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简书两个多月,前天意外出了一篇爆文,霸占热门一整天,内心颇为惶恐。以前我打开首页热门,经常吐槽:“哦靠,这什么文章也上首页?”所以我担心自己也这样被骂,哈哈。不过担心归担心,心中还是暗喜的。
既然大家对投资理财颇感兴趣,而之前那篇文章篇幅有限,很多疑惑没有深层次解析,今天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再补充一篇。不求成为爆文,只希望给关注我鼓励我的小伙伴们带来一些启发。
先声明,我不是专家,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小白,我也不懂基金和股票,只懂一点理财常识。如果想要更专业的知识,可以去看理财投资专栏推荐作者的文章,或者买一些经典理财投资书籍来读。
我始终认为,要想改变行为,首先得改变认知。有些事情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未看清其中真实的利害关系。把无知当个性,才会有那么多莫名的烦恼。
好了,不讲大道理,现在开始回答问题。
1.理财?你首先要有财理,先想办法努力让自己的月收入过万吧,其他什么的都是浮云。
很多人会同意他这个观点,就是当月收入过低时,理财是空话,因为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少不了,存钱好像是天方夜谭。然而,我要说的是,理财和涨薪不冲突。非但不冲突,反而往往互相促进。
理财是一种思维,即正确认识金钱,有力掌控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有效的方法使自己的财富逐渐增值。当你真正燃起对金钱的渴望,对工作往往也将更加投入,升值加薪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事实上,月收入越低,越应该理财。我一个表姐,中职毕业,在广州打拼十年,月薪从1200元开始,涨到5千余,近来通过跳槽,才终于达到月薪9千。
但这期间,她除了接济家里,还给自己存了20万。这20万,够她在家乡小城买个小三房。赤贫家庭,无学历无背景,30岁能靠自己买房,如果不是自律自持,这个目标怕也很难达成吧。
2.我也感觉每个月工资不够花,从来不知道钱花去哪里了。
——记账,事无巨细地记,每一份收入和开支都记下。推荐一个app:随手记账,页面简单无广告,特别方便。
记账是为了清晰了解自己的收支情况,月末进行盘点时,将会明白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儿了,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地方还可以节省。
上篇文章我说自己在小城市生活每个月的生活开支也达到了3000+,我盘点时,发现日常的固定支出大概在2000元,其余的1千多,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支出项目,可能是人情,可能是护肤品,或健身费用,也可能是书本、网课之类的。总之除了维持生计,总有些为了美、健康、学习而不得不花的钱。
3.“两年来,几乎没买新衣服,也没动过旅游的念头”,以降低生活质量的方式存钱,却着实不可取吧,开源才是根本。
再次强调,节流和开源不冲突!甚至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降低生活质量一说,我觉得得引进一个概念更好明白: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记住,被你放弃的最高价值是你每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举个例子,假设你月薪5000元,刚毕业不久,看中一件衣服500元。但有个心仪的网络课程,恰好也是500元。如果你买了衣服,而导致没钱报课程,那你损失的可能就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我的工作有寒暑假,看着朋友圈里晒的旅游照,说不动心是假的。但我想的是,现在利用假期赚点钱,然后把省的赚的一起存起来。有一天,我能靠利息来支撑起我的旅游费用时,可不舒坦?现在我把钱花了,就没有给我下金蛋的金鹅(额)了呀!
至于买衣服,此处再普及一个概念:边际递减效应。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ok,衣服鞋子,够穿就行了,再多买也只是享受那一时的快感。
4.“不如试试不喝奶茶,戒了饮料”“我怕过几年就不喜欢喝了,就像小时候想玩玩具却买不起,错过就错过了。”
看到这个对话,我心有点犯疼。长期未被满足的个体,总是过分注重眼下的满足感。这可能也是很多穷人目光短浅,更注重眼前享乐的原因。
就像小时候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在亲密关系里,会对安全感有更高的需求,常常表现为情绪不稳,患得患失。这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自己变强大。
变强大的标志,首先当然是自信,相信自己配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说实话,饮料和奶茶不是多大的事,把它们看得过分重要才是问题。我的建议是“注意力转移”,把眼光从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一旦你的精神充实,所拥有的自信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华袍只是衬托。
变强大的第二个标志,是学会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是目光长远的另一种表达。只顾眼前享乐,往往得以牺牲未来的更好可能为代价。就像我前面举的例子,在没有多少存款的情况下去旅游,一是没有储备金对抗意外,二是少了一笔为你“生钱”的本金。
5.教教我吧,我也经常没钱。
很遗憾,没有一蹴而就的办法。理财作为一门学问,必须得主动学习、吸收。我们不要低估人生的难度,如果不看书学习,也不动脑子琢磨规律,人生不会自然变好。
我的建议是,首要任务:改变认知。推荐《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穷爸爸富爸爸》《小狗钱钱》,都是通俗易懂、抓住本质的书籍,涉及的是理财知识的底层逻辑。
认知改变,行为自然改变。如果你实在看不进书,也可以报网课,我报的是9元带你理财入门的长投网理财小白训练营,公众号“遇见小mi”“水湄物语”和“长投”都有课程的广告发布。需要的可以简信我。
注意,9元理财课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让你买后续的保险、基金和股票课。我的建议是,有兴趣的话,保险和基金可以继续了解,股票不要轻易去碰,那又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懂别入坑。
6.我想知道你们老师做什么投资能年化15%,还能稳定20年的。
这位简友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什么投资能年化15%,还能稳定20年?
