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方法精讲-申论 5

方法精讲-申论 5

作者: 往事如风_SAG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14:57 被阅读0次

【课前答疑】

(1) 如何区别对策和影响: ①对策: 做了什么事情, 更多是找动词。 ②意义: 做了一件事情产生好的结果, 如“使……” “让……” 。 ③影响: 分为好的和不好的两个方面, 好的影响为意义, 不好的影响是危害

(2) 解释说明与原因没有关系, 如果题干要求理解一件事情就是词句解释题。

(3) 题干指定的给定资料, 并不一定每段都有答案要点, 可能有的材料某些段落只是作为背景。

(4) 遇到“分类合理、 层次、 种种、 归纳、 分别” 五种情况一定要分类, 否则会扣分。

(5) 词句解释题需要区分感情色彩, 对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而对策不需要区分, 直接找动词。 词句解释答题结构: 解释+相关要素+对策。 如果题干是负面的, 解释和相关要素部分就写负面的信息, 如果是正面的就写正面的信息。

(6) “给定资料 2 谈到了……、 结合全篇资料……” 答题范围是全篇资料

(7) 粉笔给每位系统班的同学都附赠了智能批改, 如果大家在老师微博上问具体的知识点, 老师会进行解答; 如果写了一份答案给老师看, 老师可能没有时间批阅, 所以大家要好好利用智能批改。

(8) 晨读资料可以作为积累使用, 使用智能批改申论, 可以在手机客户端下载“粉笔申论” 进行练习。

(9) 标点符号需要占格, 个别不占格可能不会计较, 但通篇都不占格就会影响得分。

(10) 大家不要跳着听课, 因为有可能问到的问题其实老师在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 如果落遗漏了课程, 大家一定要补上, 要对自己负责任。

(11) 河南考生使用智能批改: 很多同学不可能只考一个地方, 可以先把本省的题目做完, 比如考辽宁就把辽宁近五年的真题做完, 再做其它省份题目。

(12) 建议大家购买冲刺课, 课上会梳理所有知识点。

【解读】

(1) 重点是做题思路和方法技巧, 重点并不是一道题, 任何一道题都不会是申论的重中之重, 只有方法和理论才是重中之重。 本次课程开始讲综合题中的第三类题: 观点、 现象分析题, 无论是国考还是各地方考试, 都会经常出现。

(2) 如何判断观点、 现象分析题: 给出一个观点或现象, 要求进行分析评价。 题型判断: 请谈谈对观点/现象的见解/看法, 问法比较模糊。

①比如某某 CEO 精神不正常, 请谈谈对这个观点的见解/看法/评价, 需要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的不同意这个观点, 有的同意这个观点, 有的认为不能判断。 当题干中没有要求观点明确时, 也可以回答出以上三个观点。

②接着进行论证: a 大部分 CEO 都有精神病。 b 他说话没有逻辑, 有偏执狂。 举例进行论证: 2011 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学之后, 来了一个卖切糕的人, 一位大一的学生想买一块切糕, 而卖主切多了就引起了争议, 后来某某 CEO 插手, 结果和卖主打起来。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他有点不正常。

③答题思路: 第一步给出观点, 第二步给出理由(包括道理、 事例) , 第三步给出对策。

(3) 要求:

①观点明确: 有两种情况。 A 出现在观点、 现象分析题中, 需要在开头进行表态。 b 不是在观点、 现象分析题中提出这个要求, 就是需要把话说清楚。

②分析透彻: 这是“花瓶式” 的要求, 没有实际性的意义。 在第一节课老师讲到处理材料有三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摘抄, 第二个方法是归纳, 第三个方法是分析推导, 所以分析透彻对我们没有太大的要求, 就是要深入了解材料。

③论证充分: 如某某 CEO 有病, 接下来要论证他真的有病。 论证充分就是对观点进行有效的论证, 把这些东西说出来证明他为什么有病。

④有理有据: 理是道理, 据是事例、 例子。 当题干中出现有理有据时, 需要到材料中抄事例, 写大作文除外。 暂时还没有遇到过题干要求有理有据、 材料没有事例又要求写事例的题目。

