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如何理解标题所说的“媒介即认识论”?通过阅读,我是这样理解的:不同的媒介会影响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和定义,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当社会只通过口述来生活而没有书面文字时,人们愿意相信俗语和谚语,并奉为“真理”。将记忆力好的人归为智者和博学的人。我想到了一部番剧或许是个很好的例子。番剧叫做《石纪元》,当世界毁灭而文字也消失不见,“真理”以百物语的口述形式流传下来,由首领继承。但部落遇到问题时,人们会寻求首领的帮助。尽管随着时间的更迭,他们对百物语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清楚意思,但却是他们奉为圭臬的“真理”。
而当书面文字出现时,“真理”通过书写被保存下来,于是人们更认可书面报告。法官评判案件应该按照法律的明文规定,而不是俗语谚语;工作需要劳动合同来履行承诺,而不是仅仅靠口头的答应;毕业时除了参加毕业典礼,更重要的是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纸质证明。案件需要证词,口头协议也有法律效应,上学的意义不止是文凭,但不可否认书面文字的留存也十分重要。
正如作者所说,“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石纪元》中的人们或许觉得我们这样实在缺乏诚信,我们或许觉得那样的生活是落后文化的象征。这其实正是媒介的不同导致了对真理认知的差异性。
我想说,我以《石纪元》作为举例,是因为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这里的想象挺符合文章中所描述的例子,并且作为“电视”的影像,更容易直观感受。作者文中是以西部非洲的一个部落举例。在没有书面文字的部落,出现纠纷的人会寻找部落首领陈述自己的不满,然后由首领在脑子中寻找适合的谚语俗语,使双方都满意,由此正义得到伸张,真理重见天日。
又想到,我以“番剧”来举例,也是因为它的画面感强,直观感受更容易,其实我已经被“电视”这种媒介影响到,本能寻找画面来想象,而对抽象的概念提取有些困难,需要警醒!
网友评论