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
细读论语卷九(阳货、微子)

细读论语卷九(阳货、微子)

作者: 田园读书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6-17 13:13 被阅读46次

    阳货第十七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这也是一段比较生动地表现了孔子的故事。

    季氏的家臣阳货召孔子来见,孔子当然就没去,于是阳货就很聪明地送他一个烤乳猪,你孔子不是讲礼仪的吗?你总得来答谢我吧?孔子也很有趣,就特意找个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答谢他。但没想到,还是在半道上遇到了。

    阳货很傲慢地对孔子说:来,我问你,你有治国之策却不站出来为国服务,你能称得上仁吗?你想干事情却总把握不住时机,你能算得上智慧吗?

    孔子当然都回答了不是。于是阳货说:岁月飞逝,时不我待,赶紧出来给我做事吧!孔子说,好的!

    很显然,后来孔子还是没有和阳货合作,其实阳货的这两句话倒还说的真不错,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怎么和你合作呢?我从政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你交出权力,你说这现实吗?

    不合作归不合作,但孔子并没有拍案而起,大说一声:道不同,不相为谋!相反只是一味地唯唯诺诺!但这才是真正的孔子。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这儿倒还没有说到性善论,只是性相近而已,大家本性都差不多,但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成就,所以需要教育,需要“里仁”(和仁者为友)。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也。”

    不过教育也有其局限性,绝顶聪明和绝对愚蠢都不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的。同样天使和魔鬼也不是可以教育出来的。

    后世的颜之推把这句话做了发挥: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重点落到了最后一句,就回到了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本意,而且我们反而可以从这句话里琢磨出这样的道理:对普通人的教育,千万不要拿天才的经历做榜样。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去武城,听到了弦歌之声,会心地笑了笑:杀鸡焉用宰牛刀,治理这么个小地方,那里就用得着礼乐了?

    子游是武城的执政,这个东西就是他搞起来的,所以他就对孔子说:你当初不是告诉我们君子小人都应该学习礼乐之道吗?孔子马上承认错误,做了纠正,说偃的话是对的,自己刚才只是开玩笑。

    这个故事是在说:真的有了好刀,宰牛杀鸡都可以用!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定公十二年,子路在给季氏做家宰,而要攻打公山氏的费邑,即所谓的堕三都。这个公山氏却要找孔子去帮忙,孔子还真的就准备答应,搞的子路非常不高兴,质问孔子:不都这么说了吗,道既不行,不能强求,你为什么还要接受公山氏的邀请?

    孔子说,他们找我去应该还是有诚意的,如果他们真的能采纳我的方法,我一定会在这东方再建一个文明世界来。

    或许孔子想去的原因是他觉得公山氏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所以真心愿意用孔子,而前面阳货(17-1),正是实力还很强大的时候,不会真心。虽然现在的公山氏比前面的阳货力量更弱,但在孔子的手里照样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杀鸡的刀,在孔子这儿,也可以宰牛的!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在回答子张关于“仁”的问题时说道:做好“恭、宽、信、敏、惠”这五点,你就做到了仁,而仁者是无敌于天下的。

    恭谨的态度则使人不敢狎侮,宽阔的胸怀则容易获得大家的支持,诚信让人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你的身上,敏捷则使得理想的实行变得更容易成功,而善于施恩惠则让跟着你干的人越干越高兴。

    这一段的意思大约是,孔子是能做到这五点的,也就是能做到仁,即使依据一个小小的费邑,照样可以无敌于天下。

    17-7。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佛肸是赵简子的家宰,和上面的这个公山氏一样,也是造反他本应该效忠的把持朝政的大夫。孔子也露出了想答应邀请的念头,或许孔子太过厌烦这些把持朝政的大夫,愿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他们赶下台去。

    这次依然是子路来责怪他,觉得孔子这是入乱邦、在以乱治乱。但孔子说道:真正坚硬的东西是磨不薄的,真正干净的东西是染不黑,我不是挂在那儿做摆设的匏瓜,我的大道是要付诸应用的。

