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一读笔记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一读笔记

作者: 梅西好朋友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00:06 被阅读611次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读书笔记

    照例先闲聊一阵


    得此书是恰好农历二月十九,老娘拉我去寺里报到,说是观音娘娘的生日,需要前去顶礼膜拜一番。回到家作为专职司机的我,义不容辞的肩负起了接送的任务,同时老娘也大义凛然的说要给我拜一拜文曲星,以提升我考试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去到我去了几十次的宝峰寺,也是不容我多置喙的。
    我向来是对佛教有难以描述的情感的。一方面,我自幼生于一个对各种神鬼充满敬畏的家庭,自我对这片天地有认识以来,我能顺利长大成人不可谓不被“观音菩萨”的照顾;一方面,我对佛教知之甚少,自我对事物的认知有自己的看法以来,我竟无法感受到我的成长和我一直“深受恩惠”的佛教诸菩萨有何可以联系之处。更是自我更事以来,我的学识见识和我所认识到的佛教诸礼常颇有不能相通之处,更加强了我对佛教的不理解。同时,我对寺庙、菩萨、佛等是很具有一些好感的(毕竟多年的熏陶),但是却无法找到根据。苦于此,我愿意也更想更进一步了解除了拜神求佛之外的佛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对佛教起源由来再有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更好了。
    抱着这种心态,我来到了宝峰寺兜兜转转,看看有何可以让我明白佛教具有什么可以聚集如此之多的信众以“度化苍生”,正好宝峰寺诸位僧人正在大雄宝殿做功课(念经),庄严宝象,燃香焚烛,木鱼声阵阵,念经音绵长。我走到宝殿门口,放眼望去,在念经的不只着僧袍的和尚,也有在家的居士。有的照经念佛,有的则脱稿朗言。不过可能我站在大殿门口颇为突兀,他们在念经的同时也会时不时瞟望我一眼。为首有拿着麦克风领读僧人,念经毫无差错,朗朗不绝,其旁有敲木鱼的僧人,节奏分明,不徐不快。后面众人同声朗诵经书,并无杂乱之声,各位居士和僧侣,也时不时跪拜礼佛,以示虔诚。
    我看了一阵,突然觉得有些无聊,一是虽然他们念经书整齐划一,声声入耳,只觉齐齐整整,音调上下转折,有些悦耳,但是我并不知道他们在念什么;二是我生性愚钝,他们跪拜于端坐不动的佛像,而佛像并不能予以他们什么实质上的反馈,令我不能理解。三是既然我不懂,也不能在这庄严的场合内感受到信仰之力,我索性再看看其他风景也罢。
    于是我便和此书“结缘”了,在大雄宝殿的门边,有一排书架,放了很多本佛书在上面。有纸条上书“免费结缘”,于是我便在上面翻找,看看有何书能让我这个门外汉,对佛教有和更深的认识。书架上很多经书,我翻来翻去,终于让我找到一本可以通俗易懂的、用白话文写的佛书——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我心想,这不是正好适合我吗?正好,我也可以假装自己是“知识分子”。
    自此,我和本书就“结缘”了。

    正文

    既然是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这本书的本意是在于向有本身有知识架构的读书人,将佛教理论拆解开来,逐一解释。本书的前半部分我还是觉得挺客观的,谈及的大多是佛教的起源和佛教的思想。而后半部分则默认了你认同佛教理念,同时对佛教毫无戒备之心,准备启智而领行了。

    何为佛


    百度百科的解释:

    佛,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意译觉、觉悟者,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正等正觉无上菩提之大圣者,是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可以看出,佛由3部分组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由本书里我的理解来说,是转迷成悟,让自己找到自己本性里面“佛”的因素;觉他,则是在自觉的基础上,让别人也能觉察到;觉行圆满,则是不单单能“觉”到佛性,还能做到,二者合一,则为圆满。(本书虽然大部分白话写著,但涉及很多术语。所以我读起来晦涩难懂,很多时候只能靠推敲。因为佛和我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释疑


    1. 佛教不同于天地神祗
      同时博引了多位名家之言(梁启超、欧阳修等等),认为人人具有佛性,所以不以敬畏神明为基础,神明也不会因你所做之事来惩罚你。<般舟三味经>说:

    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伺神鬼,不得视良辰吉日。……不得卜问请祟,符咒魔怪,祭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

    所以可以看出,佛教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相较于基督教等各教,佛教更讲求的是人人具有佛性。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1. 佛教不消极避世
      这是我很难理解的的一段,作者说大乘佛法的精神是普诸众生,而度人则要先度己——好比下水救人,先得学会游泳。而佛法就是游泳的技术。
      这段话我简直不能理解,且不说大部分僧人是在深山寺庙日日念经,极少出世助人的举动。就每日人们拜佛上香请愿的时候,也未见得有庙内大师讲座释疑,这种修法,大体是消极避世吧。至于释迦世尊割肉喂鹰、玄奘西行求法,都与现世相隔不知几个世纪。何以作为现世可行之法呢?