(4) 答题思路: 表态+理由(从问题、 原因、 影响、 事例等方面展开) +对策。

①理由可以是任何一个要素的展开。 a 如某某 CEO 有精神病, 在论述理由时说有哪些问题, 他偏执、 骂人。 b 还可以用危害来证明, 如感冒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好的事情, 可以用危害来证明这个观点, 感冒会让人发烧、 流鼻涕等。 c 论证“得申论者得天下” 的观点, 可以说意义, 因为学好申论就可以得高分, 就能考上公务员。 d 还可以举事例。

②对策: 即抄动词。 材料里直接有就摘抄动词, 如果材料里没有就根据字数来, 剩下的字数比较多就可以反推, 剩下的字数不多可以不写对策。

③表态: 往往有“坑” , 千万不要想当然, 因为申论材料是客观的, 要依据材料和题干判断, 而非主观和个人意愿。 如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刺激经济工程发展、 政治工程发展、 文化工程发展, 请问如何看。 一定要记住出题人有自己的看法, 只要到材料中把出题人的观点找到, 并且放到开头即可。

(5) 观点表态的方法:

①完全赞成: 正确的、 科学的、 合理的、 全面的。

②完全反对: 不科学的、 不合理的、 不支持的、 错误的、 偏颇的、 偏激的、 绝对的、 片面的。

③辩证看待、 未知的: 有积极方面、 也有消极方面, 有待考证, 尚未定论。

(6) 特殊要求: 论据充实、 有理有据, 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梳理】

(1) 第一种答题结构: 先是直接肯定或者直接否定。 ①比如某某 CEO 肯定有病或者否定有病, 这是直接亮出观点。 接着直接证明有病或者没病, 不需要模棱两可地证明。 ②再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王宝强与马蓉事件, 有人说马蓉是一个好女人。 a 首先完全肯定她是一个好女人, 接着列出支持她的理由, 然后给出对策向她学习。 b 还有一种情况是完全反对她,认为她不是一个好女人, 接着举出她不好的理由。 如果自己是男生尽量不找这样的对象, 如果自己是女生一定要避免出现像她这样的行为。

(2) 第二种答题结构: 有时候给出的材料模棱两可, 难以判断观点, 就可以说对于这个事情需要辩证地看、 全面地看、 要两方面都看到。 ①首先马蓉这样做情有可原。 ②接着说支持和理解她的理由, 比如人不可能不会犯错误, 这也是个人的自由。 ③也有人不支持她,讲出反对的理由, 认为她做得太绝了等。 ④最后给出对策。 当在材料中找不到观点时, 就全面看待, 支持的理由也说, 反对的理由也说。

(3) 注意: 具体观点要依据材料来判断, 材料里辩证看就辩证看, 材料里支持就答支持, 材料里否定就答否定。

【例 1】 (2015 国考副省级)

问题: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 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 2” ,谈谈你的看法。 (20 分)

要求: (1) 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 (2) 论述全面, 语言简明; (3) 不超过 250 字。

【审题】

(1) 谈看法/评价/见解都是词句解释题, 仍然是客观题。

(2) 审题: ①第一步是确定到给定资料 2 中找答案。 ②主题是“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 , “社会结构的屏障” 指乡下人融入不了城市, 如果新技术打破社会结构、 有利于融入城市说明新技术突破了社会结构的屏障。 ③题型为观点现象分析题。

(3) 观点现象分析题答题结构: ①观点: 到底是能突破、 不能突破、 不一定, 需要依据材料, 不要自己凭空判断。 ②理由: 纯支持或者纯反对, 给出理由。 如果理由是辩证的,两方面观点的理由都要写。 ③对策: 材料里有就抄, 如果还有字数空间就编写。

(4) 要求: ①观点明确: 要表态。 ②有理有据: 提示要写事例。 ③论述全面: 要把每个理由都说清楚。 ④语言简明。

资料 2

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 这是某大学社会学系 G 教授关心的问题,她比较关注社会当中的普通人怎样生活, 怎样面对新技术、 新媒体, 新技术是否是促成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等问题。