    在9-14里,孔子要去九夷时曾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是与此类似的,而且都只是说了说,没有真的去做,所以江熙说,孔子只是借此表达一种意思,君子入乱邦,如同入蛮夷之地,是可以改变它的。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给子路讲解什么叫六言六弊。所有都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符合孔子教育家的身份。

    如果不注重学习,一味地只是讲仁德,那是愚蠢,仁德也只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一味地依仗自己的聪明,那就会是飘荡无根,聪明也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如果不注重学习,一味地只是追求声誉,父子、夫妻互相揭发,那就把世界搞得毫无人情味。一味地只是讲求正直,完全不顾情面地指责有过错的人,反而可能产生抵触而达不到效果。

    同样地,不注重学习,一味地讲求勇敢,那会“犯上作乱”,一味地讲求刚强,那会是狂妄不守规矩。

    所以这里强调的学习,应该更多地是强调学习所得的广泛见识,进而学会对遇到的事情做灵活处理。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那么怎么学习、学习什么呢?孔子说,就从诗经学起吧!

    学诗可以激发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学诗丰富了内涵,诗人眼中的世界全然是个精彩的世界;学诗帮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不会被环境左右,不会同流合污;学诗懂得了美丑善恶的区分,诗人的怨可以感天地、泣鬼神。

    学会了这些,在家侍奉父母,你会是个称职的儿子;在国侍奉君主,你会是个称职的臣子。就算平日生活中,你从诗经中学会到的见识,也可用来陶冶情操。

    17-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周南、召南是《诗经*国风》开始的两个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诗之正经”。它们代表了儒家认可并希望推行的优秀健康的民风。

    所以孔子对他的儿子伯鱼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周南、召南,那就如同面朝墙壁站立,定将寸步难行。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我们说到礼,自然少不了礼仪之中必须用到的玉帛,说到乐,也自然少不了演奏乐的钟鼓。但玉帛不是礼,钟鼓不是乐,是制作、演奏礼乐的人使得其成为礼乐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学诗、学礼、学乐。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相反,一个没有内涵的人,只能靠虚张声势。看上去挺有学问的样子,其实没什么实质性内容,不过是盗得虚名的小人。

    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不能虚张声势的,就一脸的好脾气,一副老好人,你说什么他都赞成,没有原则,没有爱憎。这种人对良好社会风气的破坏是最大的。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不学习、无内涵的人,因为没有见识,最容易把听到的东西,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再宣扬出去,这样的人是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的。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前面说了学诗后可以侍奉君主,那么没有学习的这些个人侍奉君主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

    君主还没有任用他的时候,成天想的就是如何得到任用。一旦被任用,成天想的又是如何保住已得到的位子,生怕失去,心思没有一刻是放在做事情上面的。

    这样的人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为了不失去,先是奴颜婢膝讨好,如果无效就马上翻脸,弑君弑父什么都可能干的出来。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同样都是有毛病的人,古人和今天的人是不一样的。古人如果有狂妄的毛病,大多是肆意敢言,不怕得罪人,而今天的这些个狂人,捕风捉影地说,就怕不能得罪人,他们是为狂而狂。

    古人如果是孤冷清高,大多是因为他要执守他以为正确的原则,而今天的这些个孤傲之人纯粹是看谁都不顺眼,就是要和别人过不去。古人如果是愚笨,大都笨的很单纯,而今天的这些个愚蠢的人,却似乎都很聪明而处处使诈。

    古人是率性而为,今人是造作虚伪。

    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造作虚伪、巧言令色,这样的人你很难指望他能有仁德。

    17-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如同廉价的紫色可以掩夺高贵的红色,淫乱的郑声会扰乱高雅的礼乐,那么这令色映衬下的巧言,也是能够颠覆一个国家的。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我打算不再说话了。子贡马上问,你如果不说话,我们学生们那还怎么学习知识以传给后人?

