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给朋友讲知识管理课,晚上复盘的时候我觉得很多用户是喜欢直奔主题的。所以我在这篇文章中会将知识管理的干货全部分享出来。后续的文章我再补充一些常见的、周边的问题。如果有遇类似的问题,再查看对应的文章就好了。
2、
知识管理一共分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输入。
第二个阶段是管理。
第三个阶段是输出。
第四个阶段是迭代。
3、
我们先谈谈第一个阶段:输入。
先说说我们的输入源有哪些?
纸质书籍、网页、移动端(图文、音频、视频)、生活经历(事件、讲座、培训)。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个什么样的输入状态呢?
纸质书籍,写写画画做做读书笔记就过了;网页浏览完,最多收藏保存一下;至于移动端的碎片化阅读更是读完很爽,过后就忘。基于这样一种状态,大多数人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就停留在信息分类这个层面。然而信息分类,只是知识管理很小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输入效率和质量呢?
答案是有!李敖的读书法。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留存。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得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就分得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 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再把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
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及这些标题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的。基本上都翻译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来,偶尔也有些中文的。 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领告诉大家,李敖知道的那么多,博闻强记,记忆力那么好。我告诉大家,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一开始就是你不要偷懒,不要说躺在那里看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这不对。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
今天我问大家特别亮一手,把如何看书的招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有系统地扣住这些资料,跟资料挂钩。可是照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
4、
李敖读书法,听着甚好,就像你现在读我的文章一样,你会去实践吗?不会。因为成本太高,不适合自己。我们谁读书会这么有钱买两本,谁读书会带着剪刀、美工刀呢。这不现实。
敲黑板,砰砰砰。从2018年开始,你可以去实践李敖的读书法了!因为现在微信小程序出了一个【传图识字】的小程序。你用这个小程序把你读的纸质书拍下来,它就会自动将书中的内容识别成文字。然后你选中你要的段落,复制到微信文件助手,或者粘贴到你的笔记软件中。就完成了李敖需要买两本书、三把大剪刀的工作了。我就是这么干的,真的好爽。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今天我们重新认知了李敖读书法,以及如何清晰具体的实践这个方法。
明天我将分享第二个阶段——管理。
更多精彩内容我们相约明天再见。
我真诚邀请您在简书或者微信留言,把我的分享带走,把你的问题留下。
如果我将来做一个线下的知识管理的分享,你会来吗?哈哈~
我是佺洁,希望关于知识管理的系列文章你喜欢~
2018年成长社群简介:
社群目前已有30人,来自不同的行业和职业。
社群主题是学习与成长。
社群拥有3万本电子图书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