    2. 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
      佛教提倡修炼自己,而不是迷信神明,人人具有佛性。而我对佛法实在不懂,实在很难下结论。

    3. 佛教和科学
      这里的说法很有意思,提及科学有广义狭义之说:

    广义的科学,凡以一定对象做研究的范围,而探求系统的确实知识者,就叫科学。中山先生亦谓:学问至有系统有条理者,谓之科学。

    而狭义的科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科学。书中说佛的归纳方法和演绎形式和科学家门做实验求证理论并无二致。我很觉得有点问题,表现形式怎么可以反证科学的真伪?不过,俗话说的好:

    不能证伪便是科学。

    那么,宗教既不可证伪,我也无力反证。

    释迦世尊传略


    我看到这段标题的时候,还以为会讲出很多神话故事剧情(类似很多神话故事所说)。但真正看下来,除了一贯的大能者出生必带祥瑞景象,降临天地异动,迎接这位伟人的到来以外,之后的事迹还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是人可以做到的,没有法术)。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悟出无上佛理。自此,传道受业解惑,弟子遍布,说法四十九年。涅。

    可以说,佛理不是神授的。而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的,这需要极具天分和大智慧来觉察,而释迦世尊则是通彻本质,然后还能传道讲出来,形成理论,不得不说是个天才。看到这里,我对佛教的印象,渐渐有了好转。即使还没有更深入的认识,就凭借这份理解人性和分享能力,就值得钦佩。

    佛教在华弘传概要


    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就不赘述了。

    佛教


    这里则是可以对佛教思想管中窥豹的地方,也是我看不懂的开始……

    1. 学佛的目的
      八个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佛教以超脱轮回为终点。释迦牟尼以大智慧发现宇宙的法则,而以佛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不理解宇宙自然法则的人们自然是迷的,通过修习佛法,转而悟得世界的真谛。学佛的目的在于破除我、法二执。我执是主观的我,法执则是宇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真谛。此后,就自然而然的可以离苦得乐了。

    2. 佛的世界
      既然宇宙自然法则是释迦牟尼所发现的,他所表达出来的包括五蕴世间、万法因缘生、万有因果律、心物不二、三千世界等等,都是他的体系下的意象。我很愚钝,粗看下来,能记忆下来的实在太少。不过一个大体,需要了解了这些个“基础设施”后,自然就可以慢慢明白他所描述的宇宙了。囿于时间,我并没有花大力气去研究。

    3. 佛的道德伦常
      同样,说三千世界、心物不二等等是基础设施外,那么生命观、业和轮回等等就是各种工具了,这些东西,是可以用来加深对释迦牟尼对宇宙自然法则解释的理解的。同样,我很难一下子理解。

    各种佛理


    自此,后面就开始介绍佛教了。说实话,我后面基本上没看懂。太多佛教术语了,而往往这些术语还很难用其他的词去佐证理解。所以我看的很辛苦,收获又很少。这些理论,待我再多读几遍再加以补充吧。

    学佛的方法


    最终章是看到这里,当自己没有名师指导的时候,书中推荐的是“念佛”来加深对佛的理解。所以我们看到各大小寺庙的僧人,日日念经,都是通过佛法来探求宇宙真理。

    总结


    特别的好笑的是,看到最后,我又对佛起了“偏见”。本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认为佛是一种思想,我们站在门外,不理解这种思想是正常的。更不用说日日看得迷信于求佛的人,毫无根据。但是看到最后,讲起佛国,讲起佛会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尤其是日日念佛,终有一天佛会接引你到超脱轮回的极乐世界。又背离了我的世界观了。

    想想既然是种思想,是很难聚齐信众来助推你的想法的。而传教的手段,必然是利用了人的轻怠、悔过、畏惧、无知等等心理,这样宗教的传递才够快、够直接。而知识分子,信仰的佛教,绝不是日日念经以获得的。只念而不思,只思而不做,是无法验证此道的可行性的。

    所以,念佛为基础的学佛,只是愚人学佛,因为缺少了做这个重要环节。我是不认可的。尤其是现在僧人现状,入世分享者鲜见,也有可能教化大众,传播理论需要佛理基础,而现在这个社会,过于忙碌。谁也不愿意花时间重新学一个需要从新开始的理论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一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sq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