    孔子告诉子贡,大道至简,这道理的传达不一定非得通过语言。你看这上天说过什么吗?四季交替、万物生长,你自然可以从中体会出宇宙法则来。

    17-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真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借这个故事说明什么是“不言而言”。

    这个叫孺悲的要见孔子,孔子以身体不适为理由推辞不见,而当传话人去传话时,孔子却弹起了琴、唱起了歌,还故意让他听到,就是要让他明白,其实我没有病。礼貌拒绝,真心厌恶。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觉得三年之丧太长,会导致礼坏乐崩,一年应该就够了,宰我还以大自然中植物的生死为参照。因为礼乐是要与锦衣玉食相匹配的,所以孔子问他,你这么锦衣玉食地能心安吗?

    宰我说我心安,孔子就说,心安那么你就可以。君子之所以定下了三年的丧期,是因为在这三年之内,弄这些礼乐,吃这些好东西,他会心不安的。你心安当然就可以去做。

    这是在说明内容大于形式,伪装的假意哀痛要不得。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出去以后,孔子又说:予这样做是不合仁道的,父母养了你三年,你才勉强可以自己行走。所以天下通行的都是守丧三年,你宰予就不能爱你父母三年吗?

    这又是反过来强调形容对内容的促进保障作用。

    17-22。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我们有时不能单纯依仗强大的内心,也要用一些外在的东西帮我们巩固内心的强大。比如我们做不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下下棋,玩玩游戏。

    佛家念佛号、敲木鱼有类似的功效。

    这也是外在的形式对内在的仁德的促进保障作用。

    17-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君子也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正义放在勇敢之上。没有了正义指导下的勇气,要么就是强人的造反,要么就是小人的偷盗。

    17-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厌恶什么的吗?孔子说:有!我厌恶去揭人之短,厌恶自甘堕落还讽刺别人上进,厌恶好勇斗狠而不知节制,厌恶替别人乱拿主意。

    孔子又反问子贡,子贡回答说:我讨厌这三种人,把抄袭当成智慧,把无礼当作勇敢,把揭人隐私当作正直。

    17-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关于这女子小人指的是什么,一直有争论,其实意义不大,这句话的关键是后半部分。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下属,你对他亲近些,他觉得你没威信,你对他疏远吧,他又有一大堆的怨言。只要是这样的人,无所谓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是难以蓄养的。

    17-26。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四十不惑,其实也意味著不再会有很大的改变了。那么到这个时候还不被大家接受,恐怕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微子第十八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由于纣王的无道,他的兄长微子选择了隐遁,箕子是被抓坐牢,而比干是以进谏而遭迫害致死。三人都有忧国忧民之心,所以孔子说他们三人是殷商的“三仁”。

    箕子和比干都试图柬阻纣王的无道,一死一下狱,但微子没有认真谏阻,说是为了保住殷商的宗祀。微子后来投降了周武王,成了宋国的首任国君,倒是真的保住了宗祀。

    乱世中该进还是该退是《微子》这一卷的核心话题。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在做典狱官的时候,因为正直而被三次贬黜,有人就建议他离开鲁国。柳下惠说道:我坚持正直做事,无私断案,到哪个国家都有可能被贬黜;如果放弃我的正直去做事,那么在哪里都能混得下去,又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呢?

    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在鲁国,季氏执政,孟氏是权力最小的下卿。齐景公当时在齐国也已经是大权旁落,根本无力任用孔子,最多只是给他优厚的待遇。

    显然这不是孔子追求的,要是要这些,孔子在鲁国也能得到,根本不用离开父母之国,所以孔子选择了离开。

    18-4。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史记》里描写的这一段有点玄乎。因为孔子在鲁国做了大司寇,鲁国蒸蒸日上,齐国怕鲁国强大以后会对齐国不利,于是就给鲁国送去女乐,要腐蚀鲁国的君臣。

    而当时把持鲁国朝政的季桓子也不希望国君振作,害怕他会收回自己的权力,于是欣然接受,君臣一起迷恋女乐,三日不理朝政。于是孔子只能选择离开。

    原因显然还有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一定是让孔子看不到任何希望,才选择了离开。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据说这是在孔子去楚国的路上,一个叫接舆的楚国狂人,借一首歌来劝阻孔子前往楚国游说。他说:

