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
细读论语卷八(卫灵公、季氏)

细读论语卷八(卫灵公、季氏)

作者: 田园读书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5-26 22:04 被阅读84次

    卫灵公第十五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公问陈也算是个有名的故事,字面上孔子是在说:礼仪祭祀的事情是我的强项,打仗我实在不会。很显然,这不是头次和卫灵公的对话了,据《史记》记载,第二天再见面时,卫灵公一边和孔子说话,一边看天上的大雁,孔子明白自己的大道在卫灵公这儿是绝对推行不了了,所以只能离开。

    在陈国遭遇的困境似乎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反正是在极度的穷困潦倒的时候,子路抱怨:为什么咱们做君子也能做的这么穷困?因为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只要孔子他们改变一点思路,他这帮人可都是人才,绝对都能挣大钱。

    但孔子说了:这个时候就看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小人遇到穷困,那是什么都能干出来的,只要不再受穷;君子却依然固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固守自己一生的追求。如同《里仁》(4-5)里说的: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5-2。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对子贡说:你以为我是多学才明白这些的吗?不是!我是以相同的道理推演所有的应用。所谓殊途同归、百虑一致,世间的道理是相通的。

    在(4-15)里孔子对曾子说过这“一以贯之”,曾子的理解就是忠恕而已。如果曾子的理解是对的,那么现在孔子说的应该是他周游列国、处处碰壁时所需要保持的“忠恕”的心态。

    继续以忠诚向君主们推荐他济世救民的大道,但又能原谅那些不能接受他的大道的“卫灵公”们。

    15-3。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又对子路说:由啊!这世界上真正明白这些道理的人不多啊!所以君子会受穷,所以会有卫灵公这样的君主不能明白我的大道,连你这样的人都对君子的遭遇产生困惑,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15-4。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虽然我说儒家也提倡无为,但倒不是指的这个,这里的无为是选对了人才,各司其职,王就不需要干什么了。

    《为政》首篇就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和这里的无为的意思差不多。所以这里讲无为时,千万别忘了“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部分,即维护礼仪制度的尊严(如同我们今天讲的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政府各部门的认真运转。

    15-5。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陌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张问行为操守。孔子说:言语上忠诚无欺,行为上敦厚恭敬,即使是去蛮荒之地也没问题;相反如果做不到这些,你走到哪里也行不通。要把这句话贴在你时刻可以看到的地方,常常提醒你。于是子张就把它写到了腰带上。

    “忠诚无欺,敦厚恭敬”是人类共同的美德。李鸿章的洋务之所以办的好,就是他听从了他老师曾国藩的告诫,以诚相待世界各国。咱们那时不是也称列强们是蛮夷吗?这倒成了证明孔子这句话的例证了。

    15-6。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史鱼和蘧伯玉都是孔子称道的卫国君子,但特点不同。史鱼非常耿直,不管有道、无道,他始终坚持他的正直。而蘧伯玉则是:有道的时候,积极参与、多做贡献;无道的时候,则不与时政,但也能以柔顺而避害。

    这史鱼的做法好像和前面(14-4)的“邦无道,危行言孙”有点矛盾。但有些事情就这么微妙,有时似乎有点成败论英雄的味道,因为史鱼这么做结局并没有给他带来杀身之祸,所以他坚持原则的正直就更加被赞许。

    儒家的许多主张有着难以外在判断的微妙之处,比如孟子在回答学生质疑伊尹放太甲的正确性时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这往往使得学习者无所适从,但没办法,这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5-7。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不愿意失去人,所以想尽力去说,但说了不该说的就是失言,真正的智者总能把说的话和被说的对象匹配好,是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这微妙的区别还是只能用心体会,难以平白的叙述,但智者从中看到了智,所以他能做好。

    15-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我依然以为杀身成仁不是孔子的提倡,这里只是当无法避害,没有了别的方法可以不去损害仁心、仁德的时候的一种无奈之举。只有当仁者在他的正直中真的看到了仁,愿意为之献身的时候,杀身成仁才是一种壮举。

    15-9。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为干好一件事,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要成为一个仁义的君子,你要做的准备就是:去跟着一个贤明的大夫做事,与仁义君子做朋友。

    一旦你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你根本不需要“杀身”,也依然可以“成仁”!