材料 2 第一段:

(1) 没有发现实质性的内容, 只是引出了 G 教授的研究, 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

(2) 题干使用的是“突破” , 在这里“穿透” 等同于“突破” 。

2014 年某研讨会上, G 教授称自己一直比较关注农民工,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 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曾经对此抱有很大的希望, 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融入社会

材料 2 第二段:

(1) “新生代农民工” 是指 80、 90 后的农民工, G 教授把他们作为研究的样本。

(2) “当时她和她的……融入社会” : 前面是研究样本, 这里出现了他的想法。 “当时”“曾经对此抱有很大的希望” 说明他认为可能有希望突破, 但是发现这个可能突破不一定是最终的结论, 因为说的是“当时”“曾经”, 而事实是否是这样还不一定。“曾经对此……融入城市” 这个观点不需要写入答案。

(3) “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融入社会” 讲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融入社会就是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 这是一种可能。

“按照常识,如果大家是在同一个社会时空中生存,拥有同样的硬件条件或者数据终端,按道理来说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 资源、 各种各样的机会, 从理论上说, 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鸿沟、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 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 ” 她说。

材料 2 第三段:

(1) 此段都在说理由, 即新技术有可能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

(2) “如果大家……数据终端” 讲述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中, “按道理来说……促进社会的公正” 是支持的理由, 即新技术可能突破社会结构屏障的理由。

(3) “大家是在同一个社会时空中生存” 是实际的理由, “从理论上说……社会的公正” 是理论上的理由。 理由一: 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 资源、 各种各样的机会。 理由二: 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鸿沟。 理由三: 有利于消除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 促进社会的公正。

(4) 理论上的理由实际上没有发生, 但还是要作为理由写下来。 如: 从理由上论证社会主义好, 它能集中力量干大事, 并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终究是人类发展的方向。 当劳动成为一种需要时,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存在, 这就是理论上的理由。

(5) “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融入社会” 是意义, 写下来的理由是证明所有点能够支持观点, 可以用问题、 原因、 影响、 意义来证明这个观点正确。 比如学好申论对自己很有帮助, 可以考上公务员, 走上人生的巅峰。 注意: 理由可以从任何一个方面进行展开。

材料 2 第三段梳理: 可以获取信息、 资源、 各种各样的机会, 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鸿沟, 促进社会的公正。

但经过实际研究, 她发现, 现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新技术的使用中, 城乡之间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来自《新约·马太福音》 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 还要加给他, 叫他多余; 没有的, 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 指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的现象, 常常被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材料 2 第四段:

(1) “但经过……简单” : G 教授非常纠结, 前面说明可能突破, 现在又说明可能无法突破, 推翻了自己的理论。

(2) “在新技术……马太效应” 说明不能突破的理由(事实理由) 。

(3) “马太效应……分化现象” : 此处是解释“马太效应” , 大家在考场上只写出“马太效应” 即可。 如果不能分辨需要写哪些内容, 可以写上: 马太效应, 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两极分化。

(4) G 教授是做学术研究的人, 一开始思考可以突破, 给出支持的理由; 后来研究发现与理论有出入, 所以给出不能突破的理由。 现实生活中也需要实践来检验理论。

事实证明, 信息技术的发展, 只是在一定程度或者相当程度上填平了——比如普通人和彻底掌控信息的垄断者之间的某种鸿沟, 但从现在看来, 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

材料 2 第五段:

(1) 本段说明观点: 继续观察、 尚不明确、 尚未定论、 不一定、 现在不确定(写到以上词汇均能得分) 。

(2) 观点不能写“辩证看待” , 因为“辩证看待” 是自己写的, 只有观点非常不明确的情况下才需要自己写辩证看待。 比如材料中 10 个人支持, 8 个人反对, 此时可以总结:辩证看待。 本题有明确表态, 可以直接摘抄, 不用自己编写。