没错,事实很残酷,一般我们的理财产品,年化4%-9%比较正常,再高出来,就要警惕可能是骗子,你看中了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一不小心钱就打水漂了。我佩服这位简友的理性。
但是我举“本金3万,每年加投5千,年化率15%,20年后,你将拥有一百万”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惊人的复利效应。
爱因斯坦就曾感慨:“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不过,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又说了:“如果既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又能理解获得复利的艰难,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情的精髓。”
财富积累的规律是,开始很慢,后期越来越快,直至某一天呈井喷趋势。但如果撑不过前期的“慢”,就享受不到后期的“快”。哪怕你只能做到年化率5%,只要财富在积累,它都会慢慢呈现出优势来。
再看一个跟复利效应相似的例子:一个荷花池,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
No!是第29天。
先慢后快,前期的漫长积淀,才能带来最后的一夕爆发。
当然,前面所说的年化率15%也不是完全做不到,成为专业投资者,年化率应该可以做到20%及以上。
或者还有个办法,找你身边人品靠谱,能力强,又是一心一意干事业的生意人,把你的一部分积蓄投给他,可以拿到10%-15%的年化率。
我比较幸运,身边恰巧有一个,十年来,我看着他一家一家店地开,生意稳中求进。他每天就是工作,没有不良嗜好,并且对金钱敏感度非常高。
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赚钱要么投入时间、精力,要么极需胆量和眼光。之前我看这期的征文里,有个作者分享她父母的理财经历,他们把一部分积蓄投给一些接了学校、政府工程的朋友,因为对方人品好,能力强,信得过,最后本金利息都收回来了。
当然,完全没风险又想有收益的投资不存在,就看风险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后来我回复说,普通人还是存钱贷款买房靠谱,或者买优质股票。他答,房产已过了红利期,靠买卖房屋赚钱几乎不可能了。你看,我跟你说理财,囤积资产,你跟我说“发财”“一夜暴富”。
我把房产看成优质财产,能跑得赢通货膨胀,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固定资产,你却只想通过买卖房屋赚一笔大的。人心能不那么浮躁吗?
说到股票,又说我没经历过股灾。对,我连股票都买不起。但我知道股票的规律,买股票买的是对应公司的一部分。所以买好公司的股票才能获得相应的分红。那种想在股市里赚一笔就跑的,最终都被别人割了韭菜。
股票是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投机。人只要少一点投机心理,把日子过好是不难的。
我一直关注连岳的公众号,理性,深刻,是我向往的样子。他说他只买优质股,也就是认同公司理念,看好其发展前景的股。目前他买的是腾讯、茅台和谷歌。我觉得这个思路就非常清晰,跟着大公司走,分红利,而不去纠结一时的价格涨跌。
当然,如果你有时间、精力和眼光在股市里甄别被低估的潜力股,那很厉害,一般只有前1%的大牛人能做到。总之,大家不要低估一件事的难度,钱总是易花难赚的。
好,文章已经写得又臭又长了。有耐心看完的,我敬你是条汉子!哈哈。
分享一下我正式理财半年的收获:月薪5千余,单位有额外的加班,我都主动参加,上半年存下1万余,刚好做结婚的开支。
结婚时收的礼金和我父母给的嫁妆,一部分存起来应急,一部分投到做生意的朋友那里,明年收利息。还拿了一部分给老公报了培训班,提升专业技能。
这一年,每个月还房贷,公积金算是强制储蓄部分,年底能取出2万左右。平时的基本工资用来开销,年底的年终奖大概可以存下1万。你看只要有心,钱总会有的。
另外,这几个月我坚持写作,已找到一个“开源”项目,等我出了月子,除了基本工资之外,还将有额外的收入,想来心里就美美哒~。
也许,人去挑难做的事情,反而容易成功。
(微笑脸)
推荐阅读:
无戒365极限挑战训练营 第十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