    15-10。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颜渊问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孔子说: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商的大辂,佩戴周朝的冠冕,演奏韶乐歌舞。

    历法里是以黄昏时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确定月份的,一年的首月所指的位置在夏朝的历法中选择的是指向代表人的寅位,所以孔子认为,夏朝人以人为本,应该推崇。

    殷商讲究质朴,而周朝讲究文饰,车是实用工具,质量是关键,外观在其次,所以车要坐殷商的;而冠冕就是看的外观,当然文饰更重要,所以要佩戴周朝的。

    韶就是那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舜的乐舞,是尽善尽美的。

    孔子接着又补充道:禁绝郑国的靡靡之音,远离只会耍嘴皮子的谄媚之人。为什么这里要加上这条?因为前面所谈到的都是制度建设,需要有历史责任感,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治理的效果,而郑声和佞人是对这些的最大威胁。

    15-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但如果不愿这么想,觉得我好不容易当了这君主,我就愿意听听这柔和的郑声,和佞人说说笑笑,实在不愿意去想那些远在将来的事情。那么这一切很快就有消失的危险,昨天还在和佞人的说说笑笑,今天已经变成身首异处了。《春秋》两百多年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15-12。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遗憾啊!还是有这么多的人不愿意去做长远打算,他们就是愿意听听这柔和的郑声,再和佞人说说笑笑。

    这里的色不一定就是女色,它可以是巧言令色的色,是佞人们给他的舒舒服服的各种脸色。大部分人都喜欢这个而不喜欢长远规划的那些个“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尽管他知道这样可以建立全社会的良好道德。

    15-13。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这种着眼于全社会的改造,这种对历史负责的远虑,还包括仁人君子的同心合力。前面教导子贡,作为一个儒士是“事君子、友贤人”,那么这里批评臧文仲,是因为他是总执政的正卿,应该提拔贤良。

    臧文仲尽管在鲁国的声誉那么好,在孔子眼里他还是没有对鲁国有远虑,他明知知柳下惠是个贤明的君子,却不能举用,那他这个正卿的位子就如同窃取来的。

    15-1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有问题敢于承担,很少去怪罪别人,这样的人一般不会被怪罪怨恨的。其实做到薄责于人就是(13-25)讲的“君子易事”的原因,不会对别人求全责备。

    15-15。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那么薄责于人,就必须自己有担当。问题真的来时,要敢于说“我该怎么办?”这一者是敢于承担,二者是实事求是。不能做到这些的人,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办法教他了。

    15-16。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如果不敢承担,一帮人聚在一起,说来说去都是无法操作的东西,还一个个自以为聪明,真正的险难或许正在走来。

    15-1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做事就是这么实实在在,问出“我该怎么办”之后,自然有一套具体可操作的程序:以符合道义为出发点,在礼仪制度约束下,高标准要求自己却不轻易指责别人,以诚信贯穿始终。这就是君子啊!

    15-1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4-32)已经说过这句话了,放到这里用来进一步加强对君子的描述。君子所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走完这个过程,有没有能力“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如果有,根本不用担心别人不理解你的意思。

    15-19。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做好了这些,自然名垂青史。所以反过来说,如果一世无名,说明自己离君子的标准还很远。

    15-20。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所以看上去君子也是追求成名的,但追求的是怎么提高自己,追求的是实至名归;小人追求的成名则是寄希望外在的东西,包括欺骗、炒作,无所不用其极。

    15-2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看上去有些傲慢,其实是自重,所以不轻易和别人发生争执;看上去势力很大,但无私心,所以不会党同伐异。

    15-2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如果你只说的好听,其实你根本做不到,你依然不是个我要举用的贤才,但我也不能因为你的不贤明,而不接受你说的道理。

