。

    所以连起来说就是:心好累啊,不想干了,我不行,但是还得干……

    为什么会有职业倦怠?

    从倦怠的英语名解释更清晰——倦怠其实就是“Burn Out”燃烧殆尽。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蜡烛效应”。假设有两根蜡烛,一高一矮,同时点燃后,直立放在桌面上;再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盖住。你觉得谁先灭?

    答案是:高的蜡烛先熄灭。因为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热气体上升,占据了杯子的上半部空间;而高的蜡烛的火苗会先被二氧化碳笼罩,因此更快熄灭。

    这是一个很清晰的隐喻:蜡烛高度代表能力;火苗是工作状态;空气是动力;二氧化碳则是压力。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容易倦怠?因为高的蜡烛需要大空间,它们烧得最起劲,而最快感受到二氧化碳,当矮的蜡烛觉得空气十足的时候,高的蜡烛已经觉得窒息,最后停止燃烧了。

    那该怎么办呢?可以尝试从这么几个角度入手。首先看看自己能做的事。

    1.     调整燃烧速度

    意识到自己烧得太猛。重新定义下工作的边界,调整下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最重要的压力源,完美主义最不完美的地方是——他们设置了很多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达不到以后又自我怀疑——是多种心理疾病的源头。调整一下工作进度、降低自己的完美主义,会很大程度降低自己的职业倦怠。

    2.     降低二氧化碳,加入空气

    三种东西是严重的“二氧化碳”。

    第一种是重复性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采用弹性工作时间,或者游戏化的方式;

    第二种是缺乏人际沟通。你可能需要主动寻求更多反馈,增加和工作对象,以及同事间的链接;

    第三种是缺乏控制感。《无间道》里梁朝伟去做卧底,天天提心吊胆。在天桥打电话给上司黄sir,说:“见面?你想我死啊?警察局里有内鬼!……我去干什么?我去看心理医生!我心理变态啊!就这样!”当一个工作要求高而且控制水平低,缺乏时间或方式完成的时候,就很容易没有控制感。这个时候,你主动细分目标,聚焦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或者至少做一个让自己可以自控的人。

    3.     换更大的杯子

    主动要求,创造更大的工作空间。如果工作没法让你“吸氧”,那么就转战兴趣爱好,家庭、健康或者读读书都是很好的方式。

    还有两个心法不得不提:

    1.   预防为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实倦怠也不是一天养成的。为了避免掉入大坑,你得经常给自己做点儿自查。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把工作带回家、睡一觉醒来还是觉得累、自制力下降(比如暴饮暴食),那么,你可能已经轻微倦怠。这个时候调整很容易。

    我列了一张自检表,你一定要收藏起来没事给自己和同事对照下。    

    2.    “倦”可以,“怠”不得:

    “倦”,是疲倦、厌倦,是心理感受;“怠”,则是怠工,懈怠,是外界行为。

    很多人一旦开始“倦”,就自己主动“怠”起来。这样其实会更加疲劳,形成恶性循环。电影里爬山要冻死的人,队友会抽他的脸——不要睡不要睡!其实越是倦,越是要打起精神去应对自己,不要怠起来。

    首先是理解和允许自己进入倦怠——“哎呦,您又来啦”。然后快速找到自己的倦怠点,应对这个倦怠,应用我教你的招数,尽快地恢复状态。

    每一次倦怠,就像跑步三公里的极限期一样,保持节奏、深度呼吸、放松心情——只要熬过去,你会觉得自己又能跑一大截。

    没有人能不倦怠,但是高手能快速从倦怠里反弹。

    倦怠是“精神和体力的入不敷出感”,也是快节奏工业社会的现代病,它具有现代病的一切特征——和时代特征相关,大范围流行,周期性出现,谁都没法幸免,也无法被根治。

    但真正的职业高手都懂得和这个老朋友打交道——调整节奏、舒缓压力、增加动力、创造新的空间。有一种说法我很喜欢—— 倦怠意味着你在这一关打到头了,而新的一关的钥匙,就在你手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8-11职业倦怠:我今天不想上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kc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