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还忆童年元宵夜

还忆童年元宵夜

作者: 芝兰室主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23:27 被阅读75次
    元宵灯照福星临

    上世纪末的北方农村,出外谋生的人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每年春节却过得非常热闹。大年初三过后,各村锣鼓喧天耍社火。人口较多的大村,年初四晚上就出秧歌耍社火了;小村最晚也要在年初八晚上一定起故事。年初九是玉皇大帝圣诞日,村村社火要入庙上九,敬香朝贺。耍毕一村又一村,直闹过元宵节,至黑十七晚上才卸妆解散。

    村民耍的是社火,唱的是故事,扭的是秧歌,三位一体的农村年俗,合耍闹扭唱自成一体的民间文艺。社火秧歌走村庄,东家出来,西家进去。一般由四位青壮年扮演的“马拍子”为引路先锋,头戴插锦鸡翎的将军盔,身著红马褂,左手托盏红灯笼,右手甩柄拂尘,肩跨一串铜铃铛,一前一后,为社火团、秧歌队、故事会一行人鸣铃引道,向前跑七步向东家报信,向后退三步引导团队紧跟上。马拍子后面是锣鼓队,锣鼓后面跟的是村宿乡老,快到东家门口前时,主人家就会出来摆香案迎接,引故事的村宿乡老则上前搭揖磕头,烧香化纸,奠酒放炮,携手相搀,进庭院、登华堂。农村闹元宵耍社火的文化习俗意义:接故事以迎福祥,耍社火以驱邪祟,唱秧歌以庆升平,闹元宵以游百病。所以家家户户对故事会总是毕恭毕敬,摆香案接,托香盘送,接时要放炮,送时不放炮。故事走村庄,秧歌唱乡情,社火闹元宵,的的能促进村村间的团结,调节人人间的关系,融洽家家户户间的和睦。

    十二个红灯耍社火,意谓要耍出一年十二个月的红红火火来;记得有首秧歌唱道:“进了头门进二门,十二个红灯滚进来,驴驮金、马驮银、骡驹儿驮的聚宝盆。”四个“马拍子”在前面为开路先锋,代表一年四季要顺顺当当;跨在四个“马拍子”肩上的铜铃摇得铛铛响,意谓一年四季的日子也要过得响铛铛。小女孩最爱托盏红灯笼跟在故事队后面扭秧歌了,扎两个高挺挺的山羊辫,略施粉涂朱,穿身古式裙,扭得不亦乐乎。故事会中的主要人物是赵匡胤与呼延瓒,匡胤抱蟠龙棍,呼延背打虎鞭,以《下河东》“赶驾”一折戏里的“君臣和合”象征国泰民安。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披飞裙的柳迎春,实为大唐薛仁贵之妻,象征赡养公婆、抚养幼子的好儿媳。故事故事,就是藉古代人物故事教化眼前人。另外,还有狮子、船、黑驴儿。

    一般而言,当东家把故事会接进庭院后,待十二个红灯滚来,绕院转三圈后,匡胤蟠龙棍与呼延打虎鞭抱搭成八字形,柳迎春飞裙舞起来时,忽歇锣鼓声,在铜铃声与羌笛声、牛角号声的合奏下,先后唱两段秧歌;唱毕,在“唵嗨”一声下又响起来了锣鼓声。然后黑驴儿、船、狮子依次登场演出,狮子压轴收尾。

    “黑驴儿”全以丑角登场演出,婆娘骑驴老汉牵,梳子梳来篦子篦,梳篦得黑驴儿明晃晃。在转娘家路上,婆娘淘气老汉哄,哭骂哄笑到娘家,惹得满院里人呵呵笑。

    “船”以舞蹈歌唱形式登场演出,在锣鼓伴奏下,白胡子船夫引两只船出场,顶(撑)船者都是男扮女妆,在船夫“吽吽”声的导引下便舞动金莲跑起来,左九圈右九圈,跑得头昏脑晕时,水船卧(泊)汉地。在船夫左摇右扶下,最终将船从地撑起,乐得船夫技痒起来。待扶稳船,于是出来十二个小女孩掌十二盏红灯笼,列成三排,插队两船间,船夫摇橹村姑扭,羌笛二胡牛角号,锣鼓喧天唱秧歌。或唱“十柱香”,或唱“十灯草”。

    “狮子”最后压轴登场,耍龙灯引狮子起舞以贺新年。耍灯引狮子者务必要会打拳挥棒,否则不精彩。引狮子最讲究要踏遍院子四角以镇宅,狮子一吼百兽伏,往往若家里有患邪病者,会扶病者到院子里让狮子踏咬一番以祛邪,也有就此而痊愈者。引狮子踏院四角毕,耍灯者便将狮子踏翻在地,令其卧在地上吞灯。待打拳挥棒毕,又把狮子喊起,令狮子将灯吐出,然后引狮子绕院一周出门而去,东家托香盘送出。村宿乡老与东家搭揖磕头而别,又引故事会向下一户东家走去。

    每晚耍到即便收尾时,便在最后一户东家家支故事场,唱几出小曲,“船遇”、“小姑贤”、“天官赐福”、“刘海撒金钱”等。虽是小曲,难登大雅之堂,然听起来也另有一番韵味在。

    我出生在甘肃甘谷西坪柏树峰村,估计这个村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我村只有十四户人,都是从对岸南坡山老庄迁出来的。村小人少,没有锣鼓没有社火,都是去邻村看人家耍社火、唱故事、扭秧歌。每年正月初九去南坡山村头的大王庙进香,看南坡山、桃树屲两村的故事进庙上九。记得进庙最爱唱的一段秧歌:“初一十五庙门开,庙官拿到钥匙到,钥匙到把锁子开,众位弟子上香来。”每到元宵节,吃完早饭就成群结队去离家十里远的青莲寺,“东、西、南、北、中”五社村民都来进寺上香,几十架故事也要进寺朝贺。亦有段秧歌曰:“进得寺来往上观,三佛二菩萨坐正殿,关帝娘娘坐旁殿,韦陀祖师坐中殿。”别小看这些秧歌,虽然都是些顺口溜,却句句押韵,不失鼓词格律,比现代流行歌词讲究多多矣。

    元宵节晚上,最热闹的就是西坪镇庙儿口剧场了。几十架故事入场表演,剧场中央立高杆挂红灯。庙儿口元宵灯会由来已久,早在明代时川前关坞山堡内建有关帝殿、先师孔夫子殿、文昌殿。既有文昌殿,自有魁星阁。白朗起义军毁了关坞山堡,后来便在庙儿口剧场筑文昌墩建三圣(关帝、孔夫子、文昌)殿,每逢元宵立高杆挂红灯。此灯会由来,按魁星阁形式而布灯会,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挂个“文”字塔。年年元宵挂灯过会以期文曲星下降,庇佑此地多出读书郎。

    这些都是我童年儿时的记忆了,至今已二十余年未回家过元宵看灯会了。据家里父母讲,庙儿口剧场年年元宵照旧挂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远在天涯的我,无法亲临矣。噫!

    红灯高挂闹元宵,秧歌社火贺丰年。

    月挂天心人倚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忆童年元宵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bz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