    凤凰只有在有道的时候才会出现,你孔子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以前的事情我也无法再和你辩清对错,但至少从今天你就不要再做徒劳。这乱世已经是那么的深重,楚国、鲁国一样都没有了真正的政治家了。

    孔子觉得这个人很有水平,下车想和他进一步讨论,但这个狂人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桀溺这两个隐士一起在田里耕地,正好孔子他们从旁边路过,子路下车向他们打听渡口所在。长沮在知道了车上的那位就是鲁国的孔丘,就对子路说,你那个老师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桀溺稍微耐心地多解释了几句:这天下是一个天下,乱世是一个乱世,如果他孔丘真的有办法救世,在你们鲁国就行,哪里用的着周游列国。你跟着这个只懂得避人的人,倒不如跟随懂得避世的我们。

    子路把这些都告诉了孔子后,孔子感慨道:我关心人,实在无法离开他们而退隐山林,我的学识就是在于改变这无道的社会,如果真的天下太平,那么我倒是真的不需要再到处去游说了。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有一次,子路走散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人,就向他打听是否见到了我老师。老人说:态度上四体不勤、知识上五谷不分,他孔子有什么资格当你的老师?

    虽然这么说,但老人还是招待了子路,还让他的两个女儿和子路见了面,大约也是想“以其子妻之”,招他为上门女婿。

    第二天,子路找到了孔子后,和老师汇报了这件事情,孔子认为这是个隐士,让子路再去找这个老人,但当子路再去的时候,却没有再见到老人。

    大约是孔子问子路为什么没有答应,子路说道:不给无道昏君做事当然正确。但长幼之序需要执守,君臣之义也不能废弃,即使在乱世也应该出来做事,只不过不和无道者同流合污就是了。不能因为怕自己把持不住,而放弃济世救民的大理想,但同时也清楚这大道是难以实现的。

    看来子路是愿意和孔子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了。

    18-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除了孔子他们遇到的这些,历史上还有这些有名的隐逸之士,他们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以伯夷、叔齐为代表的,有道德洁癖的人。他们是坚决不和他们不能认可的当局者合作,他们的标准一点点折扣也不能打。

    第二种是以柳下惠为代表的,所谓大隐隐于朝的人,他们认为什么样的政府都可以合作,我只要认真与自己的每一个言行都符合道义人伦就行了。

    第三种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他们只是不和无道者合作而已,也没有必要弄到“不食周粟”而饿死的地步,保持自身清白,在乱世中变通处理,尽可能生活得愉快些,就如同前面的那几个种田、挑担人那样。

    但孔子说出了自己的处世标准:无可无不可!从道德上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是“无可无不可”,从行动上看“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18-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为什么孔子有此自信心呢?因为这世界从来不缺乏人才,缺少的只是能把这些人才聚拢到一起让他们发挥作用。相反,世道衰败,礼坏乐崩,人才就会流散而最终消失。

    鲁国的音乐大师中排首席的去了齐国,次席的去了楚国,第三名的去了蔡国,第四名的去了秦国。鼓手方叔去了黄河地区,摇鼓手去了汉水流域,而少事阳、击磬手襄流落海外。世界一流的乐队就此消失。

    18-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鲁国虽然是分封给周公旦的,但他并没有去鲁国,所以鲁国的第一任君主是他的儿子伯禽。大约是送伯禽去鲁国就任,周公对他说:亲亲始终放在人伦之首,永远不能不和外人的关系放到亲人的前面,但又不能让大臣抱怨你不倚重他们。

    亲朋故旧不是有谋逆大罪,都不要抛弃,广招贤才,各任才使用,无需一个人面面俱到,也不可以全部依靠某一个人。

    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

    这是看似不完整的一句话,关于它有很多很复杂的故事。不过我以为还是很简单,这是顺着前面那句话下来的。

    伯仲叔季涵盖了所有,而且还是一对一对的,就是表达了所有的人才,或许每个名字还都有一定含义的。有了这么多人才,当然可以“无求备于一人”。

    细读论语总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读论语卷九(阳货、微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qb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