(3) “只是……鸿沟” 说明理由: 填平鸿沟。 前文已经说过“促进社会公平, 填平鸿沟” , 此处可以合并。

不过, G 教授还是认可了信息技术为农民工带来的一些改变。 G 教授大体从三个方面观察了农民工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包括新媒体和自媒体

材料 2 第六段:

(1) 本段得出: 认可了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 认为新技术可能突破, 后文可能有理由。

(2) 本段高频词“农民工” , 后文中的首先、 其次、 再次都是以农民工为例, 因此我们可以把“农民工” 当作事例。

首先, 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来看, 信息技术确实给他们的生活、 交往, 特别是就业求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作用非常大, 超过 2.6 亿的农民工“流散” 在全国各地,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确实缺失城市居民能享受到的基本生活内容, 是靠信息联结起的“孤独个体” , 他们通过手机、 互联网等, 获得娱乐、 消费甚至精神的寄托和心理抚慰。 这些人背井离乡, 父母、 子女、 夫妻、 兄弟姐妹分散两地, 甚至一年见不上一面, 基本上靠通信来维系家庭和亲属关系, 更不用说在他们求职、 经营自己的小买卖等工作机会方面, 信息技术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从这个角度来讲, 信息技术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和改变。

材料 2 第七段:

(1) “首先……作用非常大” : 说明新技术突破社会结构屏障的理由: 新技术能为农民工的生活、 交往、 求职带来便利。

(2) “超过……心理抚慰” : 为生活带来便利。 “这些人……亲属关系” : 为交往带来便利。 “更不用说在……帮助” : 为求职带来便利。 实际上只写前文的内容即可, 如果大家认为必须写后面的内容, 可以写: 获得精神的寄托和心理抚慰, 维系家庭和亲属关系(阅卷规则中规定如果没有写到前文的内容, 写到后面的内容也得分)。 如果字数紧张, 则只写:为农民工的生活、 交往、 求职带来便利。

第二个方面, 从表达的角度来看, 一般来说, 农民工群体平时没什么表达渠道, 在原来的生活状态下, 他们的声音基本上是不会被外界听到的, 但是有了新媒体技术后, 他们不仅扩展了视野, 转变了观念, 而且有了表达的渠道, G 教授把这种方式视作一种主体性的表达。

材料 2 第八段:

(1) “从表达……听到的” 说明以前的状态, 声音不会被外界听到。

(2) “但是……表达” 说明新技术让农民工获得表达渠道, 扩展视野, 转变观念。

第三个方面更为重要, 从信息技术和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的集体行动角度来看, 你会发现信息技术真的非常了不起,比如他们可以即时调用各种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经验。他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在没有领头人的情况下, 用 QQ 群建立维权组织; 同时, 通过信息技术他们更容易取得外界的声援和帮助。 有的农民工说, 如果没有自媒体技术, 他们自的权益就不可能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

材料 2 第九段:

(1) “更为重要” 表强调。 “从信息技术……了不起” 说明新技术很好。

(2) “比如……经验” 说明新技术带来的好处: 调用信息、 知识、 经验。

(3) “他们也可以……组织” 说明新技术带来的好处: 建立维权组织。 “同时” 表并列, 依然说明维权: 得到外界的声援和帮助, 获得更多关注。

材料 2 第九段梳理: 第三方面主要说明集体行动获得外界关注。

材料 2 第六到九段梳理: 可以只写总括“给其生活、 交往、 就业求职带来便利” “获得表达渠道” “权益维护” , 其他的要点是为了保证答案的全面性而写。

G 教授认为, 也不可因此过度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 因为线上和线下一定要结合起来才会有作用, 农民工在互联网上虚拟的团结需要和他们已有的传统人际网络、 社会关系产生联系, 需要和他们所在工厂、 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有直接关联

材料 2 第十段:

(1) “G 教授……作用” 说明新技术不能突破。 “因为线上……直接关联” 说明与组织机构关联。 关键点: 线上线下结合, 与传统人际网络、 社会关系, 组织管理机构结合。

