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问题
现象:“你是不是感觉自己每天也很努力,但是收获,效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时候都把自己的努力感动哭了。“
02
—
分析问题
主观原因:
1.学的太多,太杂,用的太少
2.基础理论没有记忆牢固
3.实践后没有坚持反馈
4.不懂的如何反馈
5.做笔记时采用摘抄式的
6.知识焦虑,身怕自己被社会淘汰
7.只会收藏,囤积知识,刷安慰
8.不停的付费购买知识产品
9.急功近利,只想着速成,走捷径
10.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客观原因:
1.学与用存在时间差
2.知识信息太多,太杂
03
—
采取措施
针对主观原因
把所学知识吃透了内化了再学新知识,避免只停留在学理论,而不去实践,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就是实践的量
记忆基础知识可以采用Q&A的形式记忆,推荐用Anki这个软件,同时可 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话分享给同事,朋友,发朋友圈,写文章,以教为学,自己记得会很牢固,把自己的感官,听,说,读,写用起来。
给自己定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就会坚持反馈了
反馈的形式根据学习的东西不一用,反馈的形式也不一用,反馈是检验自己停留在哪个水平,应该如何改进,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运动类的,篮球,台球,等可以录视频反馈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姿势
艺术类的,像吉他,可以采用录音,请教名师来学习
语言类的,像英语,日语,韩语,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知识树学习法,不断地给自己创造应用的机会
创造性的东西不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规则性的东西则要系统性学习,比如医学
凡学习必须要做笔记,笔记要理解后,说人话,大家都听的懂,看的懂形式写出来,而不是摘抄
--像上个时代并不会存在知识焦虑的问题,互联网还没发展,大家反而把自己手中的知识看的很宝贵,学的很透彻,现在知识泛滥成灾,反而导致大家什么都想学,反而导致什么也学不会,反而加速被淘汰
--只有自己内化的知识才是自己的,不然没有用,好的文章可以做笔记整理到自己的印象笔记里,但不要去收藏笔记,没有任何用
--有消费意识是好,不停购买知识,只会停留在学习理论,没有什么用
--太注重结果,功利心太强,反而离你越来越远,这大概就是富人和穷人的思维,富足心态以及稀缺心态的本质区别,如果你很浮躁,可以冥想
--节奏式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专注当下,按照番茄法学习,可以看到自己的时间量化,25分钟学习5分钟休息
针对客观原因
学习的本质就是会了解决问题,所以根据你现在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然后用起来,你还用不到的知识以后再学。
2.专注你自己目前所学知识把它内化,因为知识永远学不完,专注一两个领域学透彻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