    15-2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道:推己及人的恕道是我们应该终身执守的吧。

    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即使没有英雄人物为我们牺牲奉献,也已经是个很好的和谐社会了。

    15-24。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所以孔子说:我是不会去诋毁谁的,因为我也不想被人诋毁;那么我会赞誉谁吗?会的,但我不会为了让人高兴而赞誉他,一定必须确有其事。

    夏商周三代的淳朴的先民们,正是这样保持着实事求是的正直民风。

    15-25。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孔子说: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古代认真、诚信的社会风气:比如说,这么重要的史书,也能实事求是地任其阙文,而不做任何编造;再比如说,这么贵重的马,也敢于借给别人使用,而不怕被骗而人财两空。

    这就是三代的直道啊!今天全然没有了。

    15-26。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说:今天的人们喜欢的是奇谈怪论,这些耸人听闻的东西确实吸引眼球,但往往会扰乱社会道德规范。如果你就是不忍心舍弃这些看似聪明的奇谈怪论,你就不能实现你本希望贡献社会的伟大规划。

    这里的谋是阳谋,不是阴谋。隐忍而为了一种阴谋,那根本不是孔子的格局。

    15-27。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既要正直,反对巧言,还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尤其是在舆论一边倒的那时候!正常状况总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如果众口一词,就有结党营私的可能,需要再做观察。

    15-2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我们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可以将我们要推行的道发扬光大,而不是为自己贴上一个伟大的标签,让自己的名声发扬光大。

    15-2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其实这些道理并不难懂,我们身上的错误也并不难察觉,真正的困难在于是否能彻底改掉这错误,如果像颜回那样可以是“不二过”,那么这过错就算不上什么过错。相反承认错误坚决不改,这就是不可救药的过错了。

    15-3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前面说过:思而不学则殆(2-15),光是不吃饭、不睡觉地苦思冥想,所得总是有限,所以我们还必须向先贤们学习、向同道们学习。

    15-3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的这段话我们要倒着看,先看“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就豁然开朗:

    所谓“道”就是安定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社会风气。君子致力于的就是这个,社会安定、风气良好,自然也会从国家那里领到自己的一份俸禄,相反如果这些没有了,社会成了兵荒马乱、奸佞横行的乱世,就算你的庄稼种的再好,你也还会挨饿的。

    15-32。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疏说这里的守是守所得的官位,但我以为还是可以理解成孔子所追求的大道。

    所以孔子说: 我们明白了安定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我们应该花心思去谋划的事情,但没有足够的仁德支持自己去坚持,终将半途而废。

    那么我们做到了坚持,但不能严肃认真地向百姓宣传,得不到百姓的认可,那么我们谋划的大道也是难以实行的。

    我们做到了坚持,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但在调动支持我们的百姓一起行动时,不能做到“以礼节之”,比如说,百姓愿意为国家牺牲,就随随便便地牺牲他们,那么我们也不会有好结果的。

    15-3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正是这样,心中谋划和容纳的是有关天下的大智慧,而不是种田打渔这些小智慧,而普通人正好相反。

    15-34。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自觉接受仁德的规范就是“大受”,普通人是难以做到的,他们只会局限于每天的柴米油盐。

    孔子说:对于百姓来说,仁德其实比他们日常用到的水和火还要重要,但他们就是不能坚持,即便他们知道水火还会害人,而仁德绝不会。

    15-3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仁德有多么重要啊,即使和军队比起来,仁德也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更为需要关注的事情。

    15-3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孔子说:有些事情看上去不能令人信服,但却是正确的,那么作为君子就要敢于坚持这正确,而不能为求得别人的相信而放弃正确的东西,比如说:当仁,不让于师。

    15-37。子曰:“事君,尽其事而后其食。”

    竭尽全力做好你职责所在的事情,做好了,自然就会从君主那里获得你的俸禄。这还是在强调“忧道不忧贫”的道理。

    15-38。子曰:“有教无类。”

    这句名言是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孔子的标识性的语录之一。有教无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天才,而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忧道不忧贫”的君子。

    “无类”是因为“性相近”,“有教”是因为“习相远”

    15-39。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如果人们的根本世界观不同,那是难以共同谋划共济天下的大道的。

    如同不同信仰的人,是不大可能切磋谋划出一种共同的信仰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和平共处,相互尊重。

    15-40。子曰:“辞,达而已矣!”