(2) 在本段中阅卷规则中有两个处理(具有客观性) : ①当作对策,“要结合起来……”说明是对策。 ②当作局限性, 只有线上线下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反之则不能起作用。 注意:两种方式都给分, 甚至某些同学把一部分当对策, 一部分当理由也可以得分。

更重要的是, 当农民工从互联网这类新技术中获益的同时, 那些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的人却有能力从新技术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两者之间的效益差距实际上拉大了,而后者所增益的部分, 大概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农民工身上获得的。

材料 2 第十一段: 本段是不能突破的理由, 即拉大贫富差距(马太效应)

【梳理】

(1) 段 2-3: 说明新技术可能突破, 给出理由。

(2) 段 4: 经过研究发现事实上新技术不能突破。

(3) 段 5: 得出观点: 要继续观察。

(4) 段 6-9: 通过观察发现新技术可能突破。

(5) 段 10、 11: 通过观察发现新技术可能无法突破, 所以需要继续观察

【参考答案】

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不一定, 有待观察。 理由如下:一方面理论上有利于消除城乡间、 不同社会阶层间不平等, 促进社会公平。 比如, 给农民工带来如下便利: ①生活、 交往、 就业带来便利, 获得获取娱乐、 消费, 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抚, 维系家庭和亲属关系; ②获得表达渠道, 扩展视野, 转变观念; ③即时调用信息、 知识和经验建立维权组织, 获得外界关注、 声援和帮助及自身权益的关注。另一方面城乡间马太效应明显, 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 两极分化。 新技术需要与线下结合。

对策: 与传统人际网络、 社会关系和组织管理机构关联。

【参考答案讲解】

(1) 答案可以不分段, 写在一起。

(2) 可以把“线上、 线下, 关联” 都写在对策中或理由中。

(3) 题目按点给分, 观点只占 2 分, 写错了会扣 2 分。 其他理由、 对策正常得分。 如果表态“辩证看” , 则得 1 分。 有待观察来自材料, 辩证是自己写, 是两个意思。 “对策两个字可以不写。

(4) 不用区分要素: 因为答题思路是观点+理由(不区分问题、 影响、 事例) +对策。比如: 观点是某某 CEO 有精神疾病, 则不用区分问题、 意义、 危害等, 只要能论证这个观点,都写上即可。

(5) “新技术需要线上、 线下结合, 和传统人际网络、 社会关系、 组织机构关联” ,可以写在对策或理由中(都得分) 。

【课中答疑】

(1) 理由不分要素。 比如论证社会主义好, 理由可能有事例, 理论上社会主义好, 以及社会主义的意义, 此时不需要区分要素, 这些都可以证明社会主义好, 直接罗列即可。 再如论证你们是好学生, 理由(不用分开写要素) : 一是事例; 二是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三是意义。 只要能证明是好学生, 不用分开写, 直接罗列即可。

(2) 观点: 有待观察是材料中 G 教授说的。 申论具有客观性, 要依照材料。

(3) 答题思路: 表态(依据材料) 、 理由(理由可以从问题、 危害、 意义、 事例展开,但不用区分要素) 、 对策(材料有就写, 反之不写) 。

【总结】

(1) 答题结构: 只要题目要求讲观点、 见解、 评价, 答题首先给出观点, 不是自己的观点, 而是材料的观点, 依照客观性, 材料说什么就是什么。

(2) 理由: 包括理和据(事例) , 不需要自己编写, 完全依照材料即可, 因为材料是客观的。

(3) 对策: 找材料中的动词即可找到对策, 如果有可以写上; 如果没有则看字数空间,在字数宽裕的情况下可以自己简单地反推。

(4) 辩证看待: 有时是材料直接告知观点; 有时材料态度不明确, 没有直接表明观点,有 10 人支持, 8 人反对, 此时观点需要辩证看待(依然依据材料) 。 接着说明支持和反对的理由。 对策材料里有则写, 材料是没有则看字数空间而定。

(5) 理由不用区分要素(问题、 影响等) , 只要与之相关都可以写成理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法精讲-申论 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os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