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26712/677dc4c193c6a773.jpg)
王者伐道,智者伐交,武者伐谋。
《二号首长》是自己接触的第一本比较偏向政治官场的小说,但却被里边的人生智慧给吸引了。
如封面上边的十二个字,将人分为了三类:“王者”、“智者”、“武者”,“王者”认清势且顺应势,“智者”掌握平衡,“武者”知晓谋略,而大多数我们连“武者”都称不上。
记得《黄帝内经》里边也将人分了类,根据人的境界,分为“真、至、圣、贤”四类。我们其实不难发现,《二号首长》里边的“王者”和《黄帝内经》里边的“真人”很类似,其相同的关键点就在于“顺”:“王者”“顺势而为”,“真人”“顺应天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4726712/00a401bd1e745de2.png)
回到《二号首长》书上,在作者刻画的人物关系上,在赵德良当书记的云南,赵德良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王者”。
全书一共三部,赵德良可以说是经历三个阶段:破、稳、冲。赵独身一人来到云南,官途初期不会顺利,赵首先能做的就是打破以前已经存在的领导班子的平衡。至于如何去打破,就得看赵的政治智慧了。他挑选曾是记者的唐小舟作为他的秘书,不偏向任何人的“利益”,包括自己。但却“利用”唐小舟一步步打破了陈运达集团原有的平衡。第一部视角的赵德良仿佛就是“王者”,能够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急不燥,不悲不喜,直至打破云南本有的权利平衡。
第二部我们称赵为“智者”。打破旧的平衡后,一定会去建立自己的平衡,因为这本书的背景是官场,不是修炼。在“智者伐交”里边,“交”的含义为平等的交往,交流,更具体一点就是权力上的平衡。赵打破了陈运达的平衡,但不会去完全消灭他,因为赵知道,自己和陈运达之间也需要权力的平衡。大家不能违背社会秩序,就如同中国历史剧中,历来都有忠奸之分,其原由就是需要权力的平衡。
第三部的赵只能称为“武者”了,身在其位必谋其职。官场还有一特别重要因素就是:政绩。政绩不达标怎么向上头交代?怎么为百姓解决实事?从第二部开始,作者将背景已经不局限在云南,去到了北京。赵想要建立自己的平衡,就得“自然”的提拔人;要想完成自己政绩,也得了解上头的主要意思。阴谋和阳谋,能达到自己职责且不损害大利益的,都是好谋。也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4726712/029475ca111bc182.png)
其实赵德良的这三段经历,就如同我们现如今谈恋爱。以女性视角为例,热恋时期,男朋友做什么都好帅,无所不能;然后两个人的感情趋于平淡,得去适应对方的优点、缺点,两人磨合;再慢慢发现其发现其实男朋友也就这样,两人也得为生活奋斗,也会有失望。
《二号首长》里边还刻画了许多有趣的人物,如主角视角唐小舟。唐小舟刚入官场时遭人嫉妒,但又那能怎么办呢?自己本来就没权没钱,只能找到自己的主要矛盾,然后去攻克它。唐小舟那时的主要矛盾就是赵德良,赵德良满意,唐小舟的仕途就顺利。又如赵德良与唐小舟的共同好友黎兆平,他是潇洒的,他有点像我们经常提到的扫地僧,看起来没什么攻击力,但是武力高强。黎兆平虽然不及扫地僧,但是他看得透,正所谓旁观者清。
现实生活中,“王者”只有那么一两个,“智者”也只是少数,“武者”分两类,一类是运用得好谋略的人,一类是运用不好谋略的人。不管我们想要成为哪种人,或能不能成为那种人,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才能去发展自己。
这本书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正如书中所说的“你如果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那其实表示,你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
学习之路阻且长,唯有坚持与反思,才能使道路更加宽阔,与君共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