    孔子一直在说反对花言巧语,这次他给出了说话的正确方式,即只要你能正确表达你的意思就行。淳朴简单的语言,照样可以表达伟大的思想。

    下面还给出一个例子,向你展示,简单朴实的语言是怎么包含了伟大的仁爱精神。

    15-41。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师冕是个盲人音乐大师,在和孔子会面时,每走一步,孔子都给以及时恰当的提醒,还不厌其烦地介绍周边情况,让盲人不盲。于是子张就问孔子,您和他说的这些,也是道的内容吗?

    孔子说:是的,这是帮助盲人的道。

    道本来就是贯穿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表达道的语言并不需要多么高深和美丽,达到它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

    季氏第十六

    16-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即将侵占颛臾国,冉有、季路及时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批评他们道:颛臾是先王分封的国,你季氏怎么可以侵占;颛臾本来就在邦国内,也没有必要去攻打;颛臾也是鲁国君主仅剩的臣属附庸国,季氏还要掠夺去,所有这些,你们也有很大的责任啊!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辩解道:是季氏要打,不是我们两个。孔子说:求啊,周任说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你占在家宰的位子,就要尽力劝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要你们这些家臣有什么用呢?

    况且你说的也不对,如同看虎人丢了虎,你怪栅栏不牢靠,看宝玉的人丢了宝玉,你怪盒子不结实,这怎么也是说不过去的。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冉有又说:这颛臾离季氏家的私邑费邑很近,今天不打下来,将来会成为我们的麻烦。

    孔子接着说道:求啊,君子最反感的是,明明就是欲壑难填,却还要为自己的私欲编造这些理由。我所知道的是,一个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因为均衡就没有真正的贫困,和睦就不会有真正的短缺,安定而不是互相猜疑,就可以避开国家颠覆的危险。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对于远方的人要修文德来吸引他们,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和睦安定的、贫富均衡的社会,远方的人自然会来投奔。如果来了,也一样地使他们安居。

    现在你们两个,身为季氏家臣,搞的远处的人不服以致要动干戈,国家弄的四分五裂。我看啊,这季氏的忧患,并不在这颛臾,而是在他自家的院墙之内。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天下有道的时候,礼乐征伐都出自天子。这就如同今天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国防和宪法是在联邦政府。象季氏这样的大夫都可以擅自征伐就是天下无道的标志。

    孔子说:礼乐征伐出自诸侯,最多能支撑十世,出自大夫,最多五世,出自家臣,三世就会大乱。天下正常运转的时候,政策不会出自大夫之家,而且普通人尽情享受生活,对国家没有任何非议,甚至根本不需要那么关心政治。

    16-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说:爵禄不再出自国家,在鲁国已经是五世了,三桓把持朝政也已经四世了,这三桓的子孙们啊,已经走向穷途末路啦!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三桓肯定不愿意听这刺耳的话,所有的人恐怕都不愿意听这刺耳的话,但这刺耳的话却是真实、有诚意、并且是从广泛的社会观察所总结出来的。

    君子就是要结交这样三种朋友:正直、诚信、见多识广,这样的朋友对自己是有帮助的。

    相反如果结交的是一些乖巧求媚而不敢直言,面色柔顺而无诚信,花言巧语而不是可靠的见识,那么对你绝对是有损害的。

    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朋友是这样,喜好也是这样。喜好有节制的享乐,喜好引导人为善的活动,喜好以贤达君子为友,这都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相反,如果是喜欢无节制的享乐,喜欢导致人堕落的佚游,喜欢小人成群的宴乐,则都是对自己有害的。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做一个君子的下级需要防止的,通常有这样三种错误:还没有到需要他说话的时候急着要说,这是急躁;需要他说话的时候却不说话,这是隐匿;不能察言观色,看不清方向而自以为是地乱说话,这就是盲目。

    这里的察言观色和下面的少年戒色似乎和以前鄙视巧言令色相抵触,以致朱熹的集注都不愿意对这句话多做解释。我想这道理还是和儒家的这种从动机出发以判断对错有关。那时候连断案子都是这样,有所谓的春秋决狱。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年的时候,血气未定,容易喜形于色,需要警惕的就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到了壮年,血气方刚,有了很强的实力,这个时候要警惕的就是太过自信,处处要强;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落,需要警惕的就是患得患失而不肯放手。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无知者无畏。越是对世界有了清醒认识的人,越是知道人的局限性,所以他会“畏天命”,知道自然规律的不可超越;畏大人,所谓“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畏圣人之言,虽不一定如天命一般不可超越,但也多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里的小人就是这无知者。大人不会虚张声势,而且大都心地善良,所以小人就常常不把他当回事儿。圣人的话往往用意深远,需要仔细琢磨体会,但小人却会拿它来调侃。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而知之就是我们说的原创思想,当然最为伟大;自觉主动地从别人那儿学习而来的思想,也很了不起;为了解决困境而被迫学得的道理,也还不错。

    中庸里对此还加了一句:不管怎么弄明白的,原创也好,转贴也好,真的明白了那也都是一样。

    但最糟糕的是,已经陷入困境还是不愿学习,自敢于愚昧当中,那实在是最为下贱的了。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见得思义”最为难能可贵,见到唾手可得的利益,可以冷静下来再多想想,这个获得符合不符合道义。

    其它需要思考的是,你以为你看到了、听到了,但你是否真的看明白、听清楚了呢?和人交往中你在别人眼中的音容笑貌是否足够温良恭谨?

    说话办事是否忠诚可靠、严肃认真?遇到疑虑是否提出恰当的问题?遇到让人恼怒的事情是否能理性处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孔子说:“见善能够仿效学习,见不善能够极力避免”。我们可以听到有人这样在说,也可以看到真有人这么在做。

    “为了心中的理想,我情愿退隐山林;为了社会的美好,我坚决行侠仗义。”我们只是听到有人在这么说,已经看不到有人真的这么做了。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这伯夷、叔齐就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我们现在看不到这样的人了。我们看到的只是齐景公这样的人,虽然也弃恶扬善,但做的不彻底,所以老百姓很快就忘了他。

    很多故事只要细微处做一小的变化,意思就可能成为相反。比如说,如果这伯夷、叔齐就是为了青史留名而饿死,那他们就只能是个笑柄;如果齐景公根本就没打算让人称其得,那么也许也是个潇洒的君主。

    但至少《论语》里所要说的这个伯夷、叔齐,就是为心中的理想,为他们以为伟大而正确的道,情愿饿死也不妥协。而那个齐景公其实也是个相当不错的君主,愿意为老百姓办事儿的,所以这段话的意思反而就很有价值了。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说:你老爸有没有特别地教过你什么?伯鱼就讲了生活中的两件事,孔子要他学习《诗经》和《礼》的故事。

    陈亢高兴地说道:太好了!问一个问题却解答了我的三个疑问。一个是学习诗经才可以立言,另一个是学习礼仪才可以立身,最后是君子在做学问上,对自己的孩子和对别人没有区别。

    16-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对于国君的妻子,国君自己称她为“夫人”,夫人自己称自己为“小童”;邦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其他国家的人称呼她为“寡小君”;其他国家的人称我国君主的夫人,也是“君夫人”。

    不知为什么突然来了这么一段与前面毫无关系的内容,以致朱熹引吴氏的话:不知何谓。或古有之,或夫子尝言之,不可考也。

    细读论语总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读论语卷八(卫灵